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评分
5分
5分
包邮上海文学的都市性 1990-2015
1星价
¥18.4
(3.2折)
2星价¥18.4
定价¥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1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1762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43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32176236 ; 978-7-5321-7623-6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时空转换”和“人物谱系”作为切入的视角,在对现有研究范式、理论、方法,对现有文学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回归文本的原点,扎实进行文本细读,既对已熟知的各类文本进行再发明,也发掘出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作品的文学价值,抓住了文学研究的根底和关键。
内容简介
文学的视角大规模地从乡村转向城市,始于90年代,这使得文学的“都市性”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90年代的上海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很前沿,是一个由诸多不同时间维度的文化形态和与之对应的诸多不同物理和文化空间聚合而成的巨大的综合体。90年代以来的上海文学,正因为对“都市性”丰富多彩的文学表达,表现出不同于其它任何时代和其它任何城市的文学精神特质。本书希望循着“都市性”所指向的不同含义,回到作品本身,通过各种类型的文本细读描绘出上海文学“都市性”的精神全貌。
目录
引言
一、“上海文学”与“都市性”
二、一个界定和一个说明
绪论
**节 90年代初上海城市发展的重新规划
第二节 重绘上海文学的时空版图
上编 上海文学都市性的时空转换
(**章) 急剧变化的都市风景线和*初的文学介入
**节 传统现实主义对“重大题材”的展开
第二节 塑造“当代英雄”
(第二章) 殖民“怀旧”风率先吹来
**节 程乃珊的“蓝屋”
第二节 王安忆和陈丹燕的弄堂“传奇”
第三节 租界“传奇”
(第三章) 另一种“怀旧”:都市社会主义记忆后来居上
**节 “物”的《繁花》
第二节 程小莹和路内的“工厂”叙事
第三节 《东岸纪事》:浦东故事的新突破
(第四章) 两个遥远的视角:“寻根''与
**节 王安忆的《天香》
第二节 王小鹰的《长街行》
第三节 以“他者”为镜像
(第五章) 际大都市的更多侧面
**节 “归来者”的知青叙事
第二节 “80后”作家的集体想象
第三节 “公寓”、“咖啡馆”和“酒吧”
第四节 李肇正的底层市民空间
第五节 “异化”的情爱世界与家庭关系
下编 都市时空转换与上海文学的人物谱系
(**章) 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人物形象
**节 王安忆小说的上海人物谱系
第二节 “弄堂女儿”
第三节 《月色撩人》的别样人生
(第二章) 李肇正作品记录小人物的“灵魂的深''
**节 对《阿Q正传》的模仿——《石库门之恋》
第二节 不虚美、不隐恶——对小人物的尊重
第三节 并非苦难叙事
(第三章) 与现实博弈的知识分子形象
**节 “苦恼”与“苦难”中的知识分子
第二节 “忧郁”的知识分子
第三节 从“堂·吉诃德”到“多余人”
(第四章) “异乡人”群像
**节 追梦的“女孩们”
第二节 底层“异乡人”群体
第三节 沪上学子
第四节 在上海的外国人
(第五章) 身份模糊的都市漫游者
**节 西飚作品中“偶合”的人们
第二节 孙甘露的“信使”、“访问者”和丁丽英的“慵懒的人”
余论
附录 关于上海文学相关研究的分类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靳路遥: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上海海事大学教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有《周介人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异数上海——一曲老浦东的挽歌》等多篇学术论文。现居上海。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