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0679425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2cm
  • 页数:212页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30679425 ; 978-7-5306-7942-5

本书特色

以闲适的笔调,舒缓的节奏,波澜不惊的情绪,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情节一环紧扣一环,如剥洋葱般徐徐剥开,看似薄而透明的外衣,每揭开处都让人或大吃一惊,或啼笑皆非。龙一先生曾在《小说技术》一书中阐释了小说趣味的种种来源,此书为其实践集大成之作。

内容简介

地下党谍报人员熊阔海接到任务,刺杀日军特务部门高官。经费紧张、生活窘迫的熊阔海,克服了令人无法想象的种种困难,终于制订下了万无一失的行动方案。但过于谨慎的秘密行动,结局就只有一个——泄密。由于多国情报系统的交叉,刺杀行动细节被日方悉数掌握,且弄得人尽皆知。在极为微妙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下,身陷绝境的熊阔海唯有孤注一掷,而他的刺杀目标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按照刺杀计划就位,与他一起演绎这场步步惊心却又啼笑皆非的生死对决。

目录

借枪 .........001

附录一 龙一其人其文.........191

附录二 旧版自序.........209


展开全部

节选

熊阔海昨天傍晚便得知了“砍头行动”失败的消息,所以,当老于今早爬进他的阁楼,丢下伪装身份的褡裢和唤头,一屁股坐在门边生闷气的时候,他没有先开口。其实,很多时候他都不会先开口,在被日本军队严密包围的租界里做抗日工作,口若悬河可不是个好习惯。 老于的劣质卷烟将这间小小的“鸽子窝”熏得像座庙,而熊阔海则兀自在桌边刻蜡版。每周两期的《烽火报》是他兼任的重要工作,耽搁不得。由于整夜没睡,他感觉眼球阵阵刺痛,便摘下眼镜擦一擦泪水,然后将完成的蜡版藏在一沓旧报纸中,这才转过身来面对组织上的领导,但仍然没有开口。 老于将目光放在熊阔海的鞋尖上,口中道:他牺牲了,很光荣,只是任务没能完成。 他这是没能尽到自己的责任。熊阔海替刚刚牺牲的弟弟表示谦逊的时候,目光也在老于的鞋尖上。老于又道,对不起,是我的方案错了,希望你能原谅。熊阔海道,这是组织决定,说不上是错误,也无从原谅。 他那英俊潇洒、前途无量的弟弟就这样毫无价值地牺牲了,但他又没有权利去埋怨组织,因为,他的弟弟作为革命者,原本就是要随时准备牺牲的。如今,组织上的领导真诚地向他表示歉意,他也真诚地接受了,但是,有一点他不能原谅,就是他很不满意老于这次拜访所传达给他的明确暗示———让他去接替他弟弟完成那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刺杀日军华北司令部特高课课长小泉敬二。 这时,开寄宿公寓的白俄老太太在楼下高声叫他:熊先生,楼下有人找。下得楼来一看,他发现坐在餐厅里等他的是英租界警务处的总巡捕乔治·安德森,另有两名穿制服佩手枪的华捕守在大门边。 请坐,我的老朋友。安德森示意白俄老太太把门关上。 安德森是本地出生的白人,在熊阔海的父亲还没把家业败掉之前,他们住邻居,两个人一起上小学和中学,是“尿尿和泥”的交情。但是,自从熊阔海被组织上派回家乡从事抗日工作之后,他便一直在回避这个常会翻脸无情的爱尔兰人。 安德森的开场白很客气:你弟弟不幸去世我很难过,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共同的仇人。 熊阔海知道,就在上个月,安德森的弟弟和情妇在华界被日军当作苏联间谍逮捕了,罪名是从事对抗大日本帝国的破坏活动,而实际上他们却是在往英法租界里贩卖海洛因。十几天前,小泉敬二下令将他们二人与另外三十几名抗日分子一起枪毙了。 安德森道:既然我们有了共同的敌人,我就需要你为我们共同的仇恨做一件事。 熊阔海能猜到安德森想让他干什么,便拦住他的话头道:我不杀人。 安德森咧开大胖脸笑了起来:如果你不肯去杀掉我们共同的仇人,我就上楼到你房间里逮捕你们的头头,逮捕你的情妇裴小姐,然后去爱丁堡道25号的地下室里抓住你的太太和女儿,把他们一起交给日本人。 裴小姐不是我的情妇。熊阔海口中抗议,心下却在飞速地思索着解决办法,然而,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可想,显然,安德森已经掌握了他的一切。 如果老于在他的房间里被捕,同时他又没能因为舍身保护领导而牺牲,组织上就有理由认定他是一个无耻的叛徒,为此他甚至找不到任何替自己辩护的借口———因为他的弟弟刚刚由于老于的错误决定而牺牲了。关于他的妻子和女儿的事,他也无法向党组织解释,一年前组织上派他回来的时候,曾明确要求他将妻子和女儿送到根据地去,但是,他违背了组织上的命令,偷偷地将她们母女隐藏了下来,而对组织上谎称已经将她们送往上海的亲戚家。 至于他的邻居裴小姐,那是个无辜的、忧郁得令人怜惜的女子,如果无端将她牵扯进这场人命如草芥的战争中来,就必定会毁了他自尊自爱的男人之心,同时也毁掉了那个可怜的女子。 熊阔海回到楼上,见老于依旧坐在那里抽烟,与他出门时不同的是,老于已经将手枪打开保险放在脚边。老于问是什么人找你。他说是情报俱乐部的秘书别斯土舍夫,来催交明年的会费。他平日里的主要工作是在远东情报俱乐部搜集有关日军的情报,这也是组织上人尽其才,充分利用他在黄埔军校的军事背景和一口好英文。 老于接着抽烟,又过了好一会儿,再次满面歉疚道:对不起,当初我们误解了你,现在组织上已经决定,这次行动由你全权负责,而且,本地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同志全都听从你的指挥。 面对组织上的领导,他不能像面对安德森那样说“我不杀人”。革命是一项有纪律的事业,组织上的决定他必须执行,更何况,除去组织上对他的信任和倚重之外,安德森对他的威胁也是无法抗拒的。

作者简介

龙一,1961年于天津出生,祖籍河北省盐山县。生于饥荒之年,长于物质匮乏时期,故而好吃;长期研究中国古代生活史,慕古人之闲雅,于是好玩。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写小说引读者开心为业。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地球省》《 烹调爱情》《借枪》《接头》《深谋》《暗火》 《代号》《暗探》,小说集《潜伏》《刺客》《恭贺新禧》《藤花香》《美食小说家》和小说理论专著《小说技术》等。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院专业作家。小说《潜伏》《借枪》《代号》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播出。读书写作莳草玩物之余,尚有调和鼎鼐之好。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