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见:戴高乐领导力与大变局时代的启示

远见:戴高乐领导力与大变局时代的启示

1星价 ¥36.8 (7.5折)
2星价¥36.8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242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301324240 ; 978-7-301-32424-0

本书特色

古今中外,远见都是领导必须具备的能力,本书通过戴高乐领导力与现代企业相结合,全面解读当代企业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生存和发展。法国前总理作序力荐。 我要感谢我的老朋友徐波,他的这本戴高乐领导力的书使我们从戴高乐博大精深的领导力思想中更好地了解到他非凡的远见卓识,这是戴高乐领导力学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法国前总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戴高乐全球领导力教席教授 让-皮埃尔-拉法兰 徐波博士的书从戴高乐的领导力和远见出发,为我们提供了继承开拓者的远见和智慧的理论框架。这样的框架无疑有助于我们抓住并厘清贯穿始终、带有全局性的变局要素,了解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欧方教务长 丁远 读徐波老师此书,可以让中国企业家在当下百年未遇的变局中找到一种破局的启示和定力。 ——万科集团创始人 王石 我谨向广大企业家朋友推荐徐波兄此书,希望在大变局时代企业家们能从戴高乐远见卓识的领导力中吸取力量,在国际化征程中接受新的考验。 ——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 刘东华 本书将历史事件与当下中国变革时代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串联,从而将读者的视线拉回到当下中国的大变革时期。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可以明得失。——财新传媒社长、财新网创办人 胡舒立 本书让我们有机会学习戴高乐将军的卓越领导力,从戴高乐将军的行为举止中吸取营养,从而为今天世界和平得以持续,生存环境更为美好,人类文明更上一层楼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BiMBA商学院前联席院长 杨壮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史实为依据,从戴高乐的远见入手,深刻分析戴高乐领导力学的丰富内涵,案例具有代表性。本书既有故事性,又有领导力学理论与实践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让读者较容易地理解戴高乐领导力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启示。 全书共八章,包括远见改变世界、远见的确立、远见的分享、远见与确立、远见的影响力营销、远见的执行力、远见的创新思想穿透力、远见能力的培养。 本书可作为商学院教材,也适合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者及高校行政与企业管理、靠前政治、外交等专业师生和关注世界领导力比较研究的专业人员阅读。

目录

导 论 戴高乐杰出的远见能力 // 1
**章 远见改变世界 // 12
**节 拯救法兰西 // 15
第二节 再次拯救法兰西 // 21
第三节 预见中华民族的崛起 // 26
第四节 预见英国“脱欧” // 32
案例 雷军的远见 // 38

第二章 远见的确立 // 44
**节 远见的确立 // 45
第二节 远见的考验 // 47
第三节 远见的坚守 // 53
案例 任正非的远见坚守 // 58

第三章 远见的分享 // 65
**节 通过演讲分享远见 // 67
第二节 通过荣誉激励分享远见 // 73
第三节 通过人格魅力分享远见 // 77
案例 任正非的远见分享 // 82

第四章 远见与权威确立 // 86
**节 距离感与权威的确立 // 87
第二节 权威确立中的榜样作用 // 90
第三节 权威确立中的道德力量 // 94
案例 欧莱雅,企业社会责任的权威形象 // 99

第五章 远见的影响力营销 // 104
**节 影响力的组织使命标识化表达 // 106
第二节 影响力营销中的媒体关系 // 108
第三节 影响力营销的其他方式 // 113
第四节 影响力营销中的象征意义 // 117
案例 马云的影响力营销 // 123

第六章 远见的执行力 // 131
**节 “自由法国”时期戴高乐的军事执行力 // 132
第二节 “自由法国”时期戴高乐的外交执行力 // 135
第三节 战后重建时期戴高乐的管理执行力 // 148
案例 马斯克的执行力 // 153

第七章 远见的创新思想穿透力 // 163
**节 远见驱动军事战略创新 // 166
第二节 远见驱动政治制度创新 // 171
第三节 远见驱动大国外交创新 // 175
案例 乔布斯的创新思想 // 182


第八章 领导者远见能力的培养 // 189
**节 教育的重要作用 // 190
第二节 人文修养 // 196
第三节 强大的学习能力 // 201
第四节 选择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与正确的人 // 209
案例 张瑞敏远见能力的培养 // 212

