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884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6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520388498 ; 978-7-5203-8849-8

内容简介

《农村社会学》是一本面向社会学专业的教材。本书在建构农村社会学这一分支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力图更及时地反映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对农村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做出分析。本书对农村社会学这一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的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等进行分析。全书共十一章,在每一章基本知识点的介绍以后,提出了部分思考问题,并选择了一部分资料或者案例作为延伸阅读的材料,供读者进一步参考。

目录

前言 **章 农村社会学学科概述 **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 学术界的不同观点 二 本书对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 关于农村社会学的三个基本概念:农村、农民、农业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意义 一 早期农村社会学家改造农村社会的实践 二 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三 解决当前农村社会问题的迫切要求 第三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两大方法论基础 二 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式 三 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四 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资料分析方法 五 早期农村社会学的学者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农村社会学的理论体系 一 小农理论 二 乡村建设学派 三 社区研究学派 四 “差序格局”理论 第二章 农村社会学研究简史 **节 国外农村社会学研究简史 一 农村社会学兴起的背景 二 农村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简史 一 早期的农村社会调查和研究 二 20世纪早期农村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三 农村社会学的中断和恢复重建 第三章 农村的土地和环境 **节 土地和土地制度 一 土地的概念和属性 二 土地制度 三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第二节 农村的环境特征 一 自然性 二 初级性 三 脆弱性 第三节 农村的生态平衡 一 生态平衡的含义 二 生态平衡在农村社会的重要意义 三 当前农村生态平衡面临的威胁 第四章 农村的人口 **节 农村的人口数量 一 人口数量及其影响因素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我国农村人口数量概况 三 农村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 四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农村的人口结构 一 农村人口的自然结构 二 农村人口的社会结构 第三节 农村的人口质量 一 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 二 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三 关于提高农村人口质量的讨论 第五章 农村的社会群体 **节 家庭 一 家庭的基本属性 二 农村家庭的结构及其变迁 三 农村家庭的功能及其变迁 第二节 宗族 一 宗族的含义及其物化体现 二 我国农村社会不同时期宗族的变迁 三 对农村宗族现象的评价 第三节 邻里 一 邻里的含义和属性 二 邻里在农村社会发挥的功能 三 农村邻里关系的变迁 第六章 农村的文化 **节 文化和农村文化 一 文化的含义 二 农村文化的含义及其形成基础 第二节 农村的生活方式 一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生活方式 二 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方式 第三节 农村的民间信仰 一 民间信仰的含义 二 农村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 三 农村民间信仰的主要特点 四 农村民间信仰的主要功能 第四节 农村的文化建设 一 当前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的冲击 二 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 第七章 农村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节 社会分层概述 一 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 二 社会分层采用的方法和标准 第二节 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 一 古代中国的农村社会分层结构 二 中国农村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 三 目前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 第三节 农村的社会流动 一 社会流动的含义和类型 二 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三 中国农村的社会流动简史 四 农村社会流动现状 五 农村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农村的社会问题 **节 农村的贫困问题 一 贫困问题概述 二 中国农村的贫困治理 第二节 农村留守家庭问题 一 农村留守家庭概况 二 农村留守家庭现状 三 农村留守家庭问题 四 留守家庭问题产生的社会影响 五 农村留守家庭产生原因 六 农村留守家庭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三节 农村的空心化 一 农村空心化的含义 二 农村空心化的形成机制 三 农村空心化的特点 四 农村空心化的治理 第九章 农村的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 **节 农村的社会组织 一 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 二 当前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 第二节 农村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性 一 治理与农村社会治理 二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 三 农村社会有效治理的意义 第三节 当前农村社会有效治理的重点 一 理顺农村的基层权力关系 二 发掘农村社会内在潜力及资源 三 强化法律制度与信息技术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四 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第十章 农村的公共服务 **节 农村的教育 一 我国农村教育的范围和特点 二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发展的历程 三 农村教育发展的问题 四 农村教育的未来发展 第二节 农村的医疗卫生 一 农村医疗卫生发展历程 二 农村人口健康问题 三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第三节 农村社会保障 一 建立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 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三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 第十一章 农村的发展 **节 乡村振兴 一 国外的乡村建设实践 二 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 一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二 中国农业现代化 第三节 农村的工业化 一 农村工业化的内涵 二 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模式 三 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空间布局 第四节 农村的城市化 一 农村城市化的内涵 二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三 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几种模式 四 影响城镇化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余翠娥,女,1979年生,法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社区治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社会科学项目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参与撰写多部著作。 谷禾,男,1978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社区发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教育规划项目、国家民委研究项目、云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在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近十篇,出版专著两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