×
摄影实践手记:一个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摄影实践手记:一个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1星价 ¥35.9 (4.6折)
2星价¥35.9 定价¥7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525350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31页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20525350 ; 978-7-5205-2535-0

本书特色

我们处在千载难逢的伟大时代,随时面临变革的节骨眼。读者会在这本书中发现历史进程的精神支点,作者在其间遣词造句,顺理成章。这些无数的记忆碎片经过历史车轮的碾压,必将成为充满智慧的心灵之镜。 ——王文澜(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 卫兵兄是认识几十年的老朋友,他的摄影作品一如他的为人,平实自然、朴素而有内涵,处处透着一种深沉的责任感。 ——李舸(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在我眼里,卫兵是擅长摄影和文字的全能记者。作为时政记者,成天忙碌于报道大新闻;作为社会新闻记者,始终聚焦平民生活;作为战地记者,曾奔波在战争前线;做驻外记者,探寻境外的各个层面。无论什么采访,只要派他出马,总会马到成功。经过无数次历练的他,既有实战经验,又有理论思考。他的摄影手记耐读、耐看。 ——徐祖根(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 多年前就建议卫兵写一本新闻摄影专业方面的书,如今终于等来了。不做历史的主角,就做历史的主笔,这是记者的光荣。卫兵不违天时,不辱使命,为历史存照,为社会尽责。 ——梁衡(散文家) 因为新闻记者的存在,时代发展的脉络更加有迹可寻。卫兵这样配有大量摄影图片的书,不仅给历史留下许多珍贵的资料,还能使人的回忆和思想清晰起来。 ——梁晓声(作家) 作为摄影记者,刘卫兵一直是“图文并重”的践行者。他不仅照片拍得精彩,文字写作也颇有韵味,他因此成为摄影家中少有的作家,作家中不多的摄影家。这些成果源于他30年坚守采访一线,勤奋思考,笔耕不辍。 ——盛希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卫兵是摄影界为数不多的科班出身的新闻记者,眼睛尖,脑子灵,腿脚快。赶上热火朝天的新时代,他深入生活,思路敏捷,游走于街巷新闻和重大活动之间,用勤奋和思考给社会留下诸多的影像档案。他的脚步一直在路上,始终向前。 ——解海龙(摄影家)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新华社高级摄影记者刘卫兵多年采访拍摄的经历和故事,通过大量实践案例讲述摄影实战中技术技巧和经验,以及纪实性新闻摄影对促进时代变革发展的思考。作品以个人摄影经历为主线和明线,以摄影变化和社会变迁为暗线和大背景,理论与实践结合,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国内罕见的摄影实战图书。全书共六章、三十九节,文字约十六万字,图片近三百张。适合于摄影爱好者、专业摄影人士、新闻传播方向的大学生以及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目录


**章 社会新闻与抓拍


第1节 80年代老照片


第2节 抓拍社会新闻


第3节 照片被“枪毙”后


第4节 拍照遇到的麻烦事


第5节 曹雪芹故居*后的影像


第6节 面向’97


第7节 匆匆掠影过百县


第8节 中美谈判的那些“瞬间”

第二章 聚焦突发灾难


第1节 夜奔酒泉事故现场


第2节 大兴安岭火灾拍摄记


第3节 拍水灾留下的思考


第4节 奔波在战争前线(上)


第5节 奔波在战争前线(下)


第6节 俯拍汶川灾区


第三章 时政新闻摄影


第1节 时政新闻摄影


第2节 会议摄影的突破


第3节 出访摄影的那些事


第4节 抓拍领导人为民工讨薪


第5节 记录跨越海峡的访问


第6节 中国大阅兵


第7节 普通工作摄影


第四章 名人及现场新闻人物摄影


第1节 给雷老拍专题


第2节 镜头中的那些名人


第3节 给外国领导人拍照


第4节 现场新闻人物摄影


第五章 海内外风光风情


第1节 日本人印象


第2节 香港摄影的历练


第3节 亚非国家街拍


第4节 美洲大陆奇遇记


第5节 聚焦欧陆风情


第6节 风光摄影总宜“人”


