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基础(微课版)

包邮计算机网络基础(微课版)

¥36.3 (7.4折) ?
1星价 ¥36.3
2星价¥36.3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5849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9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302584933 ; 978-7-302-58493-3

本书特色

通过阅读《计算机网络基础(微课版)》,读者可以获得使用网络、规划网络IP、画出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网络拓扑图的能力,并能对交换机、路由器进行简单的配置。《计算机网络基础(微课版)》配备的多媒体资源非常丰富,读者可以扫封底二维码下载资源,使用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资料完成自主学习。 《计算机网络基础(微课版)》的编写目标是让读者能够懂计算机网络,让计算机网络成为学以致用的工具,使读者掌握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有利于将来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其中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围绕项目教学法,主要使用了线上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归纳法、演示操作法、开放性虚拟实训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基础(微课版)》是面向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专业的学生及技术人员的,所讲授的知识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从业者而言是导论性的课程,对前导课程要求不高,但它是学好后续课程(包括服务器配置、网络设备配置、网站建设及网络安全)的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微课版)》中的内容同时也是学习网站建设、Linux操作系统、云计算等的前导内容。

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络基础(微课版)》是作者结合多年授课经验精心编写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微课版)》共分为10章,第1~9章立足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体系和实际应用,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数据通信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与Internet、网络互联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网络安全、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第10章突出网络基础典型项目和任务的实践性。为了让读者能够及时地检查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章节*后还附有丰富的习题。《计算机网络基础(微课版)》是微课版教材,以纸质教材为载体,配套PPT课件、视频、习题库等教学资源,实现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为翻转课堂和混合课堂改革奠定了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微课版)》可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培训、计算机网络爱好者和有关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资料。

