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见特殊需要学生每位教师都应该知道的事

包邮遇见特殊需要学生每位教师都应该知道的事

¥37.3 (7.6折) ?
1星价 ¥37.3
2星价¥37.3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200781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5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22200781 ; 978-7-5222-0078-1

本书特色

《遇见特殊需要学生:每位教师都应该知道的事》共有六个主题,每个主题包含的丰富案例,为普通教育新课程改革、特殊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借鉴,是管理者与实施者**的参考书。  融合教育尊重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权,关注每个孩子在教育中的实际获得,是教育公平、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

内容简介

  《遇见特殊需要学生:每位教师都应该知道的事》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为了支持融合教育的深入推进而精心组织专业研究人员和基层实践工作者,经由选题、编写、审议、修改之后形成的一个为普通教育学校和教师全面介绍北京融合教育支持服务资源的指南。

目录

**章 相识——一样与不一样
**节 为什么有些学生与众不同
一、个体差异
二、差异带来的多样性
第二节 怎样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
一、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差异
二、教育给予儿童的引导和支持
第三节 谁是特殊需要学生
一、孤独症谱系障碍学生
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生
三、学习障碍学生
四、情绪情感障碍学生
五、其他类型的特殊学生

第二章 相助——融合教育的发展
**节 国际融合教育
一、国际融合教育的发展
二、相关的条约与宣言
第二节 各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一、美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二、英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三、日本融合教育的发展
四、韩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五、新加坡融合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
一、大陆地区融合教育的发展
二、香港地区融合教育的发展
三、台湾地区融合教育的发展
四、北京市融合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相知——建设融合性学校
**节 什么是融合性学校
一、融合性学校的内涵
二、融合性学校的核心理念
三、融合性学校的优势
四、融合性学校建设的质量评价
第二节 如何建设融合性学校
一、制订融合性学校发展规划
二、建设融合性学校管理制度
三、创建融合性学校文化
四、建设融合性无障碍物理环境
五、协调配置融合性学校资源
六、开展融合性教学
七、做好家校合作
八、处理融合性学校的外部关系

第四章 相处-一建设融合性班级
**节 怎样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
一、融合性班级的物理环境
二、融合性班级的制度建设
第二节 如何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一、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二、建立积极的生生关系
第三节 如何建立相互理解的家校合作伙伴关系
一、建立教师与家长合作关系的原则
二、与特殊需要学生家长的合作策略
三、与普通学生家长的合作策略

第五章 相伴——与特殊需要学生共同成长
**节 初步了解特殊教育评估
一、特殊教育评估的目标与前提
二、特殊教育评估的意义
三、特殊教育评估的功能
第二节 从哪些方面评估学生
一、智力评估
……
第六章 相长——运用融合性课堂教学策略
第七章 相守-一获取专业支持
展开全部

节选

  《遇见特殊需要学生:每位教师都应该知道的事》:  我国的融合教育是我国政府和基础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特殊教育工作者参照国际上其他国家融合教育的做法,结合我国特殊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的一种教育创新。特殊教育专家朴永馨先生指出,随班就读与西方的一体化、回归主流在形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在出发点、指导思想、实施办法等方面有中国的特色。  随班就读是中国政府在解决残疾儿童入学问题时采取的一种教育政策。从政府推广该政策,到普通学校逐渐自觉接纳残疾学生,并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服务,经历了长时间的研究和摸索。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某些农村开始招收能够跟班学习的残疾儿童在本村普通小学随班就读的实验。1987年国家教委在《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让大多数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这也是“随班就读”一词首次在国家文件中出现。  1988年,**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正式作为发展特殊教育的一项政策。1989年,国家教委委托北京、河北、江苏、黑龙江、山西、山东、辽宁、浙江等省市,分别进行视力残疾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的随班就读实验。当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农村地区推行随班就读的可行措施,解决广大偏远地区残疾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实验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随班就读的对象、随班就读的师资和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安排。关于随班就读的对象,实验希望解决的问题有:何种残疾程度的视力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儿童适合随班就读?如何评估随班就读对象的残疾程度?如何组织残疾儿童入学?关于随班就读的师资,实验希望解决的问题有:如何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如何组织必要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政府需要帮助学校解决哪些具体困难?关于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安排,实验希望解决的问题有: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如何安排才能既照顾残疾学生特点又不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和正常教学?1992年国家教委又委托北京、江苏、黑龙江和湖北等省市进行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少年的随班就读实验,通过实验单位的努力,随班就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经过十多年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验研究,我国的随班就读工作收获了许多的成果。在随班就读的对象上,实验明确了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听力语言残疾(包括聋和重听)、智力残疾(轻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包括中度)等类别的残疾儿童、少年可以作为随班就读的教育对象,并确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测和鉴定方法。在入学方面,实验探索出了就近入学和相对集中就读的模式。在教学要求方面,实验明确了随班就读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模式、教材处理、考核评估等方面的具体做法。除此之外,实验还在随班就读的师资培训、家长工作、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

作者简介

  孙颖,现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副研究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特殊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特殊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从事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领域的政策研究、课程开发及质量评价研究。  孙颖主持研究的《北京市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设及实践创新》和《培智学校课程综合化的北京探索》分别荣获2018年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及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著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基本功手册》《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基础知识与技能》《随班就读学校课堂教学设计》《融合教育学校资源教师工作指南》,于《中国特殊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这些研究成果在北京特殊教育政策研制和推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