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暴行史研究:述说与诉讼·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传
- ISBN:97875533305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3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53330518 ; 978-7-5533-3051-8
本书特色
夏淑琴何以能够成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代表,其身世、生平又如何?夏淑琴家庭在南京大屠杀中有着怎样悲惨的遭遇,她自己怎样身负重伤却又艰难而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夏淑琴怎样远赴日本、美国,为伸张正义而高声呐喊,又为捍卫自己的名誉权而顽强申诉?夏淑琴为让今天及后来人铭记这段历史而做着怎样的讲述,同时又怎样竭尽所能地为呼吁人类和平而奔走奋斗?本书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同时配以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述说与展现夏淑琴艰难、曲折及传奇的一生,并重点解答上述疑问。
内容简介
《述说与诉讼——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传》一书,通过对有关夏淑琴生平的诸多种历史资料、档案与文献资料、口述及证言资料、新闻报道材料等的研究与整理,能够比较全面地叙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夏淑琴的一生。包括对她以幸存者身份参加各种类型的主要纪念活动、证言集会,以及捍卫名誉权、参加国家公祭等方面的撰述内容与历吏图片。其中既重点展现其为惨遭杀害的家人和30万死难同胞诉说的经历,也重点记述其起诉、应诉、反诉日本右翼分子的造谣污蔑,并彻底获得胜诉的这一有重要影响的典型案例,从而记录下她为捍卫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与可贵贡献。
目录
第二章 劫难险逃生
第三章 少年多磨难
第四章 开始新生活
第五章 控诉日军暴行
第六章 东瀛阴风起
第七章 金陵伸正义
第八章 东京三胜诉
第九章 赴美录证言
第十章 揭幕“公祭鼎”
第十一章 晚年天伦乐
附记 秋日两访夏淑琴老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章 风雨伴童年 1929年5月5日,风和日丽,草长莺飞。 中华民国政府的首都南京,正是繁花似锦的明媚时节。春风早已吹绿了长江两岸,娇艳的牡丹、靓颜的芍药正次第开放,粉嘟嘟的蔷薇花也挂着晶莹的露水,一簇一簇地笑迎着从紫金山后冉冉升起的朝阳。 这天,在南京中华门内新路口5号,一座普通的院落内,从一个房间传出一个刚出生婴儿的啼哭声。这个在美好的季节里来到世间的婴儿是个女孩。她,就是本传记的主人公——令世人关注的夏淑琴。 夏家所住的这个5号院,位于中华门内东侧马道街的中段,木匠营的南端,小心桥西一段,清代称为新路口。1950年,此处并人马道街。 新路口5号院的房主,是回族,哈姓,世居在此。夏淑琴家就租住在这座院落的2个房间里。哈家有个卖馄饨的老奶奶,姓马,小小脚,白头发,脸瘦瘦的,常包着头,人很善良、慈祥。老奶奶有个儿子nU哈国栋,开炒货嚆,也卖牛肉,人勤劳精干。其妻儿较高,身材丰腴,忙于操持家务。他们夫妻俩生有两个女孩,年龄都比夏淑琴要小些。哈家住院内靠后房间,夏家住靠前房间。哈家或得益于做点小生意,并有些房租,故家境较好。哈、夏两家共十几口人同住一个院内,能够和睦相处,有事互相帮忙,小孩们也常在一起玩耍,如同一家人一样。 夏淑琴出生时,夏家共有7口人,父亲名夏庭恩,勤劳肯干,35岁左右;母亲夏聂氏,贤惠善良,30岁左右。在夏淑琴出生前,已有大姐夏淑芳,8岁;二姐夏淑兰,4岁。另外,夏淑琴的外公聂佐成,60多岁,曾为小银匠,年老后停业在家,外婆聂周氏,也已60多岁。他们就住在女儿家,帮着带带孩子和做些家务。 夏家虽为老南京人,但当时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也没有什么商业门店,属普通的市民家庭,处于社会的下层,生活是比较艰难的。 夏淑琴的父亲夏庭恩没有公职,但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劳肯干,以及不多的一点文化,在外努力地做点小生意或其他事情,以便挣点小钱养活全家。据当时住在小荷花巷的夏淑琴舅妈王芝如回忆,那时只看见夏淑琴父亲拿一块长方形的黑色小板挟进挟出,每月挣30-40元,不够维持生活。 