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7-刑事诉讼法

包邮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7-刑事诉讼法

¥146.6 (7.8折) ?
1星价 ¥146.6
2星价¥146.6 定价¥1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7545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759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19754518 ; 978-7-5197-5451-8

本书特色

◎刑事审判业务指导《刑事审判参考》(第96集至第124集)的合订分解集成本 ◎每册栏目设置【指导案例】【刑事立法、司法规范】【刑事政策】【审判释疑】【经验交流】【专题论坛】【实务探讨】【疑案争鸣】等 ◎所有指导案例逐一编加了具有归类意义的关键词

内容简介

《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增订本)收录《刑事审判参考》第96集至第124集的相关内容,整体沿用《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增订第3版)的体例结构,共七册,分别为: 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1(刑法总则) 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2(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4(侵犯财产罪) 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6(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7(刑事诉讼法) 根据各卷册实际情况,主要设有以下栏目: 【指导案例】分类汇总了已出版的《刑事审判参考》在法律适用、刑罚裁量、事实认定、证据采信等方面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案例,详细阐明裁判理由,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处理类似案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参考。 【刑事立法、司法规范】分类汇总了刑事法律、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其他规范性刑事司法文件,并配发起草同志撰写的理解与适用文章,为司法实践中准确适用提供指南。 【刑事政策】分类汇总了审判中需要参考的刑事司法政策,包括*高人民法院领导在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刑事审判工作会议讨论的问题等。 【审判释疑】分类汇总了*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解答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具有普遍指导价值的法律适用问题,包括*高人民法院审判长会议纪要、《刑事审判参考》编辑部对读者在刑事司法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的解答。 【经验交流】分类汇总了地方司法机关制定的刑事司法规范性文件及其背景说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对于某些问题的处理政策和意见等。 【专题论坛】分类汇总了由司法实务部门的权*专家就刑事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疑难问题进行的探讨。 【实务探讨】分类汇总了有关学者和司法人员针对刑事司法工作中必须解决的疑难、复杂问题所撰写的研究文章,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工作思路。 【疑案争鸣】分类汇总了实践中发生的疑难案例,对其中争议问题进行分析,摆出各方观点,推动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另外,个别卷册中因涵盖专辑内容,有【理论前沿】等栏目设置。

