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第3辑--对话与阐释:刘小新选集
1星价
¥17.2
(3.8折)
2星价¥17.2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608014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0
- 出版时间:2016-10-01
- 条形码:9787536080140 ; 978-7-5360-8014-0
内容简介
《对话与阐释 刘小新选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收录了作者近年华文文学研究的新成果。**辑主要探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涉及华文文学的意义、华文文学史写作、华人文化诗学、华文文学的文化属性以及后殖民批评等。第二辑涉及旅台文学现象、原乡意识的变迁等。第三辑主要讨论旧金山华人作家群的创作以及洛夫、林幸谦等作家的创作。
目录
序
**辑 理论与方法
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认同的协商:海外华文文学的意义
在大同诗学与地方知识之间
文化诗学与华文文学批评——关于“华人文化诗学”的构想
从华文文学批评到华人文化诗学
海外华文文学的后殖民批评实践——以马来西亚、新加坡为中心的初步观察与思考
文化属性意识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
第二辑 思潮与现象
马华旅台文学现象论
黄锦树现象与当代马华文学思潮的嬗变
原乡意识的变迁——以马华新世代作家为例
现代性与当代台湾的文学论述
近20年台湾文艺思潮导论
“传统左翼”的声音
《岛屿边缘》与台湾“后现代左翼”的兴起
当代台湾文论的“后学”论争与话语转换
第三辑 文本内外
白马社的文化精神与诗歌创作
草根意识与历史叙事——以旧金山华人作家群为中心
论泰国华文文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总体特征
洛夫诗歌的思致和情趣
海外文界的异数:马华作家林幸谦创作论
董桥散文的知性与感性
刘小新学术年表
**辑 理论与方法
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认同的协商:海外华文文学的意义
在大同诗学与地方知识之间
文化诗学与华文文学批评——关于“华人文化诗学”的构想
从华文文学批评到华人文化诗学
海外华文文学的后殖民批评实践——以马来西亚、新加坡为中心的初步观察与思考
文化属性意识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
第二辑 思潮与现象
马华旅台文学现象论
黄锦树现象与当代马华文学思潮的嬗变
原乡意识的变迁——以马华新世代作家为例
现代性与当代台湾的文学论述
近20年台湾文艺思潮导论
“传统左翼”的声音
《岛屿边缘》与台湾“后现代左翼”的兴起
当代台湾文论的“后学”论争与话语转换
第三辑 文本内外
白马社的文化精神与诗歌创作
草根意识与历史叙事——以旧金山华人作家群为中心
论泰国华文文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总体特征
洛夫诗歌的思致和情趣
海外文界的异数:马华作家林幸谦创作论
董桥散文的知性与感性
刘小新学术年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小新,1965年生于福建政和澄源。两岸协创中心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文艺学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著有《阐释台湾的焦虑》《当代文论嬗变》《华文文学与文化政治》《两岸文学与文化论集》《现代性与当代台湾文论》等,主编有《文化同根:闽台文缘》《闽台文化产业:合作与问题》等。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