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76938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268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57693855 ; 978-7-5576-9385-5
本书特色
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取得成功后只会墨守成规?为什么在面对不熟悉的挑战时只会采用过时或渐进式的解决方案?为什么在明显需要开动脑筋、大胆承担风险时,会选择安全及稳定?为什么会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走向失败? 《越安全越危险》为所有渴望有所创新和突破的组织和个人提供了突破安全区、保持创造力的6大创新策略,解决他们极为关心的6大创新突破问题,帮助组织和个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重回高速发展的赛道。 ● 品牌创新专家、病毒式数字营销视频领军人物、畅销书作家乔纳·萨克斯潜心写著。 ● 5大现象级畅销书作者——《沃顿商学院*受欢迎的思维课》作者亚当·格兰特,畅销书《驱动力》《全新思维》作者丹尼尔·平克,《自我与面具》作者玛丽·卡尔,Parliament, Inc. 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小赌大胜》作者彼得·西姆斯,沃顿商学院教授,《传染》作者乔纳·伯杰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我们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因为看似安全的成功大路,其实可能会让我们走向危险。企业只有不断突破,不断创新,才能够远离险境,而想要持续创新,就不能让经验、专业与知识成为绊脚石。 《越安全越危险》依托于丰富的科学研究和新鲜有趣的案例,提出了一系列反常识的观点,如“专家未必能比新手提出更好的专业方案”“成员脾气坏的团队,可能比成员亲和力高的团队更容易成功”“焦虑也能成为有价值的情绪”。 《越安全越危险》主张打破常规认知,才能获得伟大创意,并且给出了突破安全区,保持创造力的6大策略,帮助渴望有所创新和突破的组织和个人解决他们极为关心的问题: 如何用好“不适感”,打破安全思维循环? 如何让“心流”不断涌现? 如何在变得更专业的同时,避免落入“专家陷阱”? 如何才能获得强大的反直觉创意? 如何打破“亲和力陷阱”,制造有益的冲突? 什么样的措施能够激励团队取得创新突破?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用更开放、更有创意、更具创新精神、更快乐的方式做事,对于企业家、管理者,和每一个希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个人来说,这本书都多有裨益。
目录
节选
创作流程摧毁创造力 当我在2013 年**次听说克莱因的名字时,我迫切地需要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我创建的广告公司当时正处于崩溃边缘,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执着于一个所谓的“创作流程”,而这个流程就是摧毁我们创造力的根源。更糟糕的是,这都是我的错。 1999 年大学刚毕业,24 岁的我就创建了Free Range 公司,因为我觉得自己无法在传统公司中工作。我不愿意遵守规则,不愿意遵循制定好的流程;我觉得如果我在一个官僚主义横行的公司工作,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被解雇。我下决心让Free Range 成为一个让创意团队可以自由发挥、大胆进行娱乐甚至提出稀奇古怪创意的地方。公司的早期成功证明了我的理念的正确性。我们制作了一部4 分钟的网络动画,用穿着战地雨衣的动物做主角,揭露了畜牧业工厂化存在的问题。在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互联网视频这个概念时,这部名叫《骇肉任务》(The Meatrix )的短片的浏览人数就达到了3000万。很多人在笑着看完短片后,决定用行动解决片中提到却从未有人谈论的问题。 另外一部短片《东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 )打破了有关网络营销的一切规则:这部短片片长大约20 分钟,它试图说服人们,购物并非人生的意义。由于世界各地的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这部短片,《东西的故事》的播放量比《骇肉任务》还要高。随着这样的成功越来越多,Free Range 成为不落俗套、以互联网手段改变世界的代名词。我们很喜欢自己的状态。 可随着公司从两人发展到40 人,我开始感受到压力,我不得不让成功变得可复制、可预测。为了给数量不断增长的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我做出了一个看似成熟的决定:制定一套供所有人遵守的严格制度。就这样,我从一个痛恨规则的24 岁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寻求安稳的38 岁的中年人。我订阅了管理学杂志,聘用了咨询师,开始执行标准操作流程,明确规定了所谓通向创作成功的详细步骤。我甚至写了一本描述“我们如何讲故事”的书,这使得源源不断有人找我寻求建议。可在内心深处,传播智慧的感觉并不好。我怀疑我根本没有理解自己以专家身份去传授的理念。我总是迅速、果断地回答问题,害怕暴露内心深处的不确定。 我制定的创作方法,一定程度上确实为公司提供了必需的稳定结构。可我推行的创作流程,却在撕裂我的团队。过去关系融洽的合作伙伴,如今却在为谁能真正理解并高效应用创作流程而爆发争吵。人们抱怨自己受到了限制,我能感觉到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动力十足了。我们的作品开始变得古板而无趣,我和其他人一样不开心。*让人不安的是,我花了几个月时间才招募进来的后起之秀,总是入职不久后就突然辞职。大多数人跟我说,他们想要更多的创作自由。 