目录

目 录
  指导案例
一、总则
(一)辩护与代理
 刘洪高、刘开贵贩卖、运输毒品案[第956号]
——如何理解同一辩护人不得为两名以上犯罪事实存在关联的被告人辩护的限制性规定
(二)证据
 王志余、秦群英容留卖淫案[第972号]
——行政执法过程中收集的言词证据,是否可以直接作为刑事证据使用以及重新收集的言词证据是否在程序上具有特殊要求
 袁某抢劫、破坏电力设备案[第1010号]
——如何把握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主客观相统一性
 李万华故意杀人、盗窃案[第1024号]
——对无法排除其他人作案可能的案件能否核准死刑
 李梦杰、刘辉贩卖毒品案[第1035号]
——立功等从轻处罚事实的认定是适用严格证明标准还是优势证明标准
 文某非法持有毒品案[第1038号]
——如何审查判断是否存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情形以及审查起诉阶段未审查排除侦查阶段刑讯逼供取得的有罪供述,继续获取的不稳定有罪供述是否应当排除
 李志周运输毒品案[第1039号]
——如何把握证据收集合法性的证明标准,以及排除非法证据后案件的处理方式
 尹某受贿案[第1040号]
——如何审查被告人在侦查阶段不同期间所作供述的合法性
 黄光故意杀人、诈骗案[第1044号]
——打电话报警但未承认自己实施犯罪行为的是否认定为自首以及如何审查判断经鉴定属于被害人真实签名的保证书等书证的真实性
 任海玲故意杀人案[第1058号]
——如何把握“疑罪”的认定标准
 户猛抢劫案[第1064号]
——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按被告人自报身份审判的条件
 郑祖文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案[第1140号]
——如何处理以威胁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及司法实践中对“重复供述”如何
采信
 吴毅、朱蓓娅贪污案[第1141号]
——侦查机关通过疲劳审讯获得的被告人供述是否属于非法证据以及非法证据排除后是否对量刑事实形成影响
 郑建昌故意杀人案[第1164号]
——对于被告方提出的排除非法证据申请,法庭应当如何审查并依法作出处理
 黄金东受贿、陈玉军行贿案[第1165号]
——非法限制被告人人身自由期间取得的供述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
 王平受贿案[第1166号]
——对仅存部分讯问录音录像的案件,如何结合讯问录音录像审查判断讯问笔录的证据能力,以及如何把握疲劳讯问的认定标准
 黄志坚等贩卖、运输毒品案[第1167号]
——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判据以定案的证据系非法证据,依法排除有关证据后应当如何处理
 杨增龙故意杀人案[第1168号]
——被告方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情形,如何把握证据收集合法性的证明责任,以及二审法院如何贯彻疑罪从无原则
 王某某故意伤害案[第1213号]
——如何运用间接证据认定被告人否认犯罪的案件
 阿卜杜苏布尔·图尔迪巴柯等故意杀人、抢劫、故意伤害、故意毁坏财物案[第1221号]
——办理严重暴力恐怖犯罪案件如何把握证据标准
 李继轩等贩卖、运输毒品案[第1249号]
——被告人在一审庭审中认罪并对其庭前有罪供述不持异议,二审期间提出受到非法取证的,如何审查与处理
 金建伟故意杀人、抢夺、非法侵入住宅案[第1255号]
——从案发现场检出了第三人的DNA,如何排除其他人参与作案的可能
 高佑铭抢劫案[第1261号]
——根据被告人的供述、指认提取到了隐蔽性很强的物证,且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并排除串供、逼供、诱供等可能性的,可以认定有罪
 康文良故意杀人案[第1272号]
——如何审查判断DNA鉴定意见的关联性及被告人的翻供
 余坤锋交通肇事案[第1334号]
——“自首认罪”案件如何理解和把握“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
 李二胜故意杀人案[第1366号]
——死刑案件被告人翻供且缺乏客观证据的审查判断
 朱晓东故意杀人案[第1367号]
——对有证据指向是预谋杀人但被告人否认的,如何审查判断证据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马某某故意杀人案[第1123号]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参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
 庞易浑等故意伤害案[第1171号]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因部分被告人赔偿而对其撤诉后,其余被告人尚应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如何处理
 张正伟污染环境案[第1289号]
——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有关问题
二、审判
(一)**审程序
 应鑫迪诈骗案[第1322号]
——疫情防控时期利用疫情实施诈骗犯罪的,应从严惩处
 张正诈骗案[第1323号]
——疫情防控期间适用速裁程序实行远程视频“无接触”式开庭应当注意的问题
(二)第二审程序
 扎西杰参等故意杀人、非法持有枪支、包庇案[第1006号]
——上诉人在二审期间脱逃,仅有原审被告人在案的,应当如何处理
 钟兆桂、伍斯云等故意伤害案[第1025号]
——原判因错误认定被告人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节而减轻处罚的,重审纠正后能否据此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曾某平等贩卖、运输毒品案[第1131号]
——在上诉案件中,对于公诉机关指控但一审没有认定的犯罪事实,二审能否审理并予以认定
 高朝能贩卖、运输毒品案[第1232号]
——审理死刑案件应当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卢荣新故意杀人、强奸案[第1245号]
——在刑事二审程序中如何审查和认定证据
 费明强、何刚抢劫案[第1263号]
——二审将原判数罪改为一罪并加重该罪的量刑,但未改变原判数罪决定执行的刑罚,是否违背上诉不加刑原则
(三)死刑复核程序
 李某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第1023号]
——一审判处被告人死缓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仅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上诉的情形,对刑事部分应当适用何种程序审理
 王春红、徐满等抢劫案[第1262号]
——死刑复核程序中发现二审法院剥夺被告人上诉权的,如何处理
 张某文抢劫、抢夺案[第1340号]
——死刑复核程序中发现一审、二审对被告人身份、是否构成累犯等事实认定错误的,应如何处理
(四)审判监督程序
 王秀敏故意杀人案[第1338号]
——共同犯罪人先后归案后被分案起诉,法院能否并案审理
三、特别程序
(一)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黄静诈骗案[第1176号]
——司法实务中如何把握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没收姚升违法所得案[第977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情形下,没收违法所得案件的审判程序、相关法律文书的制作方式及文书中的称谓