第六章 摄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第1节 日常生活摄影


第2节 业余摄影:大有可为


第3节 神奇的手机摄影


第4节 如何传播你的照片


第5节 数码摄影的喜与忧


第6节 拍照的失误和风险


第7节 大视野看摄影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第4节奔波在战争前线(上) 回望三十年摄影经历,奔赴阿富汗战争前线的采访,无疑是特别值得回味的。 2001年,“9·11”事件中,纽约世贸中心大楼遭受袭击,死伤惨重。当时美国将袭击者锁定为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准备对阿富汗发动军事打击,战争一触即发。事件爆发后的第三天,我接到总社发来的传真:“速派亚太总分社摄影记者刘卫兵赶赴巴基斯坦,并伺机进入阿富汗战地采访。” 一、逆行奔战场 战地采访是我多年的愿望,那是个充满危险和诱惑力的“英雄壮举”。但事情来得突然,一时没反应过来。“有什么困难尽管提。”亚太总分社副社长左毅关心地说。“组织上交给的任务,没什么犹豫的!”我心里紧张,但嘴上还不承认。我怕家里人担心,直到出发前才告诉他们。 要上前线,出发前的准备也挺复杂。当时带了两台佳能胶片和一台数码相机,17—35mm、24—70mm、70—200mm等几个镜头,几十个胶卷以及笔记本电脑。出发时,分社许多人送我。有同事喊了声:“哥们儿,等你回来!”弄得气氛挺凝重。香港媒体刊登了我作为新华社记者*早奔赴前线的消息和照片。 9月19日,当许多人纷纷撤离前线地区的时候,我却逆行飞抵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和前来接应的当地分社文字记者孙浩会合,并且一直并肩战斗在前线。孙浩熟悉情况,英文好,会开车。此后的采访表明,与文字记者良好合作,对摄影报道成功有不少帮助。 根据当时的情况,我俩商议后,先去阿富汗使馆,那里管得松,我贴着门口警察拍摄,对方只瞪了我一眼。到了美国使馆,戒备森严,我只能通过车窗抓拍。被人家发现后,孙浩一踩油门赶紧跑。然后,我们驱车二百多公里直奔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路上,还幸运地抓拍到正在运送的阿富汗难民和儿童。白沙瓦是拉登和“基地”组织活动的主要地区,也是战争爆发后*靠近前线的城市。数千名各国记者云集那里采访。 我和孙浩找到一个小旅馆住下,扔下行李便开始发稿。当时把照片发到香港编辑部,要通过国际长途电话,因为信号差,经常停电,三张照片发了两个多小时。这些标有“新华社传真照片,9月19日,白沙瓦”电头的图片,成为中国记者*早从前线地区发出的新闻照片。 刚到白沙瓦,置身前线的冲动和兴奋感,让我俩希望尽早向阿富汗靠近。可在当地人生地不熟,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界已关闭,不许外国人前往。怎么办?正着急时, 孙浩联系上以前采访时认识的联合国难民事务署官员,通过他介绍又找到政府新闻部的哈迪姆。赶过去才得知,当天是外国记者被允许去边界线采访的*后一天。“真悬啊!”我俩相视一笑。 等待采访签证的外国记者很多,哈迪姆表示人太多,不好办。孙浩用他流利的英语套近乎,大讲中巴友好,总算拿到提名信函,然后又赶到内务部领取边境采访签证。下午三点多,哈迪姆带我们乘车向巴阿边境出发,并警告我们,边界地区属于部落地区,不许开窗,不许拍照,否则很危险。我身边坐着一位端AK47的战士。终于到了前线,我望到外面荷枪实弹的士兵和军车,于是趁人不注意,偷偷地隔着窗户抓拍了几张,被人家发现后呵斥了一通。 来到开伯尔山口附近一处检查站,这里距阿富汗不到两公里。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一处山坡,“那边就是阿富汗。”哈迪姆指着远方说。我连忙将镜头向阿富汗聚焦。正值夕阳西下时分,巴阿边境的村庄静卧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中。灰突突的房屋和街道古老而静谧。随着战争临近,曾经繁忙的边境公路上很少见到车辆,一片寂静。 