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乱世遂州

乱世遂州

1星价 ¥20.6 (4.3折)
2星价¥20.2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173840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54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31738404 ; 978-7-5317-3840-4

本书特色

庙堂、江湖、官场
仇事、匪事、情事
民俗、宗教、文化
三教九流,粉墨登场

内容简介

《遂州志》载:宋元符二年,县下慧明院,秋冬间忽现观音大士像,父老以为祥瑞,咸请于真宗皇帝,御封“观音道场”。宋政和五年,父老咸曰:“……遂宁出佛越三年,陛下即位,此其祥兆,乞改府额。”十二月已亥,徽宗诏升遂州为府,赐广德寺“观音珠宝印”一枚,代表无上法权,持有者可号令天下。清康熙八年(1669),黄中玉得当朝一品大员张鹏翮鼎荐,知任遂州。康熙十一年(1672),张鹏翮六十寿辰。黄中玉为感其恩,搜罗奇珍异宝数以百万计,内有广德寺镇寺之宝“观音珠宝印”,秘遣护院蔡氏兄弟解押至京,以为寿礼。车队行至剑门关,神秘失踪……

目录

**章  // 001

第二章  // 033

第三章  // 051

第四章  // 071

第五章  // 101

第六章  // 117

第七章  // 127

第八章  // 147

第九章  // 159

第十章  // 173

第十一章  // 185

第十二章  // 199

第十三章  // 211

第十四章  // 225

第十五章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遂州志》载:宋元符二年,县下慧明院,秋冬间忽现观音大士像,父老以为祥瑞,咸请于真宗皇帝,御封“观音道场”。宋政和五年,父老咸曰:“……遂宁出佛越三年,陛下即位,此其祥兆,乞改府额。”十二月已亥,徽宗诏升遂州为府,赐广德寺“观音珠宝印”一枚,代表无上法权,持有者可号令天下。 清康熙八年(1669年),黄中玉得当朝一品大员张鹏翮鼎荐,知任遂州。 康熙十一年(1672年),张鹏翮六十寿辰。黄中玉为感其恩,搜罗奇珍异宝数以百万计,内有广德寺镇寺之宝“观音珠宝印”,秘遣护院蔡氏兄弟解押至京,以为寿礼。 车队行至剑门关,神秘失踪…… 一 旧时遂州,乃川中名郡,与梓、益二州齐名。 千里涪江浩浩西来,到了遂州地界,向南拐了一个大弯。急湍回旋的江水,就在州城之中,形成一个浩渺的大湖。 湖阔十里,荡荡水天一色。 湖中心有一座小岛,状如葫芦。 土著人叫它猫儿洲。 读书人却在众多史籍里,查到了它的出处。那是大有来头的,叫作圣莲岛。 遂州人就不明白,甚至感到疑惑了。 好端端一个猫儿洲,为何就叫了圣莲岛呢? 州志上写得清楚,唐穆宗、宋徽宗两位帝君,未继位大统前,曾先后封为遂宁郡王。二人在屏藩遂州时,长年结庐湖畔。闲暇之余,时常去江心岛上课读养心,参禅礼佛。拿臣子们的话说,两位圣天子因领遂州而沾宝岛灵气,又应天时得坐龙庭。 于是乎,小岛便赐名为圣莲岛,湖也就叫了圣莲湖。 遂州城扼巴蜀要冲,水陆交汇,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考一部蜀地史,谯纵称王、董璋乱蜀、王建叛唐,皆因首据遂州而控两川。 