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发展机制研究

- ISBN:9787547853719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89页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47853719 ; 978-7-5478-5371-9
本书特色
一部研究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发展机制,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的学术专著 本书为教科研学术专著,特色如下:1.本书致力于研究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发展机制,进而提升应用技术大学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2. 本书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研究成果,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学术观点新颖,对有关部门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3. 本书在理论上揭示人才培养特色的发展机制,丰富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研究;在实践上能为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特色的目标定位、路径选择、保障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导。与同类书相比,本书研究理论与实践应用并举,特色鲜明。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路径和保障等要素出发, 以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发展机制为中心, 以分析我国地方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为线, 以创新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路径选择与发展模式为面, 深入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具体要素, 设计有针对性的关键性指标和调查问卷, 对人才培养特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系统的调查, 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
目录
作者简介
张艳萍,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养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医学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第二完成人),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完成人)。 牛亏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表论文近20篇,出版著作2部,主持及参与市级以上课题10余项。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阳光学者、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高等教育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三完成人)等。曾赴英国牛津大学访学研修。 贾莉莉,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主持完成一项国家级课题、两项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0余篇。获民进上海市委参政议政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九完成人)。曾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国际教育研究所访学进修。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偏见
¥21.8¥56.0 -
乡土中国
¥18.5¥2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蚂蚁社会
¥29.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