 任润厚受贿、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违法所得没收申请案[第1235号]
——关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具体操作规范和裁判要点解析
(三)强制医疗程序
 马艳雷强制医疗案[第976号]
——如何把握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具体条件
  刑事立法、司法规范
一、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10月26日修正)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1年1月26日法释〔2021〕1号)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19年12月30日高检发释字〔2019〕4号)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7月20日修正 公安部令第159号)
二、总则
(一)管辖
  *高人民法院 *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海警局关于海上刑事案件管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2020年2月20日 海警〔2020〕1号)
(二)回避
  *高人民法院关于对配偶父母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人员实行任职回避的规定(2020年4月17日 法发〔2020〕13号)
(三)辩护与代理
  *高人民法院 *高人民检察院 司法部关于逐步实行律师代理申诉制度的意见(2017年4月1日 法发〔2017〕8号)
  *高人民法院 *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建立健全维护律师执业权利快速联动处置机制的通知(2017年4月14日司发通〔2017〕40号)
  *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关于依法保障律师诉讼权利和规范律师参与庭审活动的通知(2018年4月21日 司发通〔2018〕36号)
  律师会见监狱在押罪犯规定(2017年11月27日 司发通〔2017〕124号)
(四)证据
  *高人民法院 *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印发《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2017年6月20日 法发〔2017〕15号)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五)强制措施
  *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2015年10月9日 高检会〔2015〕9号)
  *高人民法院 *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受刑事处罚实行向所在单位告知制度的通知(2015年11月6日 高检会〔2015〕10号)
  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实行监督的规定(2015年12月17日 高检发执检字〔2015〕18号)
  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2016年1月22日 高检发执检字〔2016〕1号)
(六)期间、送达
  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预防和纠正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案件工作规定(试行)(2015年6月1日)
  人民检察院办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案件的规定(2016年7月1日 高检发侦监字〔2016〕9号)
三、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2020年8月7日修订)
  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2016年6月16日 公通字〔2016〕16号)
  *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2015年4月15日 法释〔2015〕8号)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2015年10月22日 公通字〔2015〕31号)
  *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下级人民检察院对上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不起诉等决定能否提请复议的批复(
2015年12月15日 高检发释字〔2015〕5号)
  *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补充侦查工作的指导意见(2020年3月27日 高检发〔2020〕6号)
  人民检察院公诉人出庭举证质证工作指引(2018年7月3日)
四、审判
(一)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2018年4月27日)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19年4月24日 法释〔2019〕5号)
  *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答复(2020年8月11日 法发〔2020〕29号)
  *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办案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2018年4月3日 高检发释字〔2018〕1号)
  *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2016年8月29日 法释〔2016〕19号)
  *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2017年2月22日 法释〔2017〕5号)
  *高人民法院 *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2020年11月5日 法发〔2020〕38号)
  *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17年2月17日 法发〔2017〕5号)
  《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理解与适用
  *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同一案件多个裁判文书上规范使用案号有关事项的通知(2016年2月1日 法〔2016〕27号)
  *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2018年6月1日法发〔2018〕10号)
  《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的理解与适用
  *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程(试行)》《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程(试行)》《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审普通程序法庭调查规程(试行)》的通知(2017年11月27日 法发〔2017〕31号)