故而在野心家眼里,有得遂州者得四川之说。 唐宋之际,遂州为节镇大藩治所。上管川陕二十六驿站,下辖涪江三十七码头,势力范围很大,管控了大半个四川。历视为剑南大镇雄州,号巴蜀第三城。 城围周长约二十华里,青一色条石垒砌而成。城墙高约十丈,为晚唐武信军节度使夏鲁奇所筑。虽历经千年,仍然十分坚固。 州城方形如斗,别名“斗城”。土著说得好听,遂州人坐拥地利,日进斗金,所以叫作“斗城”。 斗城四四方方,外环以壕,四门皆有月城。东门“望鹤”,西门“登龙”,南门“金马”,北门“玉堂”。 高大的城墙内,横横竖竖躺着一百八十八条大街小巷。犬牙交错的街道,像一枚巨大的篆刻图章,镶嵌在四川盆地的正中心脏位置上。 圣莲湖环湖长约三十六里,从北往南建有三个码头。 *繁华*热闹的码头,非湖南岸的“南津”码头莫属了。 “南津”居湖出江口,乃千里涪江上**大码头。南来北往的旅客商人,大多汇聚于此。 偌大一座水码头,计有五十六个大小泊位。 一年四季里,车来船往,人烟稠密。逐渐形成了遂州人引以为豪,外地人赞不绝口的南街夜市。 两排穿斗结构的店铺,夹了一条青石街道,向东南铺排开去,绵延里许。 街道两旁,百十户商贩人家,林林总总在此经营。 或茶肆酒楼,或古玩字画。 每当夜色降临,各家店铺里点一支白烛。不明不暗的烛光,将一条南街照得朦胧,甚至有些阴森。 名头十分响亮的悦来客栈,就坐落在南街中段。富丽堂皇的厅堂,占尽了一街风流。 大清朝康熙十年,冬。 遂州城内盛传,有白衣贼神出鬼没,专掠富户豪门,人莫辨其踪。 腊月十九。 申时,天雨雪。 李长林来的时候,悦来客栈里,住着一位雅州客商。 雅客精瘦长身,看穿着打扮,俨然大家派头。言谈举止间,很有几分土豪气,人也十分精明。 店主人左目残而无珠,人称独眼店家。 店家虽然少了一目,面容却很友善,给人以无限的信赖感。 李长林乃转转古董商,没得几文闲钱,又偏爱热闹,脑子里总想着发大财。 空闲无聊时,爱去山里的小镇遛遛。时常不经意间,就弄回一两件前朝,或更早些时候的古物。 有了钱就换成酒,昏天黑地喝进肚里。 虽然淘到过不少宝贝疙瘩,却始终未见发迹。 临近年关,城里城外的人,都忙着置办年货。远远近近的空气里,腊味渐浓,处处弥漫着酒香和肉香。 人人见面都喜气洋洋。 李长林闲来无事,听说遂州夜市很有名,南街上藏龙卧虎。便怀揣一万两银票,过来碰碰运气。 精瘦的雅客却不同,常常瘪着嘴啧啧有声,将遂州古玩界贬得一文不值。说来了半月有余,未见有啥值钱的货上市,枉自负了盛名。 从腊月二十一日起,客栈里的旅人都忙着回家过年,已陆陆续续离去。到了午时,偌大一座悦来客栈里,就只剩下李长林和雅客两位古董商了。 雅客对南街夜市已没了兴趣,早上便起得十分晚了。夜里,也不再去古玩市场溜达。 时常闭了房门,焚香参禅。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让人捉摸不透。 倒是客栈主人,依旧笑眯眯地和气。见两位爷整日忙活,却总未见到收获,便有一丝怜悯。 终一日,酌了两壶好酒,切二斤烧腊,邀两位客人同饮。 酒至半酣,二客垂头叹息。 独眼店家见了,摇了摇头,嘴里喃喃自语。 似有意又无意地感叹道:“眼下年关将近,那些破落户怕人前人后丢了脸面,必有饰物抛售于市,以筹年薪。一般殷实富户人家,或还债或酬宾,也有闲置之物售于夜市,有心人必有所得。” 想是多饮了几盅,独眼店家昏昏沉沉,喋喋而语,几近梦呓。 