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艺术答问(彩图增订本)

书法艺术答问(彩图增订本)

1星价 ¥39.2 (8.0折)
2星价¥39.2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536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57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101153682 ; 978-7-101-15368-2

本书特色

1、本书是周汝昌先生书法方面的经典著作,提纲挈领,胜义纷呈,对于书法爱好者极具启发价值和指导意义。 2、利用古籍数据库重新校勘书中引用的古籍原文,改正多处旧版失核的地方,使全书更为严谨可靠。 3、重新选配历代高清书画墨迹、碑帖拓本插图(不少是故宫博物院等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并尽量注明年代、藏地等信息,彩色印刷,既赏心悦目,又便于阅读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深受欢迎的书法普及读物,以通俗易懂的问答形式撰写而成。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习书经验与研究心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述了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与临习技法,很好适合书法爱好者阅读和参考。本书很早由香港中华书局于1980年出版繁体版,后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内地简体版。近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曾收入本书的主体部分(该社同意此书可作为单行本,由家属另行授权)。

目录

**章 特殊的工具

我们说的书法,特定内容是用中国毛笔写汉字的艺术,不指别的。学书法必先讲求笔法,即学用笔——学会运用这个富有弹力的中国特有的毛笔,确是**重要。

第二章 一大进化

我国文字由篆变隶,是一大进化,一大解放。从文字本身的发展史来说,是如此;从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来说,更是如此。想理解书法,必须理解这个大关键。

第三章 八法——三个方面

这个“八法说”的价值,就在于其中已然包纳了汉隶、八分书和真(楷)书的基本的笔法,而这确实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的成分。所以后来“八法”一词也就成了书法的一个代称。

第四章 两种力

一个笔法是包含了好几种力的对立统一的,高明的书家就是善于从这种复杂关系中运笔、行笔,写出很美的线条来。

第五章 横竖劲

汉隶法一变篆法,改用方笔、铺锋,同时也就变成了偏锋:写横时,锋尖实际上是在横画的上边运行,而不是画中央;写竖时,锋尖实际上是在竖的左边运行,也不是画中央。

第六章 精妙的譬喻

担夫所用的“劲头儿”,一个是担子向下重压他,他得挺起腰板来往上“顶劲儿”,才能起立;一个是他还得挑着这个重量往前走, 而不是立在原地练“站功”。这正有点像“勒”笔,横笔立下,而又要行笔。

第七章 藏锋怎么讲

“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著。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

第八章 芒角

夸张一点讲,书法史就是一部“芒角得失史”。“芒角”看来像是一个“细节”问题,但它的得失在书法史上却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影响了千百年来的书坛方向。

第九章 剩语

如果你每天能挤出一刻到二十分钟,不慌不忙,写多少字算多少, 不存任何“急于见功”的念头——这样每日必行,坚持为例,那么你只要隔一个月将积起来的字迹,拿出*初一天写的和*近一天写的,并排对看,你自己当会发现其差别之大,很出意料。


备检篇

书画审美与字画造伪

顾随先生的书法

答《中国书法学报》记者问


后 记

再 记

馀 记

补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汝昌(1918-2012),字玉言,天津人。曾就学于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后任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职。1980年赴美国出席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1984年受国家委派赴苏联考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1986至1987年,获美国鲁斯基金,赴美国访学讲学一年,并任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生前为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 平生耽吟咏,研诗词、书法,尤擅红学。有多部学术论著问世,如《红楼梦新证》《书法艺术答问》《献芹集》、《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红楼小讲》《诗词赏会》等,并编注《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