参考文献 // 217
后记 // 219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三节 预见中华民族的崛起 1964 年 1 月 27 日,格林尼治时间上午 11 点,中法两国政府在北京和巴黎同时发表《中法建交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 公报仅 44 个字,但在西方世界所引起的反响不亚于一次“外交核爆炸”。 4 天后,即 1964 年 1 月 31 日,戴高乐总统在爱丽舍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重申了他承认新中国的理由。 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数世界**。几千年来,这个民族以忍耐、吃苦和勤奋精神弥补了它缺乏凝聚力的集体缺陷,建筑了一个特殊、深刻的文明。这是一个泱泱大国,其领土从小亚细亚和欧洲的边缘伸展到广阔的太平洋海岸,从北部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一直延续到印度和北部湾的热带地区,地理面貌虽变化多端,却领土完整紧凑。 …… 这个国家历史悠久,从始至终地坚持独立自主,不懈地致力于中央集权建设,本能地闭关自守,排斥外来,并以其亘古不变的永恒引以为荣。这就是中国,一个真正的中国。 …… 法国同样相信,一些还持保留态度的国家迟早会认为应该效仿法国承认中国。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增进各国人民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将会促进人类事业的发展,即促进智慧、进步与和平事业的发展。同样,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导致世界分裂的各个阵营的对立和敌视将会得到 化解。而且这种化解已经开始。这样,全世界的人们,不论他们身在何地,都会在不久的将来走到一起,响应一百七十五年前法国提出的号召,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博爱”。 在这个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上,戴高乐强调,中国是一个与世界一样古老的国家,承认中国无非是接受世界的一种现状。戴高乐认为,承认新中国,就是承认中国的历史,就是要在历史长河中看事物的发展趋势,无关什么党派执政。也就是说,国与国的关系首先是一种国家利益关系,一种长期而非短期的利益选择。 正是本着这样的思想,戴高乐在“二战”期间和战后大力发展与苏联的关系,并与苏联各届领导人都建立了特殊的互信关系。 戴高乐高瞻远瞩地认为,中国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国家之一,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对于这样的伟大国家,世界要有准备看到它的重新崛起。他甚至预言,中国将在 21 世纪中叶再次成为世界上*大的强国。 我们再回顾一下当年戴高乐承认新中国的历史背景。 在戴高乐当选第五共和国总统之前,即 1957 年 5 月 20 日至 6 月22 日,法国前总理富尔夫妇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对新中国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考察访问。在华期间,毛主席、周总理分别会见了富尔夫妇。毛主席会见富尔时引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 阐明了中法关系的利害。 富尔回国后,将他与毛主席、周总理的会见及对中国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以备忘录的形式写了一本书《蛇与龟》(Le Serpent et la Tortue)。在书中,他明确表示,“法国没有奉行‘两个中国’政策的理由”,并借用毛泽东诗词中“龟蛇锁大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等诗句来形容法国同中国的建交。

作者简介

徐波,法国语言文学士、国际法学士、经济学博士,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前资深外交官。长期关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和中法管理教育合作,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教务长办公室国际化高级顾问。 参与推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法国戴高乐基金会联合成立的“戴高乐全球领导力教席”,并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洲高等商学院(ESCP?Business?School)、巴黎中央理工-高等电力学院(CentraleSupélec)等中法著名学府讲授中国企业国际化和欧洲企业在中国的经营管理课程。 与拉法兰总理等发起“中法青年创新创业吴建民奖学金计划”;连续5年参与策划和组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巴黎工商会联合举办的“中法投资对话”论坛;策划并主持纪念华工来法100周年、戴高乐逝世50周年、中欧直接投资协定、拿破仑逝世200周年等中法重要线上、线下论坛;参与策划和组织中法建交50周年“巴黎大皇宫中国之夜”;在法国数字经济部长塞德里克·奥(Cédric?O)的支持下,策划和组织2019年贵阳数博会首届中法人工智能合作论坛。 著有《中国与西欧直接投资关系研究》《法兰西印象:一个外交官眼中的法国》《“矫情”的法国人》《跨文化沟通:国家形象的有效传播》《转型中的法国》等十部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