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影与好莱坞

包邮中国电影与好莱坞

1星价 ¥36.1 (6.7折)
2星价¥36.1 定价¥5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60535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7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106053512 ; 978-7-106-05351-2

内容简介

  近年来国产电影产业繁荣鼎盛,颇有狂飙突进之势。在本人多年的执教、创作和学术研究工作中,日益明确了一条研究路径:用相对广阔的文化史研究视域和理性的态度,避免数据沉迷和流量陶醉,挖掘电影创意思维本源性的问题。这也是写作《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创意思维比较研究》的初衷。  系统性地进行电影创意思维研究,是艰难而富于挑战的工作,幸而,田卉群拥有极其宝贵的同道和战友:《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创意思维比较研究》的另外两名作者——田卉群的博士学生尚文思琦、黄宇斌。他们思维敏锐,视阈开阔,个性恬淡,投身学术富于激情,格外令我欣慰动容。是他们扎实的学术功底与独到见解完成了《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创意思维比较研究》的脉络与内核。疫情中自我隔离的时期,不免枯燥焦虑,但他们仍旧一丝不苟地潜心研究。每每线上讨论,彼此都感觉受益颇多,谈及兴奋处更是常有醍醐灌顶之感。与此同时,在《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创意思维比较研究》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田卉群已经毕业的硕士生吴晗、胡祥以崭新的视角给予了无私而重要帮助。  作为一名电影学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编剧,电影之美与电影创意思维的奥妙令田卉群毕生心向往之。

目录

**章 中国电影创意思维:一个“现代性”问题
**节 中国电影创意思维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 再试试谈“现代性”:中国电影创意思维问题为什么是一个现代性问题?
第三节 与“美国好莱坞”对比
第四节 四种对照维度的选择

第二章 诞生环境
**节 地缘历史:文明的建构与表征
一、源起:农耕与海洋文明的诞生
二、威胁:文明带冲突中的战马与战船
三、孕育:文明原则的启动与呈现
第二节 跨地性:地域文化差异下的交互与体认
一、美国好莱坞方面
二、中国方面

第三章 文化心理
**节 立身之基:意识形态的较量
一、美国好莱坞方面
二、中国方面
第二节 身份认同:主体意识的发觉
一、心理维度的自我探索
二、主体困境的呈现与破除
三、身体的边界与自我建构
四、主体性与他者想象

第四章 审美传统
**节 宗教文化:作为一种审美观照
一、中国:儒教的世俗理性主义与乐感文化
二、美国宗教文化的浸蔓与思考:科幻电影与灾难片
第二节 神话与新神话:古典幻想与奇观的现代性呈现
一、中国:神话资源之丰沛与开发之遗憾
二、美国:现代新神话的讲述
三、东西方新神话的两种新思路
第三节 悲剧精神:斗争的升格和降格
一、好菜坞:西方悲剧精神的银幕呈现
二、中国:根植于影戏观的苦情叙事

第五章 现实反思
**节 好莱坞的危机
一、创意思维与商业目标间的博弈:一种新型垄断
二、文化霸权与政治正确:美国神话的阴影
第二节 中国电影的思考
一、弹性机制的缺乏
二、历史书写的单向度

