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纪芳华.辽宁颂

世纪芳华.辽宁颂

1星价 ¥41.4 (6.0折)
2星价¥41.4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13597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9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31359722 ; 978-7-5313-5972-2

本书特色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党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奋力开拓,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岁华诞,为热烈庆祝建党100周年,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和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此,辽宁省作家协会创作了纪念建党100周年的散文集《世纪芳华辽宁颂》。

内容简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命脉,是前行动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凝聚力量,文化引领发展。本书由辽宁省内专业作家、文学爱好者数十篇散文组成,每位作者都怀着对党的无限热爱和激情,用一支支饱蘸深情的笔,歌颂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以改造中国、振兴中华为已任,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作品紧扣纪念建党100周年这个主题,多角度反映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的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光辉历程,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丰功伟绩,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昂首阔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书给人以蓬勃向上的激情和正能量。

目录

前那木戈土李青松
他把名字写在水上李霄明
风归故乡杨俊文
仰望党旗话初心吴宝三
丁玲曾有过一个愿望孟繁华
刘长春教授的塑像俞胜
头骨于立极
父亲于冬梅
异狱万胜
五里河的呐喊之声女真
沈阳天空的那颗星马秋芬
守城者王开
生命说话王陆
河海润泽的北国水乡 王本道
致敬马家沟车承金
遇见桥孔庆武
草明和外八栋文化街五号的故事田海蓝
黑黑的你冯璇
怀念或者仰望冯金彦
我和父亲比人生师小童
辽河岸边是我家曲子清
珍贵的回报刘文艳
离我*近那颗星刘兆林
对杨靖宇的愧疚与补偿刘兴雨
上升起“绿月亮”刘国强
岭上开遍映山红闰耀明
日月光华关捷
四十三年谱诗篇安勇
以铭记的方式孙成文
过去的一切还在前头孙惠芬
白山黑水红星羽瞳
朝霞映红农家院李玲
心弦拨动李铭
孙家寨莲语李大葆
温暖的握手李伶伶
喇嘛花村的年轻人李轻松
响当当的共产党员杨明
生长于“世纪”里杨春风
又见肇新初国卿
五姥爷的“入党”情结陆兴志
父亲镜头中的共产党人金方
从长夜到黎明周明
永远的旗帜周以纯
木兰山下有木兰周艳丽
道路赵冬妮
等你,在芦花绽放的地方赵晓林
家事百年钟素艳
雪落成诗津子围
于无声处听惊雷贺颖
爱穿的城市素素
一条大河贾颖
我家三代人入党时的感言郭宏文
故乡的桥海东升
凤山凌水乌兰魂萨仁图娅
画不上的句号商国华
冰心玉壶韩光
潮流里的幸福蓝歌
宝和堂前的凭吊翟营文
阳光照耀下的沃土薛雪
我家有个大火盆魏泽先
展开全部

