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E.M.福斯特作品系列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E.M.福斯特作品系列

1星价 ¥19.4 (4.3折)
2星价¥18.9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601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020160181 ; 978-7-02-016018-1

本书特色

为纪念英国著名小说家E.M.福斯特逝世五十周年,我们特别推出了这套“E.M.福斯特作品系列”,收录了他的6部作品,包括长篇代表作《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印度之行》,短篇代表作《天国的公共马车:E.M.福斯特短篇小说集》,以及著名的文学论著《小说面面观》。 作为多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作家,福斯特拥有独特而深邃的洞察力,他运用英国文学传统讽刺手法,将具有象征意义的哲理融入到精巧严整的情节中,这使得他的作品既有*佳的可读性,又有深刻的艺术性。

内容简介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福斯特很重要的长篇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很为优美、清新的自由爱情宣言,在有名的兰登书屋“现代文库”评出的“20世纪100部很好英文小说”名单中位列第79名。 小说讲述的是出身英国书香之家的中产阶级淑女露西和英国青年乔治之间的爱情故事。两人在佛罗伦萨旅行时相遇,并一见钟情,却因英国的传统习俗经历了许多波折。露西始终处于男权思想对她的控制、压迫与她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反抗的冲突中。很终,她冲破传统,有情人终成眷属。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福斯特“意大利小说”中的一部,赞扬了觉醒女性对爱情和自由生活的勇敢追求和热切向往,深刻揭露了英国中上阶层的傲慢与偏见。

