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35041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23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53504179 ; 978-7-5535-0417-9

本书特色

一段艰难的抗战历史,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一位飞虎队女兵的感人记忆

内容简介

  《我,飞虎队女兵》真实记录了“美国飞虎队”有血有肉的抗战历史,既有史料价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见证了美中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之诚挚、之情重、之珍贵。  作为《我,飞虎队女兵》的主人公,张凤岐以翔实的口述还原历史、再现历史,清晰地刻画了“美国飞虎队”以及与那位少校、阿布里、罗西等人交往的许多生动的战地小故事。

目录

引子
**编 国仇家恨
一、学生时代
1.我的父母兄姐
2.感染爱国热情
3.就读昆华女中
二、战乱岁月
1.南国燃起狼烟
2.梦碎国立云大
3.同胞喋血殒命
三、航校生活
1.进入中国航校
2.听陈纳德上课
3.缅怀航校英烈

第二编 “飞虎”情缘
四、应募入伍
1.飞虎队招新兵
2.突击苦练打字
3.录取进A.C.S
五、耳闻目睹
1.飞虎鲨鱼发威
2.虹桥、滇缅大捷
3.驼峰航线蜚声
六、同仇敌忾
1.飞虎空中发威
2.零式日机遭创
3.地勤保障有力
4.挫败暗杀阴谋
七、真挚友谊
1.过桥米线待客
2.散兵游勇趣说
3.胜利喜悦共享

第三编 魂牵梦萦
八、时世变迁
1.组成平凡家庭
2.迎来祖国新生
3.加入教师行列
九、一时阴霾
1.遭逢“十年动乱”
2.经历十年苦难
3.重沐和煦春风
十、往事重温
1.往事并不如烟
2.老兵重逢欢聚
3.与陈香梅会见
不是结语的结语
后记(一)
后记(二)
展开全部

