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03236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7-24
  • 条形码:9787568032360 ; 978-7-5680-3236-0

本书特色

本教材充分体现新教学计划的特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按照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目标,坚持“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强调“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力求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符合社会对高职高专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适应岗位对相关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本教材的编写原则和主要特点如下。
(1) 严格按照新专业目录、新教学计划和新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严格控制在高职高专教学要求的范畴,具有鲜明的高职高专特色。
(2) 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
(3) 符合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教学实际,注重针对性、适用性以及实用性。
(4)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简化基础理论,侧重临床实践与应用。
(5) 基础课程注重联系后续课程的相关内容,专业课程注重满足执业资格标准和相关工作岗位需求。
(6) 探索案例式教学方法,倡导主动学习。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书分上、下两篇共八章。上篇为中医美容基础理论,共三章,重点介绍中医美容的理论基础、中医美容常用中药与方剂、经络与腧穴;下篇为中医美容技术应用,共五章,重点介绍针灸美容技术、推拿美容技术、中药外治美容技术、其他中医美容技术和常见损容性疾病的中医诊治。
本书主要供医学美容技术等专业使用,也可作为从事医学美容的医师、护士及美容医疗相关工作者的参考书。

目录

目录

上篇中医美容基础理论
章中医美容的理论基础/3
节阴阳学说/3
第二节五行学说/7
第三节藏象学说/11
第四节气血津液/20
第五节经络学说/24
第六节病因/29
第七节病机/34
第八节诊法/41
第九节辨证/58
第十节养生与防治原则/70
第二章中医美容常用中药与方剂/78
节中医美容常用中药/78
第二节中医美容常用方剂/114
第三章经络与腧穴/142
节十四经脉的循行部位及其美容功效/142
第二节常用美容腧穴的定位及其美容功效/164
下篇中医美容技术应用
第四章针灸美容技术/209
节术前准备/209
第二节毫针术/212
第三节三棱针术/220
第四节皮肤针术/222
第五节电针术/223
第六节皮内针术/225
第七节火针术/226
第八节水针术/228
第九节灸术/229
第十节穴位磁疗术/233
第十一节耳针术/234
第十二节常见并发症或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236
第五章推拿美容技术/241
节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注意事项/241
第二节美容推拿基本手法/244
第三节躯体美容保健推拿常规操作/257
第四节足部美容保健按摩常规操作/262
第五节常见并发症或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272
目录··中医美容技术··第六章中药外治美容技术/275
节一般规程/275
第二节外用美容方药剂型与应用/277
第三节常用中药外治法操作技术/281
第七章其他中医美容技术/286
节穴位埋线技术/286
第二节拔罐技术/293
第三节刮痧技术/300
第八章常见损容性疾病的中医诊治/305
节黧黑斑/305
第二节雀斑/313
第三节白驳风/321
第四节睑黡/326
第五节粉刺/330
第六节酒渣鼻/335
第七节面游风/338
第八节口吻疮/341
第九节须发早白/344
第十节发蛀脱发/348
第十一节扁瘊/350
第十二节日晒疮/353
第十三节粉花疮/356
第十四节唇风/359
第十五节面部潮红/362
第十六节肥胖症/364
主要参考文献/37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丽,女,副教授,辽宁卫生职业学院美容学科带头人,资深优秀教师,具有多年一线授课经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