雅客闻言,心中震动,感激店家点拨,起身从床头布袋里掇出核桃数枚佐酒。 桃壳坚硬如铁,轻易不得食。 雅客乘了酒性,两手各执三桃,如杂耍般旋转,哗哗有声。 片刻,掌中桃壳皆碎。 店主人见了,暗叹其勇。 敬酒数碗,三人尽欢。 李长林不胜酒力,早早告退,宿于隔壁房中。 店家独留于厅,与雅客倾壶长饮。 雅客大醉,唯店主人神色如常。 腊月二十六。 傍晚时分,天大雪。 雅客偶感风寒,不想外出,独自龟宿客栈内。 李长林依旧兴趣盎然,草草用了一碗杂酱面,权作晚膳。 小憩片刻后,只身前往夜市。 雪愈烈。 雅客寒不能忍。 店主人生炉火,温酒以待。 酒过三巡,李长林裹雪匆匆而入。 店家睁一只右眼,见他满面喜色。 起身作揖贺曰:“恭喜李爷得了。” 李长林要了一杯酒,极欢快地饮下。 嘚瑟道:“托主人家吉言,今日果然得了。” 雅客性急,要见那宝。 李长林犹豫,不愿炫于同行前。 雅客坚持要看。 店主人也满脸期待之色。 李长林心里高兴,又饮下一杯酒。 此宝果真不同一般哩。 便喜滋滋地拿出来,放在案上。 天,竟然是一枚绿宝石,鸽蛋般大小的祖母绿! 烛光下,荧荧闪着绿光。 雅客双眼圆睁,嘴里“啧啧”有声。 店主人独眼里,有了好奇之色。 探询道:“此宝必有故事?” 李长林点点头,抿嘴而笑。 原来晚餐后,李长林去到夜市,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 风雪中,一老妪携一篮至。 二人交肩而过时,老妪悄声问曰:“客官要否?” 李长林不知何物。 揭了竹篮盖头,见是一只铜麒麟,锈迹斑斑不堪目睹。 唯麒麟造型怪异,独眼嵌于额上。 李长林好奇,接过手仔细把玩。 雪光掩映下,铜麒麟额上那只独眼珠,绿光荧荧。 李长林不由狂喜,却装得若无其事。 随口问道:“价值几何?” 老妪似大户人家仆人。 见李长林相询,显得有些局促。 慌慌忙忙回答道:“家里人说了,非百两银子不可售。” 李长林故作吃惊,摇摇头又撇撇嘴。 揶揄道:“诓谁呢,一只铜麒麟,竟值百两银子乎?” 老妪坚持不售。 李长林见妪不肯售,故意拿住铜麒麟尾巴,倒提着做递还状。 低着头想了想,又半开玩笑地说道:“五两买眼珠如何?我家小儿必喜玩之。” 老妪犹豫片刻,便成交了。 店主人闻言,失声赞曰:“李爷精明,此眼当值万金!” 突然,雅客捧腹而吟。嘴里大叫一声,“疼死我也。” 兀自撇下二人,急匆匆上街买药去了。 李长林心里高兴,坐下来与店主人夜话。 二人围着火炉,你一杯我一杯,慢慢饮着酒。 炉火熊熊,红红地照着雪夜。 壶里的酒,已经不多了。 雅客终于踏着积雪,快步回到店里。 满脸喜色,犹甚李长林回店之时。 独眼店家忙站起来,十分虔诚地祝福道:“爷,真玩家也。” 李长林疑惑,不知店家何出此言。 雅客喜不自胜,自怀里掏出一物,竟是那只无眼铜麒麟! 李长林不觉呆了,遂问其故。 店主人道:“铜麒麟额上,嵌一枚万金绿宝石,合常理乎?” 金镶玉? 当真是金镶玉! 李长林拜服。 “二位胜吾多矣!” 雅客神采奕奕,痛快地饮下一杯酒,大大咧咧坐在炉旁。 乐呵呵地说道:“李爷不必过谦,一只无眼金麒麟,一枚无依附的绿宝石,怎敌得二物合璧?烦请店家做个东道,二物合璧如初,不论价值几何,皆三七分成。可好?” 众皆称妙。 三人毫不犹豫,连夜去了紫东街,进入“全泰堂”珠宝店。 “全泰堂”老板爽快,出价二十万金。 按约分成,雅客和李长林各得其所。 两人欢喜,各以千金酬谢店主人。 独眼店家皆不受,一脸淡然。 李长林内心感动。 店家重情薄利,少有的侠义之人。 翌日天明。 