就在几年前,我曾自信地认为我们参与的社会活动能够改变世界。可现在,我似乎连自身的状态都无法改变。我害怕摆脱这个让公司高速发展的流程,但我也能看出自己的事业很快就有解体的危险。 我本能地觉得,如果维持现状,如果继续走在那条看似通向成功的安全通道上,我们实际是在走向失败。可随着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现状”仿佛变成了一块磁铁,牢牢地控制住了我的大脑。这种紧张状态让我异常痛苦。我自认为富有创造力,习惯在面对难题时即兴发挥。但现在我只能在固定框架内寻找答案,每次都一无所获。 拥抱风险思维 我开始寻找大胆的创新者:我推崇的内容制作者,他们会挑战传统,在承受巨大风险后做出美妙且价值极高的产品。我想知道,他们究竟是天生愿意承担创作风险,还是有方法可以培养风险思维?我列出了一份风险思维者名单,随后开始联系他们。很多人都非常愿意分享他们的见解。我想知道,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在打破现状的同时,也能带动身边的其他人?在追求不同寻常的创意时,他们如何克服随之而来的焦虑?或者说,为什么他们不像我那样在面对风险时产生那么多的焦虑?他们如何阻止自己条件反射性地遵守已有规则?*重要的是,他们能否分享让自己走出安全区的方法? 我和这些人进行了100 多次对话。除了和贾森·克莱因交流外,我还见到了两名颠覆了传统观念,甚至可以说颠覆了传统道德观念的经济学家。他们向传统的“授人以渔”观念发出挑战,一度跑到非洲,拿出1000 美元直接送给当地人。这两名经济学家提出的模式受到了同行及一些发达国家的广泛批评,可他们坚持了下去,并很快发展成为世界上***的慈善机构之一。不久前他们接到了一笔2500 万美元的捐款,用于扩大慈善活动的规模。 具有先驱意义的GiveDirectly(直接馈赠)慈善机构让我明白,深刻的见解与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搭配,能挑战并且*终转变曾经被人们深信不疑的文化直觉。 我和一名澳大利亚医生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共处过一段时间,他主动感染了一种过去无法治愈的疾病;尽管没人相信他,但他坚信自己能治愈这种疾病。马歇尔孤注一掷的行为,差点儿让他成为医学界的笑柄,他的妻子差点儿把他赶出家门,可他*终获得了诺贝尔奖。我从他身上学到,有时游走在规则边缘,甚至直接挑战规则,是通向成功的*佳途径。 从在任期内使Pets.com 沦为互联网历史上*著名的失败案例的CEO 朱莉·温赖特(Julie Wainwright)身上,我学到了如何重拾走出失败的勇气与动力。如今更聪明、更成熟的朱莉·温赖特悄悄打造出了一个比Pets.com鼎盛时期还要成功的公司。 NBA 球队金州勇士队的主教练史蒂夫·克尔(Steve Kerr)跟我讲述了在成长过程中,他如何鼓励自己及其他人不怕犯错并且敢于承担风险。在克尔的带领下,金州勇士队从一支普通强队,成长为3 年两夺总冠军的超级球队。执教勇士队的第2 个赛季,克尔带队打出了NBA 历史上的*佳战绩。 从一名说服老板拒绝价值20 亿美元烟草生意的CVS(Consumer Value Stone)连锁药店高管身上,我再次看到了风险思维者是如何改变保守文化、引领巨大改变的。对CVS 这家连锁药店来说,停止出售烟草是风险巨大又反直觉的一种做法,但这一行动*终让他们获得了从盈利到口碑的全面胜利。 罗列风险思维者名单时,我陷入了“反叛者喜欢违反常规”的惯常思维,认为他们就像苹果公司广告里说的那样“是疯子”,认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普通人完全不同,认为他们只是跟着感觉走,就能轻松突破各种边界,他们不害怕嘲讽或失败。但接触后我才发现,为了挑战自我,他们也是逐渐学会面对焦虑、接受风险带来的不适感并承受外界批评的。大多数人都犯过错误。他们也经常陷入和我一样的困境,即不断与采用安全方法的本能做斗争。 在我意识到将创新者定义为“疯子”是错的时,我也看到了希望。我知道自己必须张开双臂,拥抱风险思维;现在的我明白,我可以培养自己拥抱并掌握风险思维的意愿与能力。从故事到科学原理,我在这本书里分享了自己学到的全部知识。
作者简介
乔纳·萨克斯 ● 品牌和创新公司Free Range Studios的创始人和合伙人,致力于运用风险思维帮助公司进行转型。 ● 病毒式数字营销视频领军人物,其创作的视频《东西的故事》获得6000多万观看量。 ● 作家,作品受到丹尼尔·平克、亚当·格兰特、玛丽·卡尔盛赞,三次荣膺美国西南偏南文化节z佳奖项,还获得“互联网界的奥斯卡”威比奖。 ● 《快公司》杂志评选的“z具影响力的50位社会创新者”之一。观点和评论常刊载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CNN、FOX新闻等。
-
故事力法则
¥16.3¥48.0 -
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精装本理智与情感典藏版
¥25.3¥45.8 -
领导学全书柯维领导培训中心
¥19.4¥68.0 -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
¥48.6¥139.9 -
影响力3
¥36.4¥68.0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16.5¥42.0 -
富爸爸穷爸爸
¥57.0¥89.0 -
图解博弈论
¥12.4¥38.0 -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23.1¥65.0 -
逆势突围
¥22.8¥68.0 -
行动学习从入门到精通
¥18.4¥58.0 -
设计的力量
¥18.2¥42.0 -
情境销售
¥14.5¥45.0 -
她们-女性的镜像与觉知
¥13.9¥38.0 -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深度工作
¥21.7¥45.0 -
绝不雷同-小米雷军和他的移动互联时代
¥16.7¥58.0 -
广告, 艰难的说服--广告对美国社会影响的不确定性
¥7.8¥27.0 -
促销
¥20.2¥69.8 -
极简博弈论
¥18.4¥58.0 -
罗辑思维:多角度理解人文:人文篇
¥14.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