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冰川如斧:神奇的山脉整容术

冰川如斧:神奇的山脉整容术

1星价 ¥47.6 (7.0折)
2星价¥47.6 定价¥6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255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1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301325568 ; 978-7-301-32556-8

本书特色

陪罗斯福野营的荒野探险者,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守护者,自然美学的传播者,“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约翰·谬尔讲述冰川与山谷、岩石、溪流、瀑布、湖泊、草甸前世今生的命运纠缠,揭开山脉地貌成因的神秘面纱。本书被视为缪尔关于冰川地质学的集大成之作,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壮阔,冰川作用的鬼斧神工,随文配有缪尔手绘插图,简洁明了地解读种种复杂的地质现象。

内容简介

抛开世人熟知的那些头衔,约翰·缪尔首先是一个博物学家。他早年独自考察内华达山区的冰川,并据此推论出优胜美地山谷的真正成因。这项工作花费了缪尔大量精力,并取得相当的成果,然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在《冰川如斧:神奇的山脉整容术》中,缪尔讲述了山脉在冰川期和冰期过后的各种变化,讴歌了大自然如何利用冰川为山脉改头换面。这本书也被视为缪尔关于冰川地质学的集大成之作。

目录

目录

序 001

前 言 005

简 介 013

**章 山雕 071

第二章 优胜美地山谷的起源 099

第三章 远古冰川和它们的足迹 129

第四章 冰蚀 163

第五章 冰期过后的侵蚀 191

第六章 土壤的诞生 217

第七章 山体塑形 245

译后记 270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山雕 凛冬将至,漫长的冰期即将席卷大地,巍峨的群山好似茫茫波涛。这片山浪之中潜藏着数以千计的峰峦,许多穹顶与尖峰尚未可见,众多峡谷和湖盆仍在孕育。在旷世的创作过程中,建筑大师精心挑选了一种工具,既非地震和雷电,也非狂风和暴雨,而是那细碎轻柔的雪花,它们是太阳和大海的孩子,在一个又一个季节里,悄无声息地飘落大地。假如想回到冰期之前的原始状态,那么山脉间一条条深邃的沟壑都要被填满,所有的湖泊、草甸和盆地都要被覆盖,每一块矗立的岩石,无论多高耸的山峰,都须再次被埋没,因为一切都还没被冰川刨碎带走。仔细观察现状我们就会发现,未曾遭遇冰川的地区,其风貌相对简单;而像科恩河(Kern River)和太浩湖(Lake Tahoe)的上游高地,以及霍夫曼(Hoffmann)与默塞德的周围,则明显跌宕起伏。当然,这些雄伟的景象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造就的。 放眼望去,几乎所有的冰川现象都能在这片山脉中找到,气势恢宏、不同凡响。巨大的冰川曾广泛地分布于此,冰盖下厚重的褶皱塑造了这里蔚为壮观的景色。如今,寒冬已近尾声,山谷两侧温暖如春,披上了茂密的森林,然而在一些高海拔的地方,在巍巍山巅,冰川依然随处可见。格陵兰岛和南极附近的大地正在经历冰川作用的全盛时期,所有辉煌灿烂的篇章还在冰封之中,就像曾经的这片山脉一样。雄伟的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还有挪威的那些高山,则已经冲开冰封,巨大的冰盖分裂成不同的冰川,像河流一样沿山谷而下。想来过去此地也是如此,各处的峡谷和山沟都是一条单独的冰川通道,只是这些冰川在近期逐渐消退了。如若我们循着冰川消失的足迹来到高山之巅,寻访一些背阴的地方,还能看到它们徘徊的身影。它们正默默进行着*后的工作,完成山顶的雕琢。 各地的冰川在演进过程中,有着类似的经历,随时间的推移,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当一次大的冰期循环临近尾声时,冰盖从外围的底部开始融解收缩,那些穹顶和尖峰像小岛一样,自洁白的表面升起,接着狭长的山脊显露出来,被分割开的冰川在山脊之间缓缓蠕动。冰川之势越来越虚弱,耐寒的苔藓和松树们沿着每一寸冰碛,奔向阳光温暖的斜坡,一步步追赶着逐渐消融的冰川。