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一辑

包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一辑

¥31.6 (4.1折) ?
1星价 ¥45.2
2星价¥45.2 定价¥7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0399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3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69039986 ; 978-7-5690-3998-6

内容简介

  近年来,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把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讲授、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实践发展和教学要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便是从2017年至2019年的成果中精选出来的,是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论文已经发表在重要学术期刊、主流报纸及其网络平台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辑)》是学院相关研究成果的**辑,以后我们将继续推出系列作品,更好地展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研究成果。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秉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和“立德树人,求是铸魂”的院训,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努力打造自身特色和品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就是这样一种尝试。我们愿同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全国广大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欢迎大家关注、参与。

目录

一、理论篇
深刻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全局性影响及其意义
论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
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与中国科技发展之路
《共产党宣言》的新时代意蕴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发展的实践与逻辑

二、政治篇
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
政治资源禀赋视角下新时代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探析
人民民主彰显中国制度显著优势

三、经济篇
关系全局的重大判断
——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论述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取向
大数据、平台经济与市场竞争
——构建信息时代计划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创新
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运行的稳中有变
着力补齐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
基于绿色农业的市场化直接补偿方式研究

四、文化篇
牢牢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的现实情境与未来走向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应然性、规范性和超越性之价值属性论析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研究生职业能力构成及培养途径
努力在思想认识上达到新高度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五、社会篇
托底与共享: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社会政策路径
当前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应坚持的“六个取向
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理论基础、形势判断及政策优化

六、党建篇
加强和改进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依规治党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比较优势、面临的挑战及拓展路径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应把握好五组主要矛盾关系
……
七、国际篇
展开全部

节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辑)》:  (二)在深度调适与建设软性政治资源禀赋中发展基层民主政治  1.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为指导,创造性转化传统“民本”思想,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自治民主”思想强调人民对国家事务的平等参与,中国传统的“重民”思想也强调国家基层治理对民意、民心、民利的维护与实现。新时代的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应该对这两种思想的人本取向进行继承与发展,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意味着绝大多数人在国家与社会的政治生活中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①因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②。因此,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民主建设具体落到实处,回应基层群众的真实需求,就是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推动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开拓:首先,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实施民生工程,以利益的表达、维护和增益来调动基层群众公共参与的积极性。只有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了,人民群众的诉求才会从隐性走向显性,他们才有动力借助各种公共参与渠道走向利益表达的前台,并在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上“敢试”“敢闯”。如安徽的村民理事会、成都的居民小组议事会、江苏的村务监事会等都是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体现。其次,要创设和积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程序与规范来推动和保障基层民主制度的运行,扩大人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为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提供规制保障。*后,要全面从严治党,实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化“三严三实”,严格党的纪律,落实“两学一做”等,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民主素养,为基层人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2.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加强运行机制建设,扩大人民有序参与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认为,“自治”与“权威”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即民主参与一定是有序的。党的十八大把扩大人民有序参与作为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的重点。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①。扩大人民有序参与,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让人民通过多样的形式与渠道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管理,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当前基层社会经济成分多元和社会力量分化,治理矛盾凸显,民众公共参与激增,公共参与的有序性面临考验。新时代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应充分利用我国制度的可变性禀赋,继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制度的运行机制建设。具体而言:首先,要加强基层自治组织运行的法治化、程序化建设,完善并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条例的修订工作,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制度运行的程序化建设(如建立签字、公开、表决程序等),“只有程序安排才能够将机会性参与渠道变成有效的参与渠道”②。其次,扩大人民有序参与,还要通过机构的增设与平台的建立来丰富参与形式,扩张参与渠道,创造更加灵活高效的基层民主制度运行机制。如将地方经济精英、知识精英等吸纳为基层自治主体,鼓励他们做名誉村(社区)基层干部,积极对基层事务贡献智慧与资源。另外,要搭建实体性与虚拟性的多元化沟通平台,吸引更多基层群众参与基层事务的民主讨论。如通过组织实体性的对话会、恳谈会与建立虚拟性的网络聊天室,使广大群众在基层事务管理方面能够充分沟通、协调。再次,要通过培育社会组织扩大人民有序参与。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有利于凝聚原子化的村民力量,从而成为村民的专项利益的公共表达与维护者。*后,扩大人民有序参与,还需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对基层恶势力违纪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从而形成基层社会安定有序、长治久安的和谐局面。  3.加强民众参与能力与领导驾驭能力建设,为基层民主发展提供能力支撑  基层民众的参与能力与领导者的领导能力是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政治资源。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城乡流动性的加快使群众的主体理性意识增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时能够打破时空地域的限制,义务教育的推行使基层群众的文化知识素养有了很大提高,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但这种能力基础却没有产生相应的民主政治绩效。利益表达的非制度化、合作参与意愿不高、村(居)务监督不力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③这主要归因于当前的压力型管理体制、传统的村(社区)两委的权威、基层社会的低组织化程度、熟人社会的行事规则等。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