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党百年中国翻译传播研究

建党百年中国翻译传播研究

1星价 ¥42.8 (6.3折)
2星价¥42.8 定价¥6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945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20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300294544 ; 978-7-300-29454-4

本书特色

1、 两条线索始终贯穿本书:翻译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翻译传播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是翻译传播研究者献给建党百年的一部力作! 2、 本书由黄友义先生作序,是英语教师、翻译学习者、翻译工作者、翻译研究者的参考用书。 3、本书可以作为广大党员干部、普通群众了解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重要读物。 4、本书可以作为介绍中国、了解中国的外宣读物。 5、本书还适合高校图书馆、学院资料室和馆藏。 《建党百年中国翻译传播研究》为建党一百周年而精心设计。本书总结了建党百年以来中国翻译传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为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为未来翻译传播更好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本书从翻译传播的视角,有力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本书认为,没有中国翻译传播,就无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没有中国翻译传播,也无法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

内容简介

《建党百年中国翻译传播研究》为建党一百周年而精心设计。本书总结了建党百年以来中国翻译传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为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为未来翻译传播更好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本书从翻译传播的视角,有力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本书认为,没有中国翻译传播,就无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没有中国翻译传播,也无法使中国马克思主义靠前化。

目录

(上)
引语
**章建党前的中国翻译传播 (1840—1921)
第二章**节 建党前中国翻译传播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翻译传播
第三节 甲午海战前后的翻译传播
第四节 翻译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翻译传播 (1921—1949)
第四章**节 翻译传播目的
第二节 译入作品的内容及影响
第三节 译出作品的内容及影响
第四节 翻译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
引语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译传播 (1949—1978)
**节 中国翻译传播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新中国的外译传播工作
第三节 翻译传播的国内外社会文化影响
第四节 翻译传播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
第五章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译入传播 (1949—1978)
第六章**节 翻译传播目的
第二节 翻译传播主体、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翻译传播的贡献
第四节 翻译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外译传播 (1978—2012)
**节 翻译传播目的
第二节 翻译传播主体、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翻译传播的社会影响
第四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
第七章改革开放时期中国译入传播 (1978—2012年)
第八章**节 翻译传播目的
第二节 翻译传播主体、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翻译传播贡献
第四节 译入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
引语
第七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外译传播
**节 翻译传播目的
第二节 翻译传播主体、内容、策略与对象
第三节 翻译传播影响
第四节 翻译传播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译入传播
**节 翻译传播目的
第二节 翻译传播主体及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翻译传播的社会贡献
第四节 新时代翻译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展开全部

节选

近年来,在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成为时代任务之一。时代要求我们把中国优秀文化翻译出去,传播开来,从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强国路上,翻译和传播发挥着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不可或缺的作用。纵观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翻译与传播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文化交流互鉴上。文化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通过文化交流互鉴,中国文化可以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更好地发展和丰富我国的文化。同时,通过文化交流互鉴,可以增强其他民族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民族具有海纳百川的传统,对世界各个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民族都善于吸收和借鉴,通过不断学习和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季羡林先生对语言文化翻译的意义有一段深刻的讲解:“假如将中华文化比作一条长河,那么河水有涨满的时候,也有下落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究其原因,是不断地有新鲜活水的注入。*大的新水注入有两次,一次来源于印度,另一次则来自西方。而这两次的活水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能够常葆青春的秘方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历史上中国翻译与传播有三次翻译高潮,**次高潮出现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伴随着佛经从印度传入中国而蓬勃展开。佛经的翻译不仅对中国的语言文字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而且对中国的文学文化和艺术同样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尤其对中国历朝历代的思想界产生了启蒙作用,对知识界起到了启发和鼓舞的作用。第二次高潮出现在明末清初,西方科技知识翻译传播进入中国,对中国科技进步发挥了推动作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西学东渐”和“中体西用”的改制思想。第三次高潮是五四运动前后,大量日本和西方的社会、经济及政治思想类书籍翻译传播到中国,对中国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启蒙作用。可见,翻译传播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发挥了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不可替代的交流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王建华,男,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外语学院副院长,山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和语言认知与智能发展学会副会长。研究兴趣:文化外译传播研究与翻译认知研究。出版《多模态文化翻译传播研究》(八部)和《翻译与语言认知研究》(四部)等专著13部,出版《大国重器》和《玉簪记》等译著3部,出版教材《新编英汉口译教程》等,在国际顶级SSCI期刊和《中国翻译》等国内顶级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口译过程认知与人工智能口译”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和“新中国七十年翻译活动社会学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等部级项目2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