节选

  《我飞虎队女兵》:  一、学生时代  1.我的父母兄姐  我的家乡昆明,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1921年11月12日,我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当时,因为我是家中*小的孩子,父亲母亲和哥哥姐姐都特别喜欢我。母亲曾经笑嘻嘻地告诉我一个小秘密,我出生时,父亲为了我起名字之事整整琢磨了半个月,*后决定起名“张凤岐”。母亲说,“凤岐”二字来源于一个典故,发生在周朝将兴盛前的陕西省岐山县。典故是这样的:岐山有凤凰栖息呜叫,人们认为凤凰是由于文王的德政才来的,这是周朝兴盛的吉兆。所以,也以凤比喻周文王。陕西省岐山县是周朝的发源地,也叫西岐。当时《竹书纪年》中还记载:“文王梦日月著其身,又鷟鸑呜于岐山。孟春六旬,五纬聚房。后有凤凰衔书,游文王之都。”我听了直点头。从母亲那里我还知道,外公陈肖普是个读书人,《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背得滚瓜烂熟。不仅如此,外公还是云南著名的书法家,有很高的书法造诣,到了89岁高龄还挥毫不辍。父亲张兰也很有才华,曾参加过清末科举考试,在云南省城,一举中了秀才。辛亥革命后,父亲在云南省法院谋得一个小职务,为了全家生计,每天起早摸黑地忙碌,46岁那年不幸染上了肺结核。当时,医疗条件很差,肺结核几乎是绝症,连医生都直摇头。病情日复一日严重的父亲,只得拖着病躯继续操劳。即使再辛苦,他也不会忽略对子女的教育。  记得有一次,他分别把孩子们叫到床边谈话。我见到哥哥姐姐从父亲房间走出时,神情都十分严肃。当把我叫到跟前时,父亲拉着我的手说道:“我们张家不管男孩、女孩,重在读书成才。你要像哥哥姐姐那样用心念书,学有长进。他们放学回家先做功课再玩耍,有时家里停电,也能在煤油灯下做功课。你现在还不懂事,等长大以后就会知道读书的重要。‘读书改变自我’,这句话有很深刻的道理。我希望你从小好好读书,打好基础,为全家争气。”父亲讲的这番话,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不久,父亲去世了。一遍又一遍以泪洗面的母亲撑起了这个家的一片天。所幸,我的哥哥姐姐都学有所成。大哥张士敬学习成绩非常好,他不仅数学很出色,英文也很流利,从云南省师范学校男生部毕业后先进入昆华女中教书,后进入云南省财政厅工作。由于业务能力强,很快就被提升为部门主任,他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经济收入承担起家里日常的开销。母亲不仅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坚持让所有孩子都上学。在她的教导下,二哥张士厚不但好学上进,而且富有正义感,在学生时代就参加了爱国进步组织。  除了两个哥哥外,我还有五个姐姐:大姐张凤书,二姐张凤鸣,三姐张凤梧,四姐张凤琴,五姐张凤翔。我们姐妹六人,互爱互助,和睦相处。令人扼腕的是,三个姐姐都命运多舛:大姐张凤书在书法绘画方面很有特长,可惜的是,她从学校毕业不到两年就染上肺结核而去世了;二姐张凤鸣曾做过代课老师,后来也染上了肺结核,很快撒手人寰;四姐张凤琴毕业于昆华女中高中部,抗战时期身患重病,因日军飞机轰炸昆明,医院和药房遭到破坏,无法救治而去世。所以,只留下三姐张凤梧、五姐张凤翔和我。  2.感染爱国热情  兄弟姐妹中,数我*小,所以哥哥姐姐都很关心、照顾我,他们孝敬父母、发奋读书、关心他人、正直为人的一言一行自然也影响着我,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然而,在我的学生时代,对我的成长有过重要影响的,是我二姐、二哥、表妹,以及二哥的同学聂耳。  二姐对我的影响,除平时学习、生活上的关心外,还在于她的进步思想对我的感染。那是二姐从师范学校毕业被学校推荐为代课老师后。那时,她每天白天上课,晚上备课,还独自做教具,经常让我帮她搭搭手,所以,那段时间我与二姐很亲近。当时,日本已经发动侵华战争,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黑云笼罩着华北,“祖国大好河山岂能被日寇铁蹄践踏”,“我们不能做亡国奴”,是二姐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学校里,二姐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宣传反抗日本侵略外,还和学生走上街头,进行反抗日本侵略的示威游行。当时,街上天天有时事快报卖,报上有很多关于目本侵略军入侵情况的报道,二姐经常买快报给家里人看。那时,我已是十余岁的学生,从快报上看到日本侵略者血腥屠杀中国老百姓的报道,激起了我对日军灭绝人性的暴行的无比痛恨和满腔怒火。此后,二姐还绘声绘色地和我们讲述她上课时给学生读快报,有的学生当场失声恸哭的情景。二姐的爱国激情在我幼小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那时,对我的进步有影响的,还有表妹张玉岚。她比我小几岁,我们是昆华女中的校友。她在昆华女中读书时就积极参加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行的游行,还是爱国学生组织的重要成员。她从昆华女中高中部毕业后,毅然离开了昆明,奔赴陕西延安,投入抗战热潮。记得,我们在昆华女中读书期间,表妹总是让我一起参加抗日爱国活动。无论是制作标语旗帜,还是上街游行,我在表妹的鼓励下,也热情高涨。她奔赴延安后,我们失去了联系。1996年,我退休后回到昆明探亲时,三姐告诉我,表妹离开昆明去延安投身革命后,辗转各地。解放后一直留在北京工作,现在已经离休。得到这一信息后,1999年我特地到北京与她见面。一起回忆在昆明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她告诉我,她在延安入了党,在革命队伍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全国解放后,她在北京建立了家庭,组织上先后安排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军队一家医院工作,是一名部级干部。其间,她曾经回过昆明几次,游历故乡的山水旧地,探望故里的父老乡亲。  除二姐与表妹对我的影响外,二哥与他的同学聂耳,是我学生时期印象*为深刻的。记得那还是我读小学的时候,一天,二哥带回来一个男同学,他,高高的个子,英俊的脸庞,整齐的头发,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对我母亲非常有礼貌。每次来我家,总是彬彬有礼地向我母亲问好。自然,母亲也十分喜欢这位小客人,不是让我们倒茶,就是留他吃便饭。随着来我家次数的增多,他成了我家的常客。我亲切地叫他“聂耳哥”,他真挚地称我“小妹”。  ……

作者简介

张凤岐,1921年11月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44年,日军飞机不断进犯昆明上空,毅然离家,加入了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飞虎队”,成为保家卫国的一员抗战女兵。后定居上海,从事教育工作,直至退休。 陆伟俊,张凤岐之子。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