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环境学派视角下的网络游戏玩家研究

包邮媒介环境学派视角下的网络游戏玩家研究

1星价 ¥32.4 (3.3折)
2星价¥32.4 定价¥9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081233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4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18081233 ; 978-7-5180-8123-3

内容简介

本书将网络游戏做为研究媒介,从麦克卢汉、莱文森等媒介先哲的理论中汲取灵感,进行网络游戏媒介与玩家的分析,而非游戏规则与情节的设定研究中,旨在探究经常被人忽视却在起着重要作用的传播媒介环境对游戏玩家的改变,以及网络游戏对玩家身份的影响。媒介环境学派的学者强调人的感知模式在媒介形成的环境中,潜移默化被其塑造。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本书结构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游戏理论的相关研究
 二、媒介环境学派视角观照网络游戏的相关研究
**章 电子游戏的历史与现状
**节 电子游戏的历史
 一、1970年代的游戏:白色光点的运动
 二、1980年代的游戏:角色参与的舞台
 三、1990年代的游戏:虚拟真实的3D世界
 四、2000年代的游戏盛宴:走向网络互联空间
第二节 电子游戏现状
 一、电子游戏的类型
 二、电子游戏的现状
第三节 人性化趋势的电子游戏
第二章 数字互动传播的媒介环境
**节 数字互动传播时代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的媒介特征
 一、数字化
 二、开放性
 三、模块化
 四、变量化
 五、交互性
 六、虚拟性
 七、数据库
第三节 数字游戏的基本艺术语言构成
 一、人机交互
 二、实时生成
 三、拟像操控
 四、交互叙事
 五、块茎结构
第三章 网络游戏中的互动体验
**节 多元的互动
 一、玩家与计算机互动
 二、游戏玩家与玩家的互动
 三、玩家与游戏的互动
第二节 沉浸感
 一、沉浸感定义
 二、沉浸感类型
 三、游戏中的沉浸感
第三节 心流体验
第四章 数字人的触觉性视觉
**节 “数字人”的提出
 一、赛博格的启示
 二、数字人
第二节 数字视听空间
 一、声觉空间与视觉空间
 二、数字视听空间
第三节 触觉性视觉
第五章 幻想媒介中的化身
**节 网络游戏中的化身
 一、无形无象之人
 二、化身之人
第二节 实现玩家幻想的媒介
第六章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自我
**节 玩家的角色扮演
第二节 虚拟自我身份的多样性
第三节 数字村落中的虚拟自我
第四节 虚拟与真实自我的混合
第七章 网络游戏中的媒介定律
**节 媒介定律
第二节 媒介定律的启示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副教授《数字媒体艺术特征探析》已收录至《现代传播》CSSCI,一作者《网络游戏玩家视听空间探析》已收录至《现代传播》CSSCI,一作者《人性化趋势的网络游戏》发表于《厦大中文学报》,一作者《纪录片的语境:浅析西方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发表于《电影评介》中文核心,第二作者 《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探析》入选《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作者 《人性化趋势的网络游戏》发表于《厦大中文学报》,一作者 《电子媒介是我们新的感知系统》入选《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专辑论文集) ,一作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发表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一作者《浅析绘画艺术表现手段的演变》发表于《艺术科技》,通讯作者《新媒体时代下动态海报交互发展研究》发表于《明日风尚》,第二作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