而冰川,恰如盛夏的云朵,慢慢淡出这片阳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画卷。 当厚达几百甚至几千英尺的冰盖从山脉的侧面重重滑落时,由于接触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硬度和密度,其表面会产生不均匀的磨损,这一点很好理解,但不止于此。冰川不仅会像打磨工具那样,以滑落的方式来琢磨和抛光岩石表面,也会令岩石破碎开裂,并随之带走大量碎片。不论是泥土、沙子,还是碎砾、岩块,直径小到几英寸,大到四五十英尺,各种碎片都会随冰川而走。 据我们目前的观察来看,整个山脉是由类似砖块的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的形式和大小取决于其间劈理面的发育程度。这些劈理令每个部分各具特点,让它们既相互分离、互不干涉,又能拼接成作为整体的山脉。维系各部分的力量并非处处相等,因此当它们遭受冰川压力时,会以不规则、不确定的方式撕裂,从而产生丰富多样的岩石形态。 由于贯穿其中的长石成分被溶解,某些区域的花岗岩早已支离破碎,但大部分的花岗岩自冰期结束以来几乎没有开裂崩坏。这些坚硬的区域中存在三个系列的劈理,或者可以称之为分离面,其中两个系列是接近垂直的,而另一个是平行的。假如这些劈理完全发育,将把岩石分割成几乎规则的平行六面体。我们理应重视这种可分割岩石的结构,因为它们将严重影响到冰川的侵蚀作用。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山脉是如何被分开的,首先要知道它们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如今事实已经摆在面前,山脉并非没有自身结构,并非只是地壳的巨大褶皱,而是像艺术品一样,由一些形式规则的石块组合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山脉的研究迈进了一大步,甚至可以将《圣经》中那句“他建造了山”不仅仅理解为比喻,更视为一种接近事实的描述。(译者按:圣经语“He hath builded the mountains”。) 为了充分了解在分割山脉、形成山谷、塑造岩石等种种地质过程中,这些劈理有着怎样的价值,我们必须探明其大致范围,掌握其变化规律,知道其在发育过程中受哪些因素左右。比方说,它们在一些地方受到抑制会如何,在另一些地方发育完好又会如何;再比如,几个不同系列的劈理相互之间发育不平衡会怎样。显然,位于山脉西侧的中部地区是*适合进行这些考察的,因为它下面的地区被土壤大面积覆盖,而上面的地区由陡峭的尖峰构成,破碎得太过严重,或者说所有的劈理面都发育得太过充分,以至于我们很难将其区分开来进行单独研究。相对来说,中部地区的劈理规模大且辨识度高,它们不易被森林覆盖,也没有过多的表面风化,考察难度低,且容易深入。优胜美地山谷的中部地区就符合这样的条件,除此之外,在一些平坦的洼地也有广阔的裸露部分,例如优胜美地河域,特纳亚湖和土伦山谷上部等。在这些地方,被冰川琢磨、抛光过的花岗岩广泛分布着,像一张崭新的地图般清晰呈现。 岩石中的断面有很多种,上面提到的三个系列的劈理并非全部,但是我首先要强调它们,因为它们的发育*为显著,在影响山谷和岩石的形态方面作用*大,是它们令这些山脉多姿多彩,闻名遐迩。研究这些断面的走向和范围时发现,其至少广泛分布于纬度36°至40°间的山脉西侧,上到巍巍山顶,下达土层覆盖的山脚。进一步的深入观察显示,很可能在一定长宽的带状范围内,这些断面是普遍共存的。我们从两个垂直系列的断面中挑选了数百个样本,对它们的走向进行追踪,其中很多都沿着一个统一的方向绵延数千英里,一系和山脉的轴线几乎垂直,另一系和轴线接近平行,前者发育得更好一些。山谷的剖面显示,这些断面悄悄地将花岗岩垂直劈开,深达5000英尺。水平系列的断面同样广泛分布,在某些区域,断面彼此间的距离仅有几英寸,而在另一些地方,范围超过半英里的裸露岩石中只能看到一条明显的缝隙。另外,许多穹顶看起来并没有这些断面,它们结构匀称,仿佛一个完整的铅球……

作者简介

约翰 缪尔(John Muir,1838—1914)是美国早期环境运动的领袖,创立了美国*重要的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为**批国家公园的设立做出不小贡献。他以自然为题材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生态文学家之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