我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使用数码和胶片相机,更换长短镜头轮流拍摄,从身边的边防警察,到边境线上的盘山公路,特别是用长镜头抓拍了阿富汗境内的村庄。一同前来的美国女记者先摆拍着边防警察,然后跑过来想借我的35—350mm镜头。借吧,都是前线的同行。 置身边界线上,我提醒自己,来得不容易,抓紧时间多拍。检查站前,几个村民和警察围坐着喝茶,我过去抓拍时,人家向我招手“Tea,Tea(来喝茶)”。“拍照还来不及,哪有时间喝茶!”我表示感谢后继续寻找目标拍摄。我们拍摄的地方距离阿富汗楠格哈尔省省会只有几十公里,那是美国后来军事打击的重点。 晚上回到旅馆赶紧到前台发稿,可通信设备不争气,线路不畅,忙了三个多小时才发回了三张照片。这些照片成为战争爆发前夕记录前线地区局势的难得影像。 二、“盲拍”催泪弹炸开 当地时间10月7日晚上,美国开始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塔利班予以还击,阿富汗战争爆发。第二天,白沙瓦老城的市中心爆发大规模反战游行。政府调集大批军队和警察,开着军车、装甲车前来戒备。数千名穆斯林民众,有的手持棍棒、石块与全副武装的军警对峙,形势危急。 临近中午,游行队伍向警方设置的警戒线挺进。我们记者立刻冲上去抓拍镜头。刚拍几张,手持棍棒的青年猛然间挥起棍棒向我们冲来,记者们赶紧逃跑。动作慢的记者被人踢了几脚。后来的抗议冲突中,我也挨过几次拳脚。示威队伍继续向前推进,我选择站在警察一方的路边,一来方便抓拍两边的防暴警察和示威人群,二来这里相对安全。 此时,警察开始冲锋,我赶紧端着相机跟过去。“轰、轰”随着沉闷的爆炸声,街上顿时浓烟四起。警察发射的催泪弹炸响时,我按动了快门。瞬间中,浓浓烟雾笼罩了示威人群,人们四散奔逃。当时,街道乱成一团,警察向前冲,人们拼命逃。我一边跑,一边寻机拍摄。猛然间,鼻涕眼泪横流,心脏突突直跳。置身嘈杂混乱中,一种恐惧感涌上心头。 短暂的眩晕过后,我猛然清醒,赶紧拍摄。于是一手使劲擦着鼻涕眼泪,一只手举起相机也顾不上对焦,一通盲拍,冲着混乱中警察和奔逃的民众、记者使劲儿按动快门。正紧张抓拍时,猛地被人撞了一下,手中的相机连同17—35mm镜头“咣当”一声掉在地上。我连忙捡起相机一看,没坏,继续拍!事后发现,幸好有UV镜保护,镜头没摔坏,可UV镜边儿上摔裂变形,导致以后拍的照片边儿上都留下一道白光。紧张时,我还后悔没有穿防弹背心,可转念一想,穿上那东西太重,想跑都跑不了。 冲突暂时停歇,我拖着疲倦的身体来到街边,几位市民和警察正蹲在地上用水冲脸。见我痛苦的样子,一位白胡子老人用黑乎乎的手捏了一撮盐放到我舌头上,又递给我一瓢水喝下。痛苦渐渐消失,原来用盐和水可以缓解催泪弹的痛苦。 不久,双方的冲突又开始了,示威者扔砖头、石块,警察再次施放催泪弹。街道上烟雾升腾,如战场一般。正忙着找更好的拍摄位置,突然发现孙浩在不远处的楼上招手,我赶紧跑到楼门口,看门的老巴看我穿的摄影背心胸前写的“CHINA”,开门放我进去。爬上楼,没找到孙浩,闯进了五层楼的一户人家,蹲在窗前居高临下拍摄。正值示威者向警察发动进攻,砖头瓦块从窗下飞过。担心被示威者攻击,我采用打阵地战的办法,时而躲在窗下,时而抬头猛拍。其间,香港分社摄影组同事杨嘉理打来电话,我只说了句“正拍‘催泪弹’!”就挂掉了。临走时,我硬塞给主人一百卢比,以感谢人家危难时的帮助。 之后不久,在距离伊斯兰堡不远的拉瓦尔品第爆发抗议冲突,我赶到现场时,不小心钻进了冲突双方的中心,两边挨打,情况危险。当时一边抓拍现场,一边捂住脑袋逃跑。冷静下来后,我钻进街边一户人家的二层楼上,俯拍冲突中的人们,用长镜头拉近冲突现场,用中焦和广角镜头拍摄场面。 置身类似混乱危险的地方采访,要头脑清醒,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善于动静结合,需要抓拍时要快速冲上,发现危险时要及时撤退。拍摄时,要根据现场光线情况及早设置好相机,需要拍摄时拿起相机就拍,不能等着要拍摄了再去弄光圈快门,匆忙中很容易出现技术失误。 随后,警察与示威者打起了“拉锯战”。*后,示威者愤怒地焚烧了美国国旗和布什总统的假人像。 正当我拎着相机往回走,猛一抬头,几位表情严肃的青年挡在面前。中间一位青年猛地抬起手来,将一只带血的脚指头伸到镜头前,我吓一跳,下意识地拍了两张。