节选

前那木戈土 李青松 我的出生地叫前那木戈土——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呢?我一直没有搞清楚——我只知道前那木戈土是辽西北科尔沁沙地南缘,一个如今连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村庄——早年间,不知什么原因,前那木戈土的名字被宏丰取代了。 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前那木戈土,没有宏丰。 从前的前那木戈土户户都是土坯房子。沙与人相伴相生,相依相存。母亲告诉我,我是在沙子里滚大的——儿时的摇篮里铺的东西,哪有什么尿不湿呀,是沙子。尿湿了,扔掉,再换干的。方便,卫生,没有异味,不起痱子,还省钱。饿了,就往嘴里填一把沙子,嚼一嚼,没什么味道,再吐出来。不哭,也不叫。沙乡的小嘎子(在故乡,大人把小孩子称作小嘎子)命贱,好养。沙地里有沙葱、酸不溜、麻黄草、沙拐枣……还有一丛丛的山里红。对大一点的小嘎子来说,到沙地里撵跳兔逮毛腿鸡是*有趣的事。 冬天里,灶口烧的主要是牛粪、秸秆和在沙坨子搂的干枯的蒿草。储备足够的燃料,是冬天来临之前,家家户户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因为冬天的严寒需要大量的燃料才能克服。经过一个秋天,旷野里的牛粪都干透了,正好可以捡回家做燃料。干透了的牛粪是发白的,有股干草味儿,分量很轻,像北京街头煎饼摊上的脆饼。捡牛粪,是我小时候常干的活——先用木筐把牛粪集中到一起,攒成一个堆,再用牛车拉回去。每年秋天,当*后一车苞米棒子收回家之后,沙坨里就开始有隐隐约约的身影晃动了,那多半是捡牛粪的人。拉回家的干牛粪砌成垛,冬天就可以放心地猫在家里,守着牛粪火,享受温暖了。 牛圈里一摊一摊的新鲜牛粪也是不能扔掉的。新鲜牛粪,如果不及时捡出来,牛蹄子一踩踏就很容易成泥了,所以要在牛踩之前把它捡出来,做成粪饼贴在木杖上,稍硬实一点,就穿在一根一根木杆上,任日晒风吹,根本不用管它,只消一两周就干透了。用牛粪做燃料是故乡人的智慧。牛粪的燃烧很文静,不像木柴那样噼噼啪啪作响,火苗乱蹿,特别嚣张。但牛粪烧出的火并不软,通红通红的,少烟,炖菜煮饭香着呢。 沙地里,生长着许多老榆树。不成片,东一棵,西一棵,南一棵,北一棵。 那些榆树,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早期三北防护林建设时栽种的。榆树,是沙地的乡土树种。远观,如枪如戟,直指苍穹。近看,那些老榆树的树皮灰褐色,树干粗糙纵裂,虬枝横斜,给人以忍辱负重的感觉。 在缺吃少穿的年代,榆钱儿可以用来充饥。 春天,榆树在长出叶子之前,就长出一串一串的榆钱儿了。那样子还真是有些像古代铜钱,一串一串的。歌谣云:正月过得快,二月来得早,三月让小嘎子吃个饱。在沙地长大的小嘎子,都有童年上树采榆钱儿的经历。像猴子一样,噌噌爬到树上去,一手抱着树干,一手撸榆钱儿。一边采,一边不忘往嘴里塞。新鲜的榆钱儿,甜丝丝、滑嫩嫩的,满口清香。只消一会儿,就采满满一兜子。稍不慎,或许还有从树上摔下来,摔得屁股生疼生疼的小意外。甚至,也有被枯枝划得狼狈不堪,划得龇牙咧嘴的情形发生。总之,那是有故事的童年。 通常把头脑不开窍、理解能力差的人,称为“榆木疙瘩”。事实上,榆木还真是个好东西。榆木木性坚韧,纹理通达清晰,线条流畅,硬度和强度适中,刨面光滑,花纹漂亮,是做家具的好材料。在前那木戈土,谁家姑娘出嫁,如果拥有一套榆木家具,那是很体面的一件事。 榆树皮是沙地人的爱物。在我的故乡,手擀面或者荞麦面铪铬里必掺榆树皮面,才有劲儿,筋道。 刚刚剥下的榆树皮除去外表那层老皮,剩下里面那层嫩皮晒干后放在碾子上碾压,碾成粉面后,用细罗反复筛,筛下的细面面,就是所要的东西了。一般情况下,五六斤榆树皮碾压后,筛出的细面面也不过一两斤。当然,根据法律规定,今天,榆树皮不能随便扒了。扒树皮是一种损害树木的违法行为,是要受到法律追究的。然而,榆树及榆钱儿和榆树皮毕竟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温暖的记忆。 也许,11岁之前,我对前那木戈土的认识,就是对乡村的认识。前那木戈土距镇(童年时,叫人民公社)所在地章古台并不很远,约4公里路吧,一条没头没尾的沙土路通往那里。 我常到章古台供销社买小人书,《雁翎队》《鸡毛信》《带响的弓箭》都是在那里买的。供销社的窗子是用木板子包着的,打开呢,就是“开板”了——正在营业。要是合上呢,就是“关板”了——打烊了或者正在盘点不对外营业。木板上常常落一层厚厚的沙子。木板的开合,除了告知是否营业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抵挡风沙。有了这个木板包着的供销社,我的童年多了一些想头,也多了一些盼头。 P1-3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