  《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程(试行)》的理解与适用
  《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程(试行)》的理解与适用
  《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审普通程序法庭调查规程(试行)》的理解与适用
(二)**审程序
  *高人民法院 *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2019年10月11日 高检发〔2019〕13号)
  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监督管理办法(2020年5月11日)
(三)死刑复核程序
  *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复核及执行程序中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2019年8月8日 法释〔2019〕12号)
(四)查封、扣押、冻结财物及其处理
  *高人民法院 *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刑事案件涉扶贫领域财物依法快速返还的若干规定(2020年7月24日 高检发〔2020〕12号)
(五)涉外刑事案件的审理和司法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2018年10月26日)
五、执行
  *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鉴别标准》的通知(2016年7月26日
 法〔2016〕305号)
  监狱暂予监外执行程序规定(2016年8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2019年1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2020年6月18日 司发通〔2020〕59号)
  *高人民法院 *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对因犯罪在大陆受审的台湾居民依法适用缓刑实行社区矫正有关问题的意见(2016年7月26日 法发〔2016〕33号)
六、特别程序
  人民检察院强制医疗决定程序监督工作规定(2018年2月1日 高检发诉字〔2018〕1号)
七、刑事诉讼法律监督
  人民检察院刑事抗诉工作指引(2018年2月14日 高检发诉字〔2018〕2号)
  人民检察院办理死刑第二审案件和复核监督工作指引(试行)(2018年3月31日高检发诉二字〔2018〕1号)
八、刑事赔偿
(一)综合
  *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落实〈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2017年2月7日 法发〔2017〕4号)
  *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2015年9月21日 法发〔2015〕13号)
  *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各级人民法院院庭长办理案件工作的意见(试行)(2017年4月10日 法发〔2017〕10号)
  *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的意见(试行)(2017年4月12日 法发〔2017〕11号)
  *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的实施办法(试行)(2015年5月15日)
  《*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2015年5月13日 法〔2015〕130号)
(二)国家赔偿
  *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赔偿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2017年4月20日 法释〔2017〕9号)
(三)司法救助
  *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2016年7月1日 法发〔2016〕16号)
  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试行)(2016年8月16日 高检发刑申字〔2016〕1号)
  *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2018年2月27日 高检发刑申字〔2018〕1号)
  *高人民检察院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2019年2月25日)
(四)公益诉讼
  *高人民法院 *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应否履行诉前公告程序问题的批复(2019年11月25日 法释〔2019〕18号)
  刑事政策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
  经验交流
  赴澳大利亚考察家庭暴力司法应对机制的报告
  受虐儿童司法保护的现状、困境与出路
  专题论坛
  让热点案件的判决书制作成为典范
  任润厚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违法所得没收裁定书评析
  顾雏军案再审改判的法治理念体现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死刑核准制度改革
  从死刑核准制度改革看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死刑司法改革成绩斐然的十年
  死刑核准权收回十周年
——回顾与展望
  迈向更加文明的刑事司法
  死刑核准权收回*高人民法院以来发生的变化
  跨国犯罪中境外证据的审查与认定
  跨境人口贩运犯罪的新特征及刑事司法对策
  刑事司法协助中证据审查与调查取证制度的完善
  刑民交叉案件程序与实体处理规则
  刑民交叉案件的诉讼问题
  刑民交叉案件的范围、类型及处理原则
  完善刑民交叉案件办理机制的思考
  刑民交叉案件的有关疑难问题探讨
  实务探讨
  对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以程序正义保护合法产权
  守住产权保护的*后关卡 再审程序大有可为
  顾雏军案再审开庭审理十大亮点
  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复查纠正涉产权错案
  涉产权案件再审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顾雏军再审案: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
  保障公民参审权利 有效推进司法民主
——人民陪审员法重点解读
  人民陪审员法第十六条**项理解之我见
  刑事案件息诉服判五步工作法
  疑案争鸣
  郭正冬故意伤害案
——在被害人死亡的情形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可否及于被害人近亲属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