目录

目录

总序 1

**部 / 1

**章 / 3

第二章 / 16

第三章 / 32

第四章 / 43

第五章 / 50

第六章 / 63

第七章 / 75

第二部 / 87

第八章 / 89

第九章 / 104

第十章 / 118

第十一章 / 127

第十二章 / 133

第十三章 / 144

第十四章 / 153

第十五章 / 160

第十六章 / 175

第十七章 / 184

第十八章 / 191

第十九章 / 208

第二十章 / 225

译后记 / 231


展开全部

节选

总序 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一向是文学界的宠儿,有关研究著述可谓汗牛充栋,所以本文首先主要从阅读的角度对这套丛书做个简单的介绍。 文学作品的直接阅读无疑非常重要。会读书的人都知道,看作品以有感为上,有所启迪更佳,可以一直读到舒心快意,能与有识者共赏古今世界文学经典之瑰丽,品味蝼蚁人类勤奋思考之精华。这套丛书所选的书目就都是福斯特的代表作,从中可见“这一位”所贡献的瑰丽与精华:长篇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1905),《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 with a View,1908),《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1910),《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1924);文学评论《小说面面观》(Aspects of the Novel,1927);《天国的公共马车:E.M.福斯特短篇小说集》(《天国的公共马车及其他故事》[The Celestial Omnibus and other stories,1911]和《永恒的瞬间及其他故事》[The Eternal Moment and other stories,1928]这两部短篇小说集的合集)。作品时间跨度为从1905年到1928年,这正是福斯特的创作巅峰时期。 ...... 综合以上各种考虑,这套丛书在投入重译之初,我们就对参与这项工作的各位译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我们能竭尽全力,以爱惜羽毛的谨慎,锻造不后悔的硬作。 我们还提出了两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个就是注意与前译的关系。为不断提高译作质量,后译对前译有所参照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们要求,必须特别注意防止侵权。如与前译过于贴近,一般要求再改;如确有借鉴,必须予以说明。然而我们也发现,有些地方,从初译、修订到审校,经三四个人之手,*后竟然还是与某种前译撞车,这只能说是所见趋同,巧了,因为那大概的确就是*妥帖的译法。对这种情况如何看,还有待翻译界和出版界共同探讨。读者如果在这个方面发现问题,欢迎提出。 第二个需要特别注意之处,是福斯特的语言风格及其表达。语言风格的再现始终是翻译的一个难点,我们只能尽力而为。众所周知,善用反讽,表达讲究机智巧妙(有时甚至给人以卖弄聪明之感),这是英国文学中的一种传统,福斯特是这种传统的继承者和推进者,因此我们注意了尽量保留这类表达方式的多层含义。作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典型的英国绅士,虽然在用词甚至标点上也有一些自己的习惯,福斯特的语言基本上还是中规中矩的,这对翻译来说是福音,因为相对而言减少了难度。考虑到原文的时代特点,我们希望译文流畅可读,但不过度活泛现代。那个时期英语的一个特点是句子偏长,福斯特的语言也是如此,但结构也不是非常复杂。我们的把握是:对偏长的句子适当截断以便于理解,同时注意紧凑,不使其过于散乱。我们希望译作语言首先是不能给读者造成理解障碍,其次要能给读者以阅读的愉悦,此外还要让人感觉这是福斯特而不是其他人在说话。 总体来看,这套丛书其中的几本,译者认为纠正了前译中的一些错译,也就是说,我们的译本在翻译的准确程度上有所提高。细节之外,我们还尤其注意了整部作品的内在连贯,包括前后通达和风格的一致。至于美学意义上的评价,我们等待时间的检验,并且始终欢迎各种角度的批评和讨论。 衷心感谢丛书译者和出版社众多编辑的辛勤付出。 感谢爱??摩??福斯特赋予我们的文学盛宴。 杨晓荣 2020年11月16日于南京茶亭 译后记 翻译是一件苦乐参半的差事,文学翻译尤其如此。 翻译的过程是一个折磨人的痛苦过程,但每次遇到某个绞尽脑汁的片段,在不断推敲反复琢磨之后,忽然获得灵感,觅得合适的文字,那一瞬间的愉悦也是难以言喻的。 ...... 就拿小说中不时提到的钢琴来说吧!女主角露西是个喜欢弹钢琴的女孩,她的朋友毕比先生说她:“弹得一手好钢琴,生活却波澜不惊(……)我觉得,总有一天,她的生活也会像她的音乐一样精彩,她内心的密封舱将会打开,音乐与生活将合二为一。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好到极点的露西,或者坏到极点的露西。”用露西自己的话说,她“只要坐到钢琴旁,就会忘掉所有的烦恼”。是的,坐在钢琴前沉浸于音乐中的露西与平时生活中听话顺从的那个女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在音乐的世界里,她是自由的,她不再迎合他人,她成为了真正的自己。因此,露西弹钢琴的场景在书中多达几十处。其中有一个描述钢琴弹奏的句子,作者应该是信手拈来,可作为外行人,我在翻译时虽经几度更改,总感觉很别扭,*后还是请了一位擅长钢琴弹奏的朋友来帮忙体悟那个具体的动作,才终于找到了舒适的表达。 在2020年春节这一个特殊的时期,在因疫情而被隔离的那一段无助的日子里,对译稿做了*后一次修改。这是一种特别的陪伴,这是一段特别的记忆。 因为是重译,不时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唯有多多查阅,多多思索,多多请教,希望尽量减少错译误译之处,但是,翻译终归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明白,错译误译一定依然不少,还请读者朋友们不吝指正。 吴晓妹 2020年11月于上海松江

作者简介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批评家,著名的人道主义者。他曾十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有五部小说作品被改编为电影;他不但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同时又是拥有*大读者群的作家之一。 E.M.福斯特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漫长的旅程》(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霍华德庄园》(1910)、《莫瑞斯》(创作于1913—1914年,1971年作者逝世后出版)、《印度之行》(1924),两部短篇小说集《天国公共马车》(1911)和《永恒的瞬间》(1928),后合为《福斯特短篇小说集》(1947),以及广受好评的小说评论专著《小说面面观》(1927,原为在剑桥大学的系列演讲)。上海译文出版社的“E. M. 福斯特文集”囊括了这位文学巨匠上述所有的重要作品。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