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5876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0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302587644 ; 978-7-302-58764-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逻辑学》一书面向的对象主要是政治学、公共管理等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以及读者,书中省略了大量现代逻辑的符号逻辑内容,内容简约明了,从而使这些专业的读者能够快速把握逻辑学的发展体系和知识脉络。另外书中也力图纳入批判性思维等当代逻辑内容,从而可以在讲授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逻辑启迪、思维启发,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其更加全面、系统的理性思维。本书有大量的思考题、练习题,可以方便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之后,进行做题训练,从而进一步深化认识。

内容简介

逻辑学分为四大部分,共八章:部分为绪论,探讨逻辑学的发展演变以及自身特点;第二部分为概念,探讨概念的内涵、种类、定义以及划分等内容;第三部分为命题及其演绎推理,是本教材的重点,包括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三段论、复合命题及其推理、模态命题及其推理、关系命题及其推理;第四部分为非演绎推理,包括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批判性思维、论证以及谬误等。逻辑学省略了符号逻辑的内容,以适合非哲学专业的其他人文社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使用。同时,本书增加了批判性思维的相关内容和思维训练,以帮助读者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目录

**章 绪论 1

本章重点 1

导语 1

**节 逻辑学的含义、对象和性质 1

一、逻辑的概念 1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2

三、逻辑学的性质 3

四、逻辑学的作用 4

第二节 思维、语言与逻辑 5

第三节 逻辑学发展简史 7

一、早期逻辑的产生与发展 7

二、传统逻辑的产生与发展 7

三、现代逻辑的产生与发展 8

四、当代逻辑的产生与发展 9

本章小结 10

复习思考题 11

本章参考答案 12

第二章 概念 13

本章重点 13

导语 13

**节 概念的概述 13

一、概念的含义 13

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4

三、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15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16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16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17

三、正概念和负概念 17

四、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 18

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 18

一、全同关系 18

二、包含关系 18

三、包含于关系 19

四、交叉关系 19

五、全异关系 19

第四节 概念的定义 20

一、定义的含义和构成 20

二、定义的方法 20

三、定义的规则 21

第五节 概念的划分 23

一、划分的含义与构成 23

二、划分的规则 23

三、划分与分解 25

第六节 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25

一、概念的限制 25

二、概念的概括 25

本章小结 25

复习思考题 26

本章参考答案 27

第三章 性质命题及其直接推理 28

本章重点 28

导语 28

**节 性质命题的逻辑特性 28

一、性质命题的含义与种类 28

二、性质命题中词项的周延性 29

三、性质命题的真值规律 30

四、性质命题的逻辑方阵图 31

五、性质命题的负命题 33

第二节 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 34

一、矛盾关系推理 34

二、反对关系推理 34

三、下反对关系推理 35

四、从属关系推理 35

第三节 性质命题的换质换位推理 35

一、换质推理 35

二、换位推理 36

三、换质位推理 37

本章小结 37

复习思考题 38

本章参考答案 40

第四章 性质命题的间接推理 41

本章重点 41

导语 41

**节 三段论的逻辑特性 41

一、三段论的含义与构成 41

二、三段论的公理 42

第二节 三段论的规则 44

一、在一个三段论中,有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44

二、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必须周延一次 45

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45

四、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46

五、前提之一是否定命题,结论也应当是否定命题;结论是否定命题,

前提之一必须是否定命题 46

六、两个特称命题作为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46

七、前提之一是特称命题,结论必然是特称命题 47

第三节 三段论的格与式 48

一、三段论的格 48

二、三段论的式 50

第四节 三段论的省略式与复合三段论 52

一、三段论的省略式 52

二、复合三段论 53

本章小结 54

复习思考题 55

本章参考答案 56

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57

本章重点 57

导语 57

**节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57

一、联言命题 57

二、联言推理 58

第二节 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59

一、选言命题 59

二、选言推理 60

第三节 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62

一、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63

二、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66

三、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70

第四节 负命题及其等值推理 70

一、联言命题的负命题 70

二、选言命题的负命题 71

三、假言命题的负命题 71

第五节 多重复合推理 73

一、假言连锁推理 73

二、反三段论 74

三、二难推理 74

本章小结 76

复习思考题 77

本章参考答案 82

第六章 模态命题、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83

本章重点 83

导语 83

**节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83

一、模态命题的含义及逻辑关系 83

二、模态命题的直接推理 84

第二节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86

一、关系命题的含义及构成 86

二、关系命题的逻辑性质及推理 87

本章小结 88

复习思考题 88

本章参考答案 89

第七章 非演绎推理与批判性思维 90

本章重点 90

导语 90

**节 类比推理与假说 90

一、类比推理 90

二、假说 92

第二节 归纳推理 94

一、归纳推理的含义与特征 94

二、归纳推理的种类 95

三、现代归纳逻辑 97

第三节 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99

一、求同法 99

二、求异法 101

三、求同求异并用法 102

四、共变法 103

五、剩余法 104

第四节 批判性思维 105

一、批判性思维的含义 105

二、批判性思维的类型 106

本章小结 115

复习思考题 115

本章参考答案 119

第八章 逻辑规律、论证与谬误 120

本章重点 120

导语 120

**节 逻辑基本规律 120

一、同一律 120

二、矛盾律 123

三、排中律 125

四、充足理由律 126

第二节 论证 126

一、论证的含义 126

二、论证的种类 127

三、论证的规则 128

四、反驳 130

第三节 谬误 132

一、谬误的含义与种类 132

二、非形式谬误 133

本章小结 138

复习思考题 139

本章参考答案 140

参考文献 141

附录 逻辑综合练习题 142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