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30004813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895
  • 开本:16开
  • 页数:604
  • 出版时间:2004-03-01
  • 条形码:9787300048130 ; 978-7-300-04813-0

本书特色

今天我们大多数人对传播学的认识,更多地是从身边的媒体开始的。从传统的电话传真、图书报刊、广播影视,到新兴的互联网络、移动通信、人工智能,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使传播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内容简介

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过程、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制度与法规等。政治传播、新闻传播、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科技传播等是传播学中较有影响的分支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快的学科之一。  传播学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一直命途多舛。“文化大革命”前其被划为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排除在国门之外;80年代末又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绑在一起,打入了冷宫;1997年被列入国家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后,传播学在大学校园里才有了正式的户口。一门推动信息社会成型、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了众多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学科,在20世纪末终于被中国社会正式接受,可谓亦悲亦喜。

目录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导读
帕克《移民报刊及其控制》导读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导读
霍金斯《自由而负责任的传媒》导读
霍夫兰《传播与说服》导读
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导读
维纳《人有人的用处》导读
施拉姆《大众传播学》导读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导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播委员会《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导读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熊澄宇,美国杨百翰大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专业方向为新媒体传播、媒介史及传播政策研究,兼任国家信息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高等学校影视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图书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多所高校兼职及客座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