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山-父母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
读者评分
4.5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山-父母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

1星价 ¥14.1 (3.7折)
2星价¥14.1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fly***(三星用户)

一般一般吧

2023-06-23 00:59:07
0 0
ztw***(二星用户)

书已收到,希望能学习到有用的东西

2022-10-01 14:03:3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769200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7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57692001 ; 978-7-5576-9200-1

内容简介

  天赋,是每个孩子都具备的非常宝贵的天然财富。父母只有及早发掘孩子的天赋,才能因势利导地指导孩子扬长避短、提升天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山:父母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介绍了具体又简便易行的方法,并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案例,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父母在阅读后可以受到很好的启发,并能将具体的方法应用到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山:父母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里,全面地讲述了如何从生活、游戏、艺术、自然等方面观察、发现和培养孩子独到的天赋。既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又不乏国外教育名家的天赋发现和培养案例,可以让家长一目了然地明白:发现孩子天赋,我该如何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山:父母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将带家长重新理解天赋,教家长识别孩子的天赋,帮家长顺利开启孩子天赋。

目录

**章 孩子天赋早知道

**节 天赋的发现

一、天赋的特征

二、发掘闪光点,发现天赋

第二节 换种眼光看孩子

一、顶嘴有理

二、顽劣不是错

三、不合群有优势

四、“撒谎”是创造

五、好问不是罪

六、好奇不会累



第二章 在赏识中发掘夭赋

**节 赏识是天赋的催化剂

一、天赋也需要激发

二、创造一个赏识的环境

第二节 赏识有方

一、相信孩子:你能行

二、尊重孩子:与孩子商量

三、肯定孩子:有效表扬

四、鼓励孩子:探索新事物

五、包容孩子:放弃完美

六、观察孩子:注意细节

……



第三章 在游戏中启发

第四章 在思考中成长

第五章 在艺术中诱导

第六章 在交往中成熟

第七章 在自然中熏陶
展开全部

节选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山:父母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有时孩子提的问题是很怪的。那个砸破水缸救同伴的小司马光曾经向人问道:“凭什么知道汉朝有个司马迁?”就是这个司马光后来苦心研读历史,著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也这样问过父母:“我看得见月亮,那么月亮能看得见我吗?”哥白尼后来提出地动学说,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对于孩子提的怪问题,父母和老师也要认真对待,耐心解答,而不要一笑置之不顾,从而扼杀了孩子智慧的火花。回答孩子提问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要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出发,用鲜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给予解答。让我们看看牛顿的母亲是怎么做的。有一次,小牛顿问母亲:“风车为什么会转?母亲说:那是由于风的力量推动它转。”牛顿接着问:“那么风是怎么来的呢?”母亲是这样告诉他的:“你看,水不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吗?空气也如此。有的地方气压高,有的地方气压低,空气只要一流动,就形成风了。”母亲这番生动的解释,使牛顿印象很深,他上小学做的**件劳作,就是具有独特风格的风车。回答孩子的另一方式是启发自己寻求答案,让他们多动动脑筋。比如坐公共汽车去公园时,看到马路边的树木飞快地往后跑,孩子会不解地问“树为什么会往后跑?”这时,你可以启发他:“树能动吗?”孩子说:“不会动。”等车到站后,你可以再问:“树还往后跑吗?”你的孩一定会说“现在不跑了。”孩子经过启发,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汽车开得飞快,所以我才会产生‘树往后跑’的感觉。”有时候,光靠父母教师解释、启发还不足以使孩子理解,那么就要靠做个小实验,使孩子从亲身的感受中理解问题。一个外国心理学家回忆道:“记得我的孩子三岁多时,有一天他来问我:‘爸爸,如果我把一根棍子种在土里,会长出一棵树吗?’我的**个念头就是告诉他:‘不,不会的。’可是我想到了实验,于是我说:‘让我们做个实验,种一根棍子试试看。’我们真种了一根棍子,几天以后,孩子下结论说:‘我看棍子不会长大了。’然后我们又种了一些其他种子,后来都发了芽。这个对比实验使孩子明白了何者会长、何者不会长。”总之,孩子在上学前一段时期,对智力上的启发十分敏感,他们的求知欲较强,如果启发得法,会获得基本的学习技能和知识,对他们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极为重要。确实,很多孩子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因为他们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求知欲强,好奇心强是所有学龄前幼儿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在超常儿童中则更加突出。与一般孩子相比,超常儿童所提的问题数量更多,且常常包括一些一般孩子还想不到的问题,如有关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的因素关系、来龙去脉等问题。在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的驱动下,超常儿童能更主动地学习,坚持性也较好。对新事物的好奇,以及勇敢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是促使一个人主动学习,力求改善当前状况的基本要求。几乎每一个孩子在降生时都带着天然的好奇心,当他们的头能自由转动时,他们便左看看右瞧瞧;当他们能四处爬行或走动时,他们就东戳戳西摸摸;从他们会说话的那一天起,他们就开始问这问那。孩子因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需要而好奇,因好奇而发问;也可因家长诱发而生好奇,因此而发问。但这个时候的好奇只是暂时的,或者说只形成了瞬间兴趣,能否稳定下来,就看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发问了。如果把好问看成是孩子“烦人”“调皮”而加以压制,就会挫伤孩子的好奇心。这个时候,哪怕是一点讥讽、斥责,甚至表情的冷淡,都会像刀子一样,使这智慧的嫩芽受伤枯萎。反之,如果能够理解孩子的发问是好奇心的反映,是心理发展的必然,做到“闻问则喜,百问不烦,认真回答,因势利导”,就有可能把好奇心发展成兴趣;或者把由于好奇心引起的瞬时兴趣固定下来,进一步发展成稳定兴趣,进而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这也为孩子将来在学习上的良性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主动积极地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