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038361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69038361 ; 978-7-5690-3836-1
内容简介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建设项目成果,以中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格局为背景,考察中国西南的民俗文化。本书立足人类学理论和方法,通过田野实证方式,记录、描述西南地区丰富的民俗个案,对中国俗文化的多民族特征作了深入阐述和比较。
目录
苗族祭祖:月亮山牯脏节考察
一、引 言
二、相关背景
三、日期、人物与程序
布依“砍牛”:罗吏目丧葬民俗
一、实地考察经过
二、“砍牛”缘起
三、“砍牛”过程
四、传统的困境
穿青庆坛:以那民间还愿
上篇 1988年
一、设坛还愿
二、相关背景
三、法事剖析
下篇 1998年
一、女主人与新故事
二、年轻辈和老传统
三、吡喇城与织金洞
侗族歌节:小黄民歌习俗
一、关于节日
二、关于小黄
三、关于歌俗
四、节日实录
高安歌会:沿河走寨“吃相思”
一、相关情况
二、沿河行程
三、分析评述
梭戛展示:苗族生态博物馆
上篇 暑期里的田野行程
一、“长角苗”名称后面的故事
二、六枝特区
三、“梭戛”在哪里
四、“生态博物馆”的由来
五、社区“中心”陇戛寨
六、出国女子熊华艳
七、首任馆长徐美陵
下篇 实践着的现代理念
一、保护什么,为何保护?——同一过程中的不同角色
二、何谓国家,何为寨民?——不相对等的关联互动
三、“贵州现象”:西部开发中的省级平台
终篇 陇戛歌声与“央视连线”
彝族“多楚”:米易火把节
一、成昆线
二、米易县
三、攀枝花
四、吉姆家
五、火把节
六、“转脑壳”
礼失求野:民族食俗的文化意义
上篇 中国食俗:“兴观群怨”与“礼失求野”
一、“兴于诗”
二、“至中和”
三、“饮而唱”
四、“礼求野”
下篇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态与共食会饮一
一、“吃牯脏”:追思传统的“祭食”功能
二、“吃相思”:走乡串寨的“饮歌”凝聚
三、“食文化”:“礼失求野”与“华夷关联”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新建,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文学人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出版学术著作《西南研究论》《民歌与国学》《多民族国家的文学与文化》等。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