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02562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9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40256296 ; 978-7-5402-5629-6
本书特色
导读 本书的观点是,平台与平台生态系统这种新兴的产业组织形式与价值创造模式,正在改变一系列其他经济和社会领域,从软件产业、消费需求、医疗保健、教育到能源和政府。 我们致力于研究平台与平台生态系统,以及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它们是如何扰乱传统厂商组织、颠覆市场、改变人们的职业生涯,以及它们是如何进行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的,这些新兴平台与平台生态系统正利用强大的经济、社会和技术力量颠覆传统行业,并推出新的行业。 本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图景,提出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和连接方式。 第二章平台与平台型企业,讨论了平台的含义、产品平台、平台型企业和产业平台等互联网时代的中观层次的组织形态,并以案例研究的形式讨论了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 第三章平台生态系统,讨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研究视角,从理论层面理清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视角,对平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炼了平台生态系统的要素。 第四章平台生态系统架构,主要讨论了平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平台生态系统架构的特点、平台架构、平台供给端(B端)和平台需求端(C端)。本章认为,平台生态系统和平台规模仅仅是构成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而平台与互补性资产的结合才是构成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的充要条件。本章强调设计平台生态系统架构必须重点考察平台生态系统中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的性质、方向性和强度等问题,要理清平台本身与平台生态系统参与者的应用程序开发者、互补品提供商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是如何影响平台生态系统架构的。 第五章价值创造的理论逻辑,主要从价值创造的理论发展脉络角度讨论了价值与价值创造的内涵、价值创造的理论流派和工业经济时代经典的价值创造模式,并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价值创造模式的发展思路。 第六章互联网时代的价值共创与价值获取,首先提出了工业经济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企业进行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的难点问题,本章认为工业经济时代厂商组织的难点是价值创造,而互联网时代厂商组织的难点是价值获取。本章讨论了衡量价值配置的理论视角、价值共创、价值获取、价值滑动、价值获取的手段和社群用户参与的价值共创等问题,*后本章归纳了互联网时代价值创造的特点。 第七章平台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与价值创造,对解释平台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理论流派进行了归纳,指出了各个理论流派的研究重点与不足,讨论了影响平台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因素、平台生态系统的隔离机制、网络效应与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效应与互补性资产。 第八章平台战略,主要讨论了平台战略的内涵与外延、平台启动战略、平台治理战略和平台竞争战略等,本章以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微信支付、阿里巴巴等案例为支撑,分别说明了平台启动战略、平台治理战略和平台竞争战略中的各个难点与要点。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两个视角为基础:组织与价值创造。 首先,本书研究中观层次组织层面的平台与平台生态系统的组织形态,指出了在软件平台生态系统和非软件的消费类平台生态系统中,厂商组织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转到平台竞争,或者说是平台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因而时代呼唤新的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模式,对平台生态系统需要不同的经营与管理思路。 其次,本书强调新的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模式,是以一种不可预见的方式发展的,平台市场繁荣真谛在于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创新过程,而这是在工业经济时代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中观层次组织和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模式是平台进化的两个车轮,必须相互锁定和同步发展。 因此,进化是以其不可逆转的平台架构与价值创造模式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前提的。在进化过程中,平台生态系统的发展速度超过传统的厂商组织。平台领导或平台倡导者在努力协调平台生态系统,在不影响整个平台生态系统整合的前提下,利用许多互补者和局外人的资源、激情和专业知识,来共同进行价值创造。
目录
导读 1
前言 2
目 录 6
**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图景 9
一、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和连接方式 10
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商业图景更加“云化” 11
三、从产品和服务经营到平台经营 14
四、“互联网+”与跨界经营 16
五、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 19
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厂商组织正在产生革命性变革 21
第二章 平台与平台型企业 23
一、平台的含义 24
二、产品平台 29
三、平台型企业 34
四、产业平台 44
五、本章小结 50
第三章 平台生态系统 51
一、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研究视角 51
二、平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59
三、平台生态系统的要素 68
四、本章小结 72
第四章 平台生态系统架构 73
一、平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74
二、平台生态系统架构的特点 78
三、平台架构 82
四、平台供给端(B端) 86
五、平台需求端(C端) 90
六、本章小结 92
第五章 价值创造的理论逻辑 93
一、价值与价值创造的内涵 93
(一)价值概念的内涵 93
(二)价值创造概念 97
二、 价值创造的理论流派 100
三、 价值创造的模式 106
四、价值创造模式的发展 113
(一)制造业的主流价值创造模式 113
(二)价值创造经营模式的建构 114
(三)聚焦于顾客,创造价值跃进 115
(四)价值共创与价值共享模式的出现 116
五、本章小结 117
第六章 互联网时代的价值共创与价值获取 118
一、问题的提出 118
二、衡量价值配置的理论视角 120
(一)资源基础观视角 120
(二)价值基础战略视角 121
(三)需求导向视角 123
三、价值共创 127
(一)价值共创的含义 127
(二)合作资产与大数据平台 129
(三)众包与价值共创 130
四、价值获取 131
五、价值滑动 134
六、连接:价值获取的手段 135
七、社群用户参与的价值共创 137
八、互联网时代价值创造的特点 140
(一)跨界经营 141
(二)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与模式 142
(三)用户参与和“连接红利” 144
九、本章小结 147
第七章 平台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与价值创造 147
一、解释平台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理论流派 148
(一)产业组织理论视角 149
(二)技术管理视角 153
(三)战略管理视角 157
二、影响平台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因素 159
三、平台生态系统的隔离机制 161
四、网络效应与网络外部性 167
五、间接网络效应与互补性资产 171
六、本章小结 175
第八章 平台战略 176
一、平台战略的内涵与外延 176
二、平台启动战略 178
三、平台治理战略 187
四、平台竞争战略 192
(一)公司层平台战略 193
(二)高度竞争性平台的经营战略 193
(三)平台开放战略 196
(四)平台的天棚战略 199
(五)平台包络战略 201
五、本章小结 206
作者简介
彭毫,男,成都市人,1987年出生,2010年获得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得西南财经大学MBA硕士学位,现为西南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平台生态,平台用户数据分析,经验贝叶斯与高维数据建模等领域的研究,在《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科研管理》、《Bioinformatics》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罗珉,男,成都市人,1954年出生。资深的组织理论、管理学前沿理论和德鲁克研究专家,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西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系企业管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罗珉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工业经济》、《科研管理》、《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管理》、《外国经济与管理》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编写教材和参编的专著十余本,出版的个人专著13本。
-
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精装本理智与情感典藏版
¥14.7¥45.8 -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
¥48.6¥139.9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16.5¥42.0 -
金字塔原理
¥44.1¥88.0 -
广告, 艰难的说服--广告对美国社会影响的不确定性
¥9.7¥27.0 -
美国陷阱
¥23.1¥68.0 -
故事力法则
¥17.8¥48.0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30.7¥69.0 -
直播电商实务
¥38.2¥59.0 -
领导学全书柯维领导培训中心
¥23.1¥68.0 -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23.1¥69.0 -
DEEPSEEK实战指南:从数据到财富
¥33.0¥68.0 -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71.8¥78.0 -
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
¥23.0¥45.0 -
精准推送
¥17.6¥45.0 -
原则
¥56.9¥98.0 -
10人以下小团队管理手册(八品)
¥12.2¥32.0 -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23.1¥65.0 -
掌控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并戒除坏习惯
¥38.7¥58.0 -
营销管理
¥112.2¥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