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发展视域下的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

包邮专业发展视域下的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

¥47.6 (8.1折) ?
1星价 ¥47.6
2星价¥47.6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203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43页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010220390 ; 978-7-01-022039-0

内容简介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生成主要受到思想意识、制度缺陷和主体素质三类因素影响。思想意识作为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主观理念,具体表现为实用至上的价值取向、“教书匠人”的角色观念、苏联的大教学理论和英雄主义的领导观念等。制度缺陷作为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客体环境,具体表现为国家制度顶层设计的缺陷、市区教师指导制度的创新性不足和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漏洞等。主体素质作为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现实人性,具体表现为校长主体的能力倾向和教师主体素质的多面影响。  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实践路径有工作场学习、反思性实践、师生教学相长、研修共同体互动和跨际域交流等。  教师工作场学习是为了工作、基于工作、在工作场所中的学习。教师通过学习有关课程理论、领导力理论和教师专业知识,可以为教师课程领导力打下坚实基础。自我学习、顾问指导和借调学习等是工作场学习的主要策略。反思性实践指教师在实践后进行反思,通过运用经验中的默会知识,展开问题的反复建构和思考,以求获得问题的有效解决。其有效策略是与自身对话和与同伴交流等。师生教学相长是指教师要树立以生为师的观念,通过学生给教师提建议和意见,学生当小老师进行锻炼等策略来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研修共同体互动是指学校以不同形式组成指向专业发展的共同体,如备课组、教研组、师徒结对、班科教师会、自愿组织等.通过交流、沟通等互动活动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跨际域交流倡导教师通过跨学科、跨学段、跨学校、跨地域(区、县、市、省、国)进行交流和学习,打破固有的边界,进行广泛的交流,在相互启发中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

目录

前言
导论 指向教师专业化革新的教师课程领导力
**章 研究设计
**节 研究指向
第二节 分析框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信度和效度

第二章 教师课程领导力实践样态
**节 远见与规划:课程愿景预见力
第二节 核心与动能:课程价值洞察力
第三节 组织与取舍:课程资源整合力
第四节 对话与交流:课程实施指导力
第五节 鼓舞与感召:课程评价激励力
附录 教师课程领导力案例:《我在天立湖》

第三章 教师课程领导力影响因素
**节 思想性因素: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主观意识
第二节 制度性因素: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客体环境
第三节 主体性因素: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现实人性

第四章 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路径
**节 工作场学习
第二节 反思性实践
第三节 师生教学相长
第四节 研修共同体互动
第五节 跨际域交流

结语 寻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革新的新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云峰,男,汉族,1972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西南大学教育博士,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成都大学副教授、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教育领导力研究,曾在中学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年级主任、德育主任、教导主任和执行校长等十多年。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厅级等研究课题多项,主编和参编教材4部,公开发表和获奖论文三十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