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1星价 ¥90.3 (7.0折)
2星价¥90.3 定价¥1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6846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5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111684602 ; 978-7-111-68460-2

本书特色

事物的本质永远不变,变的只是人们认知本质的尺度 读懂《道德经》拥有大智慧,明白做人之道、成事之道、领导之道 张瑞敏、白岩松等都无比推崇的道德经,究竟怎么读懂学会? 陈明永\陈为\程新华\何刚\李铁夫\刘坚\牛文文\彭启\汤鹏\许纪霖\姚音\章碧鸿\周戌乾 一致推荐 助你读懂道德经,更好地修身、齐家、带团队

内容简介

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张瑞敏说,《道德经》是这些年来我反复在读的一本书。 白岩松说,《道德经》是我的生命之书。 马云说,这哪是我在读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读我,而且他读到了我内心的*深处。 《道德经》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道德经》只有五千字,却是中华文化思想中的一座主峰。 《道德经》——值得反复阅读的文化名著,流传千年的“智慧宝藏”。 本书的写作,起源于作者在2018年应私董会小组成员之邀按照一天一章的进度解读《道德经》。后来,这些解读《道德经》的文章在正和岛微信公众号上以专栏形式发表,阅读量很大,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现将相关文章结集出版,以方便读者系统学习。本书分八个部分,遵循道德经81章的顺序依次阐明提升个人领导力的方式和方法,对当下身处巨变时代的企业管理者有很好的参考和启发意义。

目录

赞誉
推荐序
前言

**篇 领导力的本质
正道,经营的*高境界
少些比较,回归事物的本质
简单做人,安心做事
多一份敬畏,才能离道更近
规律越无情,越有创造力
能量的源泉
大胜靠德,大德无私
上善若水,至善至能
让事业无法长久的四味毒药

第二篇 成为更好的自己
修身,领导力的起点
把发挥才干的空间留给别人
内在成长才是成功的意义
患得患失的人不值得托付
更高维度的智慧
跳出命运的必然性
放下杂念,专注本质
无为而治,才能生生不息
越缺什么越喊什么
精明算计,不如清澈干净
追求真理,而非世俗名利

第三篇 敬畏手中的权力
跨越所有维度的存在
以自我为中心,是失败的开始
用平常心做好平常事
要征服世界,先要征服自己
取法于天地,活出无限可能
拎不清轻重,是人生的大错
育人是*关键的工作
雌柔,东方领导力的特有品质
格局越大,自我越小
战略不能是赌博,更不能是赌气
商业竞争是创造,而不是毁灭
……

第四篇 向内探索,回归本质
第五篇 自我越小,成就越大
第六篇 德行决定命运的终局
第七篇 谦卑是领导力的基石
第八篇 用爱创造美好世界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跟道德经学领导力》:在老子那个年代,烹饪方法大多是烹和烤。汉初研究《诗经》的著作《毛诗诂训传》里说:“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意思是,煮小鱼时如果不耐烦地搅动,鱼肉就碎了;治理民众时如果喜欢折腾,人心就散了。这两件事情的道理是一样的。老子一贯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这是《道德经》中涉及领导和管理问题的基本假设。在老子看来,领导者只需做好一件事情,就是发现和遵循规律。所谓“顺其自然”,就是让事物按规律发展,不加人为的干扰和影响。但有些领导者偏要藐视规律,在进行决策时,执着于个人的意志和权威,不相信科学,选择性地忽视真相和事实,听不得反对的声音。这样的领导者,让他烹小鱼,他不多翻几铲子怎么行?一点儿存在感都没有。翻碎了又如何?反正会有下属吃干净,还要说这不亚于米其林餐厅的水平呢。纵观历史,很多有雄才大略的领袖,身后都是一片狼藉,他们耗尽了社会资源以实现个人的伟大抱负,却留给后人一个烂摊子。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唐明皇,这些都是在有生之年建立了伟大功绩的君王,但国家由盛转衰,也是从他们手里开始的。真正优秀的领导者不应该执着于个人的功绩,而应该致力于建立合乎规律的制度,并捍卫制度的尊严。领导者干的事情应该是“修水渠”而不是“挑水”,应该是“造时钟”而不是“敲钟报时”。这两件事情,前者是依赖“人治”,后者是建立“法治”。“水渠”修好了,“时钟”造好了,就可以提供稳定的“水源”和“报时服务”了,人们就不需要再对“挑水人”和“敲钟人”感恩戴德,并有更多的自由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去创造繁荣。有一次,我与一位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过多年的老前辈聊天,他说自己不管做什么工作,总会思考三个核心问题:国家如何更富强,民众如何更富裕,国民素质如何更高。这体现了一位老派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我认为这三个问题的顺序应该倒过来:国民素质如何更高,民众如何更富裕,国家如何更富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政治关系到某种更高层面的事物,它关系到怎样去过一种好生活,其目的完全在于:使人们能够发展各自独特的人类能力和德行——能够慎议共同善,能够获得实际的判断,能够共享自治,能够关心作为整体的共同体的命运。简而言之,政治的*高目的就是培养公民的德行。在东方,早在亚里士多德出生前100多年,老子就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让德行回归民众身上。老子没有说要“民富”“国强”,而是说要让“德交归”,因为只有美好的德行回来了,才能实现长久的富足、强盛与和平。另外,老子认为,德行并不需要培养,它是一种天赋本能,人们在婴儿时期就拥有饱满的德行,只是受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把这种德行弄丢了;只要创造出合适的环境,德行就会重新交会、回归人们身上。具体怎么做呢?答案是“以道莅天下”,就是让世界按照天道去运行,领导者只需要尊重和捍卫道,并且要管住自己,不要在道之外胡乱作为。任何干扰,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伤害和妨碍德行的回归。不去人为搅扰,顺应天道,让德行不受阻碍的回归,这就是无为而治的本质。……

作者简介

吴 强 现任伟事达(Vistage)中国地区特许经营权持牌人,上海老椅子管理顾问合伙企业合伙人。曾任《投资者报》执行总编辑、正和岛副总裁。曾在正和岛、法国HEC商学院、中欧工商管理学院、混沌大学、海尔大学、阿里巴巴湖畔学院等学习机构担任专家和教练。为IBM、阿里巴巴、海尔集团等百余家中外企业提供过战略顾问和领导力教练服务,并为数十位企业家提供常年的私人领导力咨询服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