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76511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1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67651166 ; 978-7-5676-5116-6
本书特色
特稿是一种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是通过文字深入揭示事物本质,把问题说透彻的报道。与一般的通讯相比较,篇幅*长、*接近文学。本书稿以作者在广播电台工作11年间获得的省市级、***新闻奖特稿作品为素材,及其在高校从事新闻教育15年所积累的新闻理论功底为基础,以当代新闻传播理论为经纬,解剖新闻作品精品背后采写的经历、感悟和反思,以理性和感性的叙述剖析特稿写作创优的秘诀,内容包括特稿概说、种类、选题、采访、要素、结构、案例、编辑等八方面,是一部兼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读性的新闻原理与实务专著。
内容简介
特稿属于软新闻,它是故事模式的新闻体裁,融新闻客观真实与文学表现技巧于一体,耐人寻味,具有高度的文学品质,在流畅生动的叙事中,以结构的精巧性、情节的曲折离奇与细节的鲜活性建构具有人情味、戏剧性和冲突性的新闻故事。 《特稿写作理论与实务》以当代新闻传播理论为经纬,深入浅出地解码特稿写作的秘诀,内容包括特稿概说、种类、选题、采访、元素、结构、导语、案例、编辑等,是一部兼具可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新闻原理与实务著作。
目录
一、特稿的起源
二、特稿是什么
三、对特稿的不同认知
第二章 特稿与消息的异同
一、结构
二、由头
三、角度
四、标题
五、导语
六、人称
七、节奏
八、篇幅
九、写作对象
十、写作手法
十一、情感
十二、引语
十三、对话
十四、场景
十五、细节
十六、新闻来源
十七、新闻背景
第三章 特稿种类
一、新闻特稿
二、特稿
第四章 特稿选题
一、个人经历
二、互联网
三、其他媒体
四、联想思维
五、人脉资源
六、日常发现
七、改写
……
第五章 特稿采访
第六章 特稿元素
第七章 特稿结构
第八章 特稿导语
第九章 特稿案例
第十章 特稿编辑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特稿写作理论与实务》: 一、特稿导语与消息导语的差别 1.报道题材的不同 硬新闻导语适合时效性强、新闻价值重大的事件(动态)报道,如突发事件,与国计民生相关领域事实信息的变化变动,它以传播篇幅短小的事实信息为本,适用于消息写作,强调事实新鲜而重要。为了凸显时新性,硬新闻常用*新鲜的“时间*近点”作为导语的由头。软新闻导语适合故事性强、饶有趣味的特稿,调查性新闻,解释性新闻等体裁,它不适合突发事件、新闻价值新鲜且重要的新闻报道。 2.写作形式的差异 在写作形式上,硬新闻导语注重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它通常用一句或两句话建构导语,注重传播信息的效率,语言直白,节奏明快,其常用的叙事模式可以用公式表达为:何时+何地+何事+结果或何事+结果。软新闻导语在叙事形式上显得委婉间接,它注重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开头有意延迟对核心事实的披露。软新闻导语会采取“先铺陈+后揭秘”的叙事方法,用情节、细节、引语、故事的精彩片段等作为导语的铺陈,先激发受众的兴趣,然后逐渐切人事实,点明正题。因此,软新闻导语在形式上比硬新闻导语的篇幅长,可以包含多个段落。相比之下,硬新闻导语显得直白生硬、千篇一律,是程式化的写作范式,令人觉得机械刻板、了无生趣;而软新闻导语则生动活泼、千姿百态,它彰显记者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卓尔不群的文采,委婉绮丽,耐人寻味,尽显新闻文化之美。 3.叙事风格的迥异 硬新闻导语用直白、平实的语言,简明地概括新闻*重要的事实,用重要性新闻价值本身的吸引力引起受众关注。它主要有两种叙事风格:①概括式导语;②影响式导语(述评性导语或议论型导语)。硬新闻建构的文本是经典的倒金字塔结构的纯新闻,以传播信息见长。软新闻导语的叙事风格更为多样化,如①描写式导语;②轶事式导语;③叙述式导语;④对比式导语;⑤直接引语式导语;⑥提问式导语等。软新闻导语建构的话语以讲故事为主。相比之下,硬新闻导语建构的叙事文本类型比较单调,即以报道动态事件为主,恪守倒金字塔结构;而软新闻导语引导的叙事类型更为丰富,它建构的文本有消息、特稿和深度报道,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结构、悬念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华尔街日报体等。硬新闻导语叙事风格开门见山、要言不烦,其叙事风格着眼于“时新”和“重要”,关注事件新闻,以快制胜,文风简短,犹如“删繁就简三秋树”;软新闻导语叙事风格曲径通幽、唯美俏丽,以人情味故事感人肺腑,千回百转,曲曲折折,文风创新,追求个性,恰似“领异标新二月花”。 4.传播效果的区别 从传播效果看,硬新闻直来直去,其导语注重新闻价值“过硬”,讲究的是内涵。