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超导重塑社会经济――区块链创新理论与实践

信用超导重塑社会经济――区块链创新理论与实践

1星价 ¥49.0 (7.7折)
2星价¥49.0 定价¥6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141222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4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121412226 ; 978-7-121-41222-6

本书特色

本书由长期从事区块链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主张“区块链是数字社会信任底座的基础技术体系”内容丰富翔实,行文生动流畅,叙述深入浅出,并保持与区块链技术发展和应用同步阐述区块链的技术构成与发展,揭示其技术体系的创新价值,并提出重构数字信任的基础构架

内容简介

本书由长期从事区块链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主张“区块链是数字社会信任底座的基础技术体系”,全书共二十一章,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包括:区块链的起源和发展、区块链技术框架、对区块链的误解和曲解、区块链技术体系的定位和价值、信用超导体、区块链技术体系的展望、区块链面临的安全挑战及应对。实践篇包括: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区块链、区块链打造行业综合体、区块链整合分散型行业、区块链赋能金融创新、区块链为组织行为管理增效、区块链助力基层治理和组织建设、司法存证+区块链、医疗健康+区块链、公益慈善+区块链、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区块链、卫星互联网+区块链、知识产权+区块链,每章后附有“思考与启发”。全书内容丰富翔实,行文生动流畅,叙述深入浅出,并保持与区块链技术发展和应用同步,是一本很好的普及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读物,不同的读者均能从中获益。

目录

理论篇
**章 历史机遇
**节 区块链成为国家创新战略
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区块链
二、区块链创新“十八要”
第二节 区块链催生价值互联网
一、价值互联网成为业界共识
二、从“信息互连”到“价值互连”的需求
三、从“托管信任”到“群体共识信任”的跃迁
第三节 区块链构建数字经济底座
第四节 区块链创新数字社会治理
思考与启发
第二章 区块链的起源和发展
**节 史前事件
第二节 区块链1.0(比特币)
一、创始时代
二、比特币系统的繁荣和危机:硬分叉和分裂
第三节 区块链2.0(以太坊)和智能合约
一、以太坊横空出世
二、智能合约
三、高光背后的阴影
第四节 公链体系和虚拟数字货币
第五节 区块链3.0
思考与启发
第三章 区块链技术
**节 区块链的五个框架技术
一、密码学的新进展
二、点对点分布式网络技术
三、可溯源、防篡改的链式数据存储结构
四、智能合约
五、共识算法
六、其他技术集成
第二节 区块链的四种基本特征
一、分布式(Distributed)
二、可追溯(Trackable)
三、合约执行性(Contractual)
四、基于公约的自治性(Autonomous)
第三节 区块链系统的分类
一、根据网络范围划分
二、根据对接类型
第四节 区块链带来的“数字信任”
思考与启发
第四章 澄清对区块链的误解和曲解
**节 区块链不等于虚拟数字货币
第二节 区块链并不是货币的理想技术基础选项
第三节 强调区块链的技术属性而忽视其经济、社会与文化属性
第四节 “群体共识权益可以替代现有中心化权益属性”的谬误
第五节 区块链技术并不天然用于防伪
第六节 区块链并不保证食品药品品质和安全
第七节 公链不可能成为社会和商业的基石
第八节 区块链在实体经济而非金融行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思考与启发
第五章 区块链技术体系的定位和价值
**节 区块链是一种综合技术体系、一种基础设施平台、一种新型互联网、一种新的内置信任的范式
一、作为一种综合技术体系的区块链
二、作为基础设施平台的区块链
三、作为价值互联网的区块链
四、新的信任范式促发平台构架模式变革
第二节 作为信用确认和信用转移机制的区块链技术体系
一、单独或混合使用“四大特性”,体现价值互联网的价值所在
二、信用的确认和转移机制
……
实践篇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春晖,浙江大学教授、博导,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经济战略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学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互联网司法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电信法》起草专家组成员,出版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