目录

第 1 章 初识计算机网络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5
1.2.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5
1.2.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5
1.2.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6
1.2.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7
1.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8
1.3.1 网络拓扑的基本概念8
1.3.2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9
1.4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技术11
1.4.1 物联网11
1.4.2 云计算11
1.4.3 大数据12
1.4.4 人工智能13
1.5 本章小结14
1.6 练习题15
第 2 章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2.1 数据编码技术17
2.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7
2.1.2 数据编码技术20
2.2 数据传输技术23
2.2.1 数据通信方式23
2.2.2 数据传输技术25
2.2.3 多路复用技术26
2.3 数据交换技术29
2.3.1 电路交换29
2.3.2 报文换31
2.3.3 分组交换32
2.4 无线通信技术34
2.4.1 微波通信34
2.4.2 卫星通信35
2.4.3 红外通信36
2.4.4 移动通信37
2.5 本章小结42
2.6 练习题43
第 3 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47
3.2 OSI/ISO 参考模型50
3.2.1 OSI 参考模型51
3.2.2 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51
3.2.3 OSI 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54
3.2.4 OSI 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55
3.3 TCP/IP 参考模型56
3.3.1 TCP/IP 参考模型的概念56
3.3.2 TCP/IP 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57
3.3.3 TCP/IP 协议簇及特点58
3.4 OSI 参考模型与 TCP/IP 参考模型58
3.4.1 两种模型的比较58
3.4.2 OSI 参考模型的缺点59
3.4.3 TCP/IP 参考模型的缺点59
3.5 本章小结59
3.6 练习题60
第 4 章 局域网技术
4.1 认识局域网63
4.1.1 局域网技术概述63
4.1.2 局域网关键技术65
4.1.3 局域网组网技术69
4.2 交换式以太网69
4.2.1 了解以太网69
4.2.2 交换式以太网74
4.2.3 组建有线局域网77
4.3 虚拟局域网79
4.3.1 虚拟局域网技术的产生79
4.3.2 VLAN 的特征81
4.3.3 VLAN 的划分方法82
4.3.4 VLAN 干道传输83
4.4 无线局域网85
4.4.1 认识无线局域网85
4.4.2 无线局域网的常见应用92
4.4.3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92
4.4.4 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混合的非独立 WLAN 的实现95
4.5 本章小结96
4.6 练习题96
第 5 章 广域网技术
5.1 广域网连接方式99
5.2 IP 规划101
5.2.1 IP 概述101
5.2.2 IP 地址分类103
5.2.3 子网划分105
5.2.4 Internet 控制报文协议108
5.3 IPv6 技术110
5.3.1 IPv4 的局限性110
5.3.2 IPv6 的发展112
5.3.3 IPv6 的新特性113
5.3.4 IPv6 报文结构114
5.3.5 IPv6 地址115
5.4 VPN 与 NAT 技术120
5.4.1 VPN 技术120
5.4.2 NAT 概述128
5.5 常见的 Internet 接入方式131
5.5.1 Modem 拨号方式131
5.5.2 ISDN 技术132
5.5.3 ADSL 技术132
5.5.4 FTTH 技术133
5.6 本章小结135
5.7 练习题136
第 6 章 网络互联技术
6.1 网络传输介质的使用138
6.1.1 传输介质的主要类型138
6.1.2 同轴电缆139
6.1.3 双绞线139
6.1.4 光纤143
6.2 网络互连设备145
6.2.1 网络互连145
6.2.2 常见的网络互连设备147
6.3 交换机的典型配置与应用154
6.3.1 交换机的初始配置154
6.3.2 二层交换机典型配置与应用156
6.3.3 vlan 划分156
6.3.4 三层交换机典型配置与应用157
6.4 路由器的典型配置与应用158
6.4.1 路由概念158
6.4.2 直连路由典型配置与应用160
6.4.3 间接路由典型配置与应用161
6.5 本章小结163
6.6 练习题163
第 7 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
7.1 计算机网络应用模式165
7.2 DNS 服务166
7.2.1 DNS 概述166
7.2.2 互联网的域名结构167
7.2.3 域名解析168
7.3 WWW 服务170
7.3.1 WWW 概述170
7.3.2 超文本与超媒体170
7.3.3 超文本标记语言与超文本传输协议170
7.3.4 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171
7.3.5 WWW 服务的特点172
7.3.6 WWW 的工作模式及工作流程172
7.4 FTP 服务172
7.4.1 FTP 概述172
7.4.2 FTP 的工作原理173
7.4.3 匿名 FTP 服务174
7.5 远程登录服务175
7.5.1 Telnet 的概念和意义175
7.5.2 Telnet 基本工作原理175
7.5.3 Telnet 的使用176
7.6 电子邮件服务176
7.6.1 电子邮件的简介及特点176
7.6.2 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177
7.6.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177
7.6.4 邮件读取协议 POP3 和 IMAP178
7.6.5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178
7.7 本章小结179
7.8 练习题179
第 8 章 网络安全
8.1 网络安全概述181
8.1.1 网络安全的定义181
8.1.2 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182
8.2 网络扫描与监听183
8.2.1 网络扫描183
8.2.2 网络监听184
8.3 木马与拒绝服务攻击185
8.3.1 木马185
8.3.2 拒绝服务攻击190
8.4 PGP 协议193
8.4.1 PGP 概述193
8.4.2 PGP 的工作原理193
8.5 防火墙197
8.5.1 防火墙的概念及作用197
8.5.2 防火墙技术197
8.6 本章小结199
8.7 练习题200
第 9 章 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
9.1 网络故障原因分析202
9.2 常用网络故障测试命令工具203
9.2.1 IP 信息查看工具—ipconfig 命令203
9.2.2 IP 网络连通性测试—ping 命令206
9.3 无线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210
9.4 本章小结213
9.5 练习题213
第 10 章 项目实训
10.1 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215
10.2 网络打印机配置220
10.3 无线路由器配置222
10.4 常用网络命令226
10.5 Wireshark 网络抓包工具使用231
附录 课后习题答案
1.6 练习题参考答案235
2.6 练习题参考答案236
3.6 练习题参考答案237
4.6 练习题参考答案238
5.7 练习题参考答案240
6.6 练习题参考答案242
7.8 练习题参考答案244
8.7 练习题参考答案246
9.5 练习题参考答案248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高静: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副教授,近五年来独著1部,发表核心论文1篇,普通国家论文5篇,主编教材3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与教学能力大赛多次获奖;主持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计算机网络技术》;主持校级教学资源包《物联网技术》; 主讲省级资源共享课《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以及《物联网技术》;获国家专利4项。 胡江伟: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副教授,参与省级课题6个,参与编写教材4部,发表论文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篇,获国家专利4项。 房菲: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教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毕业,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等课程,曾在运营商从业6年,从事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