大事发生了,事实本身就足够吸引人,所以不需要枝枝蔓蔓来修饰,传播者无须饶舌,索性竹筒倒黄豆,快人快语,直来直去,**时间传播信息。从表现效果来看,硬新闻导语给人有雷同化、模式化的呆板印象。软新闻导语的“软”体现在它带给人以文辞的美感,它要么是不新鲜的事件,要么是趣味性新闻价值的事实,其中包含的反常、离奇和富有人情味的元素比较突出。因此,它服务于内涵“柔性”的内容,需要用令人感兴趣的、生动的事实作铺垫,在传播效果上诉诸打动受众的情感。软新闻导语也传播信息,但主要是传播故事。所以.软新闻导语是个性化的写作,对同一件事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写法,而硬新闻导语就不同了,不同的记者对同一件事建构的导语几乎是同样的叙事模式。硬新闻导语建构的文本执着于快速传播信息,告知受众重要的事实——国事、天下事,以此消除人们对无常世事的不确定感,满足人们及时觉察变化莫测的大干世界的需求;软新闻导语建构的文本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诉诸人的情感,以故事打动人心,以真情抚慰众生,它带给人间以永恒的安慰和温暖。 二、特稿导语写作的原则 1.软新闻导语不强调时新性 硬新闻导语常以新鲜的时间要素(*近时间点)为由头,而软新闻导语并不强调时间要素的新鲜度,它常常忽略时间要素而更在乎事实的反常、离奇和人情味,以冲突性和戏剧性的故事细节设置悬念吸引眼球。因此,在构思软新闻导语时不需要以时间为由头,而应抓住对受众有吸引力的场景、引语、对话等作为叙事的铺陈。有的软新闻导语写作沿袭了硬新闻导语中不规范的“近日”“*近”这样模糊的时间作由头,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写有违软新闻文化的品位和格调。此外,对不新鲜的事件新闻宜改用软新闻导语,以人情味、戏剧性或冲突性的场景吸引受众,弥补硬新闻时效性的不足,凸显其传播效果。软新闻导语不同于硬新闻导语就在于它更看重新闻的“趣味性”而不是新闻的“时新性”。 2.遵守“设置悬念——解开谜团”的规则 尽管延缓性导语有意营造悬念吊起受众胃口,引发好奇和关注,但需要节制,把握好“度”,不能挑战人们的耐心,使其宛如坠人五里云雾之中。例如,一篇新闻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有两名男子潜入驻地部队的场区偷走59式坦克履带卖钱,它采用了软导语,但该消息直到第八自然段结尾时才告知受众结果。按照软新闻导语的写作规范,首段设置悬念之后,应在第三自然段之前(*迟在第五自然段之前)要揭开谜底、解答悬疑、呈现事实结果。否则,受众如陷入迷宫而丧失阅读兴趣,认为记者故弄玄虚而怫然不悦。在当下手机传播引领的轻文本、碎片化的阅读潮流中,短视频文本受宠,受众更喜欢轻松、有趣的阅读体验,因此,软新闻文本的叙事节奏应张弛有度,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情节曲折似峰回路转,既注重优质的文本,还要注重其传播效率。总之,软新闻导语的悬念效果应追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
作者简介
武斌,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文学硕士,资深媒体人,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新闻奖30余次。现任教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出版《新闻写作案例教程》《融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新闻采访与写作》《消息写作原理》《新闻导语写作》等专著(教材)。
-
住宅房产价格时空分析及定量评估方法
¥49.0¥68.0 -
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上.下)
¥56.6¥138.0 -
新时代初中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实务
¥32.2¥65.0 -
华尔街日报之战-美国商业帝国控制大战内幕
¥27.4¥56.0 -
西方名画鉴赏(珍藏版)
¥50.9¥9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实施条例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6.5¥10.0 -
After EffectsCC影视特效设计与制作案例课堂-(第2版)-附赠超值视频讲解DVD
¥69.4¥89.0 -
温玉成文集——龙门石窟卷
¥227.5¥288.0 -
FANUC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与仿真
¥32.6¥44.0 -
(精)三礼辞典
¥64.8¥220.0
-
偏见
¥17.8¥56.0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1.8¥36.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文言浅说
¥10.1¥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