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允许孩子犯错:相信孩子有变得更好的能力

允许孩子犯错:相信孩子有变得更好的能力

1星价 ¥31.5 (7.0折)
2星价¥31.5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6562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59656278 ; 978-7-5596-5627-8

本书特色

1. 父母渴望看到的所有优秀品质,都来源于一句话:孩子,错了也没关系! 史蒂夫·乔布斯、J. K.罗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名人小时候也曾犯过错!而且还不少! 2. 《纽约时报》畅销书。亚马逊主编精选。 3. 80+个科学策略与技能,50+个详实生动的案例,从课堂到校外,从学习到交友,从幼年到青春期到成年,手把手教家长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帮助孩子建立内驱力学习观,推动孩子自我改变,助力孩子成为优秀的终身自主学习者,以应对焦虑的当下和多变的未来。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早该出版的书! 2013年,《大西洋月刊》上刊登了杰西卡·莱西一篇题为“想让你的孩子成功吗?请先允许孩子犯错!”的文章。不到几天时间,这篇文章已经在美国的社交媒体和博客上被分享了成千上万遍。 毫无疑问,莱西的文章击中了父母的痛点! 让自己的孩子犯错?是疯了吗?这居然是以后通往成功的秘密? 要知道,在这个焦虑育儿的时代,“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差”这句话,早把父母们推上了生活保姆和学习拐杖的位置,而他们的专享目标就是:不能让孩子犯错! 然而,在这本书中,莱西告诉我们:要让孩子成功,父母们必须允许孩子试错,信任孩子,相信他们都有能力在“犯错—修正错误—成长”的循环中迂回前进。 不仅如此,莱西还为父母们提供了详细的建议和方法,用80+个科学策略与技能,50+个详实生动的案例,从课堂到校外,从学习到交友,从幼年到青春期到成年,手把手教家长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帮助孩子建立内驱力学习观,推动孩子自我改变,助力孩子成为很好的终身自主学习者,以应对焦虑的当下和多变的未来。