店主人置酒相送。 三人饮于圣莲湖畔,至午时方休。 雅客兴趣颇高,欲与李长林结伴西行。 李长林摇摇头,心有不甘地说道:“遂州南街夜市水深,小弟欲乘年关临近,再去摸几条小鱼。” 雅客独自乘舟,溯流而西。 雅客去了,悦来客栈里,只剩下李长林一人。 不知何故,他的心里一阵阵发紧,甚至莫名地惶恐不安起来。 夜里,居然无法熟寐,脑子始终清醒着。一会儿想精瘦的雅客,一会儿又惦记他的十几万金。 偌大的一座客栈里,没有丝毫动静。 店主人也不像雅客在时,温一壶酒过来共饮。 李长林有些害怕,点烛围被坐到天明。 巳时一刻。 李长林未用早膳,独自落寞地来到南街。 一街商众,纷纷轰传一桩凶案。 言昨日夜里,雅客暴毙射洪寒阳驿。身中数十刀,随身财物尽失。 有好事者说得玄乎,雅客夜宿寒阳驿,莫名其妙不见了踪影,甚至连尸体都找不到了。 李长林闻言,心惊肉跳。 客栈里,依旧无声无息。 李长林奇怪,店家去了哪里? 眯起眼想了一想。 随即矮下身子,悄悄潜往西厢房,至店主寝室外,撬窗而视。 独眼店家正和衣榻上,呼呼大睡。 李长林心里十分诧异。 店家每日皆早起,今日为何如此贪睡? 心念一动,人已破门而入。 店主人翻身跃起,手里握一把明晃晃尖刀。 厉声喝道:“汝意欲何为?” 李长林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方铁牌。 独眼店家一见,手里紧握的钢刀,“当”的一声坠落地上。 眨巴着一只独眼,满脸皆疑惑之色。 他哪里肯相信,眼前并不精明的古董商,竟然是遂州赫赫有名的捕头陈豫川! 陈豫川收了铁牌,淡然一笑。 不急不缓地说道:“遂州南街夜市,年内古董商失踪十数人,两川震动。朝廷限时破案,吾领命暗查数月,却始终未见蛛丝马迹,不得已扮成古董商,宿于贵店中。” 说到这里,陈捕头顿了一顿。 见独眼店家坐榻上,丝毫不显慌张。 续曰:“那日店内夜饮,雅客手碎铁核桃,内力何等深厚,酒力却不及你!那么你是何人?我自有了警惕。明知独眼麒麟乃纯金所铸,你却让雅客占先,如此大利皆不屑,岂不更让人生疑?” 陈豫川越说越激动。 “吾与雅客,以千金相酬谢,本属业界惯例。真正的豪士,取应得之利,自古皆然。而你却一脸漠然,必另有所图。怎不叫我小心翼翼?雅客一死,知情者三,元凶是谁,陈某虽笨,也不至于想不到吧?” “爷之精明,远在我与雅客之上!” 独眼店家说完这话,并不反抗,闭目束手就擒。 陈捕头道一声谢谢,也不绑他。二人如常人一般,一前一后向州大牢走去。 是夜,风雪突烈。 遂州城西,卧龙山北麓。 州监大牢戒备森严,静悄悄无一丝声息。 鸡鸣五更时,州衙得快马飞报。 丑时三刻,一白衣人夜闯大牢,来去如风。众狱吏大哗,尚未看清来人面容,白衣者已掠独眼店家遁去。 陈豫川闻讯,策马赶到州牢。 然遍寻大牢内外,竟未发现一丝一毫痕迹。 准确地说,连白衣人的脚印,都没有找到一个。 陈捕头二目炯炯,标杆般直挺挺地站在大牢前,望着漫天乱雪发呆。 心,一阵阵紧 ……

作者简介

李浩,四川遂宁人。曾在《收获》《十月》《上海文学》等刊物发表多篇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四川秘密》《乱世遂州》,中篇小说集《贼王》,短篇小说集《三月桃花天》《巴蜀奇人》,历 史随笔集《闲话明清小品》《千古风流人物》,散文集《蜀骚》。多次获国家、省、市文学奖,数部作品在欧美出版发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