外国影片译名对照表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创意思维比较研究》:  为了使论述言之有物,笔者势必需要在中西二元景观的结构内选择相对具体的范本进行比照研究。针对中国电影创意思维的根源性问题,笔者很自然地将比较的目光投向了美国的好莱坞电影。  我们应当如何在现代性题域中重新审视好莱坞,笔者又为什么唯独选择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参照对象呢?  若是以*常规的语义来理解,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郊外的“好莱坞”直接指称着美国的电影工业。具体而言,对好莱坞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在狭义上指代位于好莱坞市的著名电影公司,如米高梅、华纳兄弟、派拉蒙等;另一种理解则是将好莱坞泛指为美国电影(业)。《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创意思维比较研究》中各处所提到的“好莱坞”及相关片目,需要根据语境对应上述所指。  事实上,好莱坞电影其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一种直接结果,也恰正是由于现代性历史进程的展开,才触发了好莱坞电影的西风东渐,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创意叙事。回看中国电影的发展史,好莱坞电影是一个绝对无法回避的话题,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紧密联系,甚至于世界各国别的电影史叙述都无法在绝对意义上绕开好莱坞这一部“讲故事的机器”。自20世纪20年代伊始,好莱坞电影便已经占据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据可考的资料记载,美国八大影片公司自20年代起,就陆续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并源源不断地将好莱坞影片输入中国,年均有约300余部的美国电影在中国放映,占进口影片总额的85%左右。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左翼电影思潮的逐步蔓延、新中国的成立、电影企业国有化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决定性的历史事件陆续发生,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放映与传播并非如履坦途。中国电影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曾有意识地与好莱坞正面“交锋”,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除好莱坞电影的运动。然而,中国电影并不可能彻底割断与好莱坞电影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好莱坞情节剧的叙事模式和风格早已深刻地渗透进中国电影的创作中,对中国电影生产、观众的审美习惯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虽然中国电影与美国好莱坞确实是彼此缠绕的文化产业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有着相仿的现代性起源及发展。恰恰相反,二者的现代性历程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论及好莱坞电影的历史演进,涉及艺术史、技术史及工业史等诸多方面,由于《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创意思维比较研究》主要关注创意思维问题,因而将在此部分具体追踪好莱坞叙事形态的诸种现代性要素,并尝试初步勾勒其现代性已经完成的既成事实,以期说明《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创意思维比较研究》“以美国好莱坞为镜”这一研究进路的合理性及其必要价值。  一如前文中所说,西方的现代性发展路程呈现出高度统一的“连续性”,而这一种“连续性”也同时被好莱坞经典叙事形态所共享。在好莱坞所打造的叙境中,一切的视觉与听觉都是“连续性”的,当观众们进入影厅,将不会被任何破坏连续性的要素所打扰,而是专注于紧张又明晰的故事情节、娱乐性的视觉场景、写实风格的美术服装、环环相扣的悬念……依托调度系统、叙事技巧和情节铺排的熟练运用,观众们无法不被连贯的电影本体特性所牢牢吸引,在银幕故事的浸入式体验和视听化的梦幻机制中实现深入共振,继而通过想象性的解决过程有效地弥合社会矛盾,从而使观众们找到个体与秩序、体制的和谐相处之道。  好莱坞现代叙事的另一重要内容即是对故事题材的全方位“类型化”。“类型电影”的概念源起于好莱坞的商业体系,是艺术创作与工业机制共谋的结果。由于好莱坞制片制度的日臻成熟,类型电影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指涉着一套标准化的、规范化的创作方法,这些程式化的固定模式让大制片厂得以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只需要将情节、素材稍微改动,便可以成功地复制出适销对路的艺术作品。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类型电影研究,类型片的三项基本元素可以被界定为: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形象。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曾在《对秩序的追求》一文中指出:“在现代性为自己设定的并且使得现代性称其为是的诸多不可能的任务中,秩序的任务——作为不可能之*,作为必然之*,作为其他一切任务的原型(将其他所有的任务仅仅当作自身的隐喻)一一凸显出来。”现代性追求一套稳固的价值体系,且同时表现为对秩序的一种无止境的建构。类型片作为一类稳固的秩序性范畴,与现代性理论的精髓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关于秩序的理念是现代性所内在固有的,它也同时被类型电影的文化传统所汲取,或可阐释为,好莱坞的类型电影其本身就是现代性策略在电影产业中直接反应的结果。“类型电影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对于观众观赏欲望的顺应、张扬、转移和隐藏。”观众们的情感、欲望、焦虑、负担都在观影的快适中被调动起来,在类型范式的虚构人物及情节中得以释放,而后,创作者对观众们的注意力实现了巧妙的腾挪和转置,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矫饰、包装等精心建制,进而平复观众们潜意识中的焦虑、实现视觉快感的彻底解放,或完成欲望的代偿性宣泄。  ……

作者简介

  田卉群,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被评为北师大“*受本科生欢迎”十佳教师。  主要著述:《经典影片读解教程》(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探寻:中国电影本土化与类型化之路》、《那个洞是哪里来的:试论中国电影困境的形成及发展战略》、《电影创意思维研究》等,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发表文章150余篇。主要影视作品: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之情花金人案》,电影《唐卡》《战神记》等。    尚文思琦,1995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创意与文化批评。  影视编剧,主要作品:电视剧《风暴舞》《喵,请许愿》。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系列宣发统筹。    黄宇斌,1992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创意与文化批评。参与编著《电影创意思维研究》,数次参与学术论坛,在学术杂志发表数篇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