目录

序 试错,是从失败到成功*小的代价 / 1

**部分 / 001

**章 内驱力:驱动孩子变得更好的力量 / 003

得“优”的孩子,为什么对学习没兴趣 / 004

内驱力:孩子进取的原动力 / 008

自主性:让孩子主动发现自己有多棒 / 013

“我愿意”的力量远远大于“我服从” / 017

胜任感:我能做到,才更愿意去做 / 019

成长型心态:一个人不断奋进的内驱力 / 022

犯错:孩子成长的重要契机 / 025

第二章 忍住!别插手,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 029

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 / 030

支持自主型教养:一种更平和快乐的教养方式 / 035

为孩子设定规则和界限 / 038

帮助孩子养成新习惯 / 041

控制型父母和支持自主型父母的区别 / 043

第三章 夸奖与自驱型成长 / 057

你的称赞方式将改变你的孩子 / 058

父母的夸奖方式不同,孩子的心理模式也会不同 / 061

让孩子具备自驱成长心态的夸奖方式 / 065

第二部分 / 069

第四章 做家务:培养孩子的胜任能力 / 071

完美纸杯蛋糕 / 072

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了,孩子就什么都不会做了 / 074

十个碎盘子换来的自豪感 / 077

做家务,培养自我重视感 / 080

学龄前儿童的家务责任 / 085

高效能学龄儿童的家务责任 / 090

第五章 交朋友:孩子社交力的开始 / 095

让孩子闯荡自己的社交“江湖” / 096

童年的冲突处理,决定未来的交友能力 / 098

各个年龄段孩子之间的冲突解决办法 / 102

青春期的社会焦虑带给我们的启示 / 112

第六章 课外竞争 / 125

兴趣班变压力班 / 126

压力家长现象 / 130

成功的场外家长行动指南 / 136

第七章 初中:各种能力的修炼场 / 139

帮助孩子掌握执行力 / 140

自控力的修养 / 143

培养孩子的心理灵活性 / 146

对付糟糕的工作记忆 / 149

提高孩子的自我觉知能力 / 151

孩子磨磨蹭蹭,缺乏的是启动力 / 153

培养孩子的条理性 / 155

第八章 高中及以后:走向真正的独立 / 159

外表像大人,内心还是个孩子 / 160

成年前实现独立自主的*后一次机会 / 163

体验成年生活 / 167

第三部分 / 175

第九章 家校关系的处理 / 177

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条战线的盟友 / 178

家长和老师建立积极关系的指导原则 / 181

第十章 家庭作业:家长如何做到帮助而不是代劳 / 203

把孩子的作业问题留给孩子 / 204

以下几种情况,家长需要注意 / 207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 210

家庭作业的意义 / 217

创造性作业的价值 / 221

第十一章 成绩:低分的真正价值 / 225

别被成绩绑架 / 226

恰当地看待分数和成绩的意义 / 230

附录 美国育儿简史 / 245

朴素时代的育儿观 / 245

育儿专家的兴起 / 249

你知道的比你自己想象的要多 / 252


展开全部

节选

正文 **章 内驱力:驱动孩子变得更好的力量 内驱力:驱动孩子变得更好的力量探索是人类做任何一件事情的内驱力,因为每个 人对未知都充满好奇。假如我们不破坏这种内驱力,它永远都在。所以,如果说教育真的有什么窍门的话,那就是保护好孩子的这种内驱力。 得“优”的孩子,为什么对学习没兴趣 我认识一位妈妈很多年了,她的三个孩子都是我的学生,她常常和我沟通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有一天,她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玛丽安娜的成绩很好,但我发现,她对学习并不感兴趣,只有在我的监督下才会学,这是为什么呢?”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其实这个问题我早就注意到了,玛丽安娜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和父母安排的学习任务,除此之外,她并不会主动去学习其他知识,更不会去挑战有难度的学习任务或其他事情。也就是说,孩子已经失去了天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玛丽安娜上学的**天,父母就告诉她:你的未来是由成绩决定的,成绩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只有拿到**名、考上大学,你的学习才是值得的。就这样,父母强行把玛丽安娜的学习动力和外在目的联系在了一起。让玛丽安娜误以为学习就是为了分数,为了取悦父母。 不是说学习完全不可以有功利目的,而是说,它不能是唯一的目的。当玛丽安娜把对学习的注意力完全放在是否能得到外界的肯定上时,自然就忽略了学习中的探索、点滴进步,甚至失败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体验不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她怎么会真正喜欢学习呢?虽然拿到好成绩的那一刻也能产生喜悦,但毕竟是短暂的,而学习过程却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体验不到乐趣,就意味着她要用漫长的枯燥、乏味去博取那短暂的快乐,那对谁都是一种煎熬。 所以,过于强调学习的结果和结果带来的外在功利价值,必然会毁掉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但是现在,不只是玛丽安娜的父母,许多家长、孩子甚至老师(包括我)都被这种观念裹挟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都卷入了一场输不起的惨烈争优赛。“成功要趁早!”“抓紧每一分钟!”所有的家长都在暗暗较劲儿。孩子们不要说去森林探险了,就是走出“城市森林”都不容易。哪个父母如果允许孩子在别的孩子做作业时去玩,别的家长肯定对她嗤之以鼻:“瞧!这个妈妈的心可真大。”除了学习,父母们将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全部解决——“你们好好学习,别的事都不用管。” 玛丽安娜的妈妈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念叨着分数和成绩,而玛丽安娜又是一个如此渴望取悦父母的孩子,为此,她疯狂地学习,又如此痛恨学习。因为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看见”孩子,他们只在乎结果。玛丽安娜从来没有因勤奋、坚持受到过表扬, 也没有因攻克一道数学题受到夸奖,如果那道题的答案*后是错的,那么她的努力就会受到全盘否定。他们只关心结果,没有人在乎她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哪怕她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自律、坚持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显然,玛丽安娜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高。因为妈妈还告诉玛丽安娜,有些超出你能力的事情你*好别碰,别轻易冒险,因为“少犯错,才能成功”。于是,每当玛丽安娜想要尝试什么事情时,妈妈的这些话就打掉了她刚刚伸出去的那双想要探索的手。而这,再一次摧毁了玛丽安娜对求知的热爱。 玛丽安娜的妈妈这样教育女儿,是因为她小时候也是这样成长的吗?并不是。在她的童年时期,她的妈妈从未向她灌输过类似的观念,妈妈允许她失败,允许她玩儿,允许她在探索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但轮到她教育孩子了,她却忘了这些——忘了童年*弥足珍贵的是面对挑战的兴奋,是从失败中站起的骄傲,是凭着自己的力量摘取成功的自豪,是学习新事物时的心跳和喜悦。 因为我们都被这个时代裹挟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我们爱孩子的方式不知不觉地扭曲了。即使理智偶尔会恢复,但一看周围——评判孩子看成绩,评判父母看孩子的成绩,如果成绩不好,不仅孩子失败了,父母也很失败——于是那点理智立刻缴械投降了。 所以我很理解她,但不知道该如何向她讲明真相,她很可能会抵触。就像我没有深刻反省之前,如果有人说我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我一定会矢口否认。但这是个分享的契机,我已经走出了迷雾,希望她也能面对教育的真相,帮助玛丽安娜重新燃起对学习的热爱,重拾敢于试错的勇气。因为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回首童年时,会感谢父母让她去体验学习本身的乐趣,包括挫折,因为这使成年的他们更热爱学习,更明白如何面对人生的崎岖。 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走出迷雾,走出成绩,比较编织的焦虑之网,转而关注更美好的画面——孩子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勇于尝试、独立解决问题,那么孩子也更容易做到积极主动、自律坚持、热爱投入,而好成绩只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作者简介

杰西卡·莱西,毕业于北卡罗莱纳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美国知名教育家、作家、演说家,《纽约时报》“家长及教师会”专栏作家,《大西洋月刊》特约撰稿人,佛蒙特州公共广播电台高级评论员。曾任职中学老师十几年,现与丈夫和两个孩子住在佛蒙特州。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