旁边的几位记者一拥而上一通猛拍。“这是示威者抗议时砍下的。”有记者边拍边说。 把当天的照片经香港发回北京。当班的香港同事阿穆看到危险的场景,反复提醒我:“千万小心,那些人好危险啊!”此后,新华社总编室发来传真,表扬我们在危险关头坚守现场,及时发回新闻和图片。我们回复说:“希望用行动捍卫新华社和中国记者的荣誉。”当时话说得有些高大上,但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三、前线“泡吧”发稿 战争打响后,白沙瓦、伊斯兰堡等地的局势越发紧张。天上飞机呼啸,地上装甲车隆隆。到处是军警林立,抗议示威随处可见。采访和拍摄也像打仗一样。 除了拍摄示威游行等新闻性强的内容,我们平时也经常在大街或市场里转转,抓拍些战争对当地民众生活产生的影响。有一次,来到一处有军警戒备的街头,发现不时有人从旁边经过。我守在路边,抓拍到穿着长袍的妇女从装甲车前快速走过的镜头。后来我把这张照片作为纪实著作《奔波在战争前线》的封面,以此表达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前线采访时,遇到一个天大的麻烦,给后方编辑部发传真照片异常困难。那期间,我们基本是白天出去采访,晚上回来发稿。当时发送图片要通过国际长途电话,可当地通信线路不畅,经常停电和断线,一张照片有时用一两个小时,反复传多次都传不过去。当时只有旅馆前台有国际长途,按分钟收费。每次晚上抱着笔记本电脑去发稿时,前台掌柜法努克在一旁看表计算时间,偶尔还“Quick,quick”(快,快)地给我加油。有时弄到凌晨,他倒在一边睡了,把表扔给我自己看时间。碰到发稿不顺的时候,气得真想把电话砸了。 当时尴尬的是,白天采访再辛苦,拍到再重要的照片,不能及时发给编辑部,一切都是白费。 “鬼传真,累死人!”看我每天晚上趴在前台唉声叹气,孙浩说:“别较劲了,去网吧发吧。”“上网可靠吗?”当时没怎么上过网的我不信任网络。后来实在不行,只好跟着孙浩去网吧试试。 我们在旅馆附近找到一家名为BERKLEY的网吧,在孙浩的帮助下,仅用了十多分钟就将多张照片全部发完。由此发现年轻人脑子活,互联网确实厉害!于是那期间,采访完就去“泡吧”发照片。 一天晚上,我在网吧通过网站发稿时,遇到上网高峰期,网速特别慢,一张照片用了一小时发不出去。情急之下,我请在网吧认识的阿富汗朋友纳扎尔帮忙,他随口答应,顺手点开一家网站准备粘贴照片发送。其间我瞥了一眼,几个敏感的英文字母worldsex……让我几乎跳起来:“Stop,stop!”你怎么能用黄色网站发稿啊!纳扎尔看我气急败坏的样子,赶紧找其他网站帮着发了稿。 观念一变,柳暗花明。网上发稿快捷、方便、省钱。从此得出结论,网络时代,摄影人必须改变思路,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其实,当时在前线“泡网吧”发稿的有不少外国记者,一打听才知道,许多摄影记者早已开始上网并通过网络发稿。这样不仅发稿效率高,还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新闻信息。后来统计,我从前线向总社发回约三百张新闻图片,其中一多半是通过网上发回的。可以说,摄影报道的成功有“泡吧”的功劳。

作者简介

刘卫兵,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社会和时政新闻摄影采访。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代表作《总理为农民追工钱》《领导人为外宾捡眼镜》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著有《奔波在战争前线》《随访连战的日子》《回望20年——一位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手记》《我们这30年——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改革开放》(中、英、阿文版),以及摄影集《日本人印象》。其中《回望20年》获徐迟报告文学奖优秀作品奖,《我们这30年》获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