夏淑琴的母亲也同样承担着维持家庭生活的重担,辛勤地操持着全家人的吃饭穿衣,缝缝补补是经常要做的事情。照料、抚养大女儿、二女儿已使她备受艰辛,但她还要努力地为丈夫做点什么能帮上手的事情。 尽管生活艰辛,但夏家一家人上慈子孝,和顺安详! 夏家第三个女儿,也即夏淑琴的m生,为父母亲带来欣喜。当然,对夏淑琴的父母亲来说,内心里还是期盼着这第三胎能够是个男孩。现在既然上天将这个女孩送到夏家,应是前世有缘吧! 夏淑琴的出生,自然增加了生活本就艰难的家庭的负担,于是,夏庭恩更加努力地在外做着事情,同时妻子又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来照顾这个小生命。好在大女儿乖巧,也能尽力地帮助母亲照看自己越来越喜欢的这个小妹妹。 小淑琴在家人的呵护下一天天地长大,学走路,学说话,学做事,活泼快乐地成长着。有时她在姐姐的带领下,爬到中华门城堡顶上去玩。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可以远眺周围起伏不定的大小山峦,仰观南来北往的翔鹰飞雁,指瞧白墙青瓦的夫子庙街巷,俯看穿行于各家店铺门前的熙攘人群。有时她也手拉着小淑琴,兴冲冲地去城堡前后的内外秦淮河边玩。当倚着中华门外古老的长于桥栏,依稀可见群群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摆尾逐嬉,偶然也可见三两只白鹭翩翩飞来,轻盈地落停于岸边,张嘴伸脖,仔细地在水草石隙中找寻着什么,吞吃着什么。 说起邻近夏淑琴家所住新路口5号院不远处的中华门、秦淮河,从占到今可是享有盛名。 中华门位于南京城正南,明代称聚宝门,于明洪武二年至八年(1369一1375),在南唐都城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城之南门旧址处拓建而成,为南京明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大的城堡式城门,是中国古代一座具有重要军事防御性质的建筑,也是近代历史上保存较为完好、结构较为复杂的古城堡。其布局严谨、构造独特,气势雄伟,实为罕见。如做具体考察,发现该座城堡共有三道瓮城,统南四道券门贯通,而主楼即**道城门分作上、中、下三层,高达21.45米,*上层建有庑殿式重檐筒瓦顶的“镝楼”。城堡上下共布设有27个藏兵洞,可藏兵3000余人,甚为奇特。门前门后分别有外、内秦淮河自东向西缓缓流过,门南连接着长干桥,门北连接着镇淮桥,一门两桥是南京老城南交通咽喉之所在。 此门缘何冠名聚宝门,说起来还有一段传奇故事一 追溯至明朝开国时,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当时称应天府)后,开始修筑内城城墙。但其城墙*南端的南门因为根基不牢,屡次建造,屡次坍塌,反复几次均未成功,朱元璋甚是恼火。此时有谋士建议把吴县(今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富翁沈万二三的宝物聚宝盆埋压在城门基础土层下面,这样城门基础就不会下陷了,城门自然就可建成。 朱元璋闻言大喜,当即采纳了谋士建议,下诏强行征收沈万==三的聚宝盆,并将
-
小说家的假期
¥21.8¥5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5¥29.8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7.8¥29.0 -
旷古完人 王安石
¥14.7¥42.0 -
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
¥11.3¥42.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7.6¥55.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8.4¥28.0 -
在彭德怀身边
¥6.6¥22.0 -
名家经典:苏东坡传(精装)
¥27.4¥56.0 -
鲁迅与那个时代的战争
¥14.4¥48.0 -
三毛传
¥8.0¥38.0 -
梁晓声自述
¥15.4¥48.0 -
陶渊明传论
¥9.6¥26.0 -
民国漫画风范
¥13.3¥39.0 -
两宋人物
¥9.8¥19.2 -
最后的军礼-忆孙立人将军
¥10.0¥28.5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32.0¥68.0 -
胡适:努力人生
¥12.2¥38.0 -
孙传芳-北洋铁翼
¥9.9¥29.8 -
李白传
¥18.9¥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