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OC建设与学习行为分析

包邮MOOC建设与学习行为分析

¥47.6 (8.1折) ?
1星价 ¥47.6
2星价¥47.6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075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1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030707567 ; 978-7-03-070756-7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MOOC学习者、建设者以及研究者,其他对在线课程建设感兴趣的读者未来教育是什么样子?在线开放课程对于课堂教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是在线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与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MOOC学习者、课程建设者所面临的问题,系统介绍了MOOC的发展历史、面临的挑战以及MOOC的建设与使用,还有国防科技大学MOOC课程团队在MOOC建设中的经验,包括整个课程建设流程、MOOC视频录制、课程平台维护。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中国在线教育的未来 1
1.1 未来教育模式 1
1.1.1 未来教育的特征 1
1.1.2 在线开放课程改变教育模式 3
1.1.3 课堂教学不会被取代 4
1.2 中国的 MOOC 该往哪里走 7
1.2.1 中国已经成为 MOOC 大国 7
1.2.2 国际在线教育平台朝着盈利*大化转变 8
1.2.3 中国的 MOOC 应该走自己的道路 9
1.3 如何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11
1.3.1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创新模式 11
1.3.2 让中国学生学会讨论 12
1.3.3 大学中教师更应该学习 MOOC 13
参考文献 14
第2章 什么是 MOOC 15
2.1 MOOC 的兴起 15
2.1.1 MOOC 的概念 15
2.1.2 国内外 MOOC 平台分析 17
2.2 MOOC 的发展 23
2.2.1 发展动力 23
2.2.2 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 25
2.2.3 面临的挑战 29
2.3 MOOC 教学模式与教学模块 31
2.3.1 MOOC 教学模式 31
2.3.2 MOOC 教学模块 34
参考文献 41
第3章 如何建设 MOOC 43
3.1 MOOC 建设流程 43
3.1.1 课程规划 43
3.1.2 备课 47
3.1.3 视频制作 48
3.1.4 课程运行 51
3.2 如何制作优质的 MOOC 视频 53
3.2.1 视频吸引力分析 53
3.2.2 *优视频时长和数量 55
3.2.3 *佳视频表现形式 58
3.2.4 视频录制及制作建议 62
3.3 如何设计知识地图 64
3.3.1 知识地图的必要性 64
3.3.2 知识地图的作用 66
3.3.3 构建知识地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68
3.3.4 知识地图制作步骤 70
3.3.5 基于知识地图 MOOC 构建面临的挑战 73
参考文献 74
第4章 如何使用 MOOC 76
4.1 在线学习 MOOC 76
4.1.1 你需要 MOOC 吗 76
4.1.2 怎样提升 MOOC 学习效果 78
4.1.3 哪些学习者拿到了证书 80
4.2 MOOC +翻转课堂 85
4.2.1 翻转课堂发展历程 87
4.2.2 MOOC +翻转课堂的特点 88
4.2.3 MOOC +翻转课堂教学实施 91
4.2.4 MOOC +翻转课堂的评价和建议 92
4.3 MOOC 学分制 96
4.3.1 MOOC 学分制的出现 96
4.3.2 MOOC 学分制的实施 97
4.3.3 MOOC 学分制研究与建议 99
4.4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02
4.4.1 为什么需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02
4.4.2 SPOC 与雨课堂介绍 103
4.4.3 SPOC 和雨课堂的实施 106
4.4.4 科学评价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10
4.5 微学位与在线学位 113
4.5.1 微学位与在线学位的内涵 113
4.5.2 微学位和在线学位面临的挑战 116
4.6 如何用好 MOOC 117
4.6.1 存在的问题 117
4.6.2 大学使用 MOOC 资源的建议 119
参考文献 121
第5章 MOOC 学习行为特征 123
5.1 MOOC 数据概述 123
5.1.1 数据结构 124
5.1.2 数据特征 127
5.2 学习者属性分析 135
5.2.1 学习者的年龄分布特征 135
5.2.2 学习者的性别特征 138
5.2.3 学习者的地区分布特征 145
5.3 学习行为统计特征 149
5.3.1 观看视频行为统计特征 149
5.3.2 完成作业行为统计特征 151
5.3.3 参与讨论行为统计特征 152
参考文献 154
第6章 MOOC 学习者分类与预测 156
6.1 基于早期学习行为的学习者分类预测 156
6.1.1 MOOC 学习预测研究 156
6.1.2 学习者分类 157
6.1.3 基于朴素贝叶斯的学习者预测 163
6.1.4 基于贝叶斯公式的辍学因素分析 168
6.2 基于行为偏好的学习行为模式分类 169
6.2.1 聚类算法概述 172
6.2.2 聚类算法实现 172
6.2.3 基于行为偏好的学习行为模式分类结果 173
6.3 基于观看视频行为特点的分类 174
6.3.1 基于观看视频行为分类算法 174
6.3.2 基于观看视频行为分类结果 175
参考文献 176
第7章 MOOC 视频吸引力量化与评估 178
7.1 视频吸引力与视频属性建模 178
7.1.1 视频吸引力因子的定义 178
7.1.2 多元回归算法 181
7.2 *受欢迎的视频时长 188
7.2.1 视频数量的忍耐度阈值 188
7.2.2 *优视频时长的区间估计 189
7.2.3 随发布时间变化的*优视频时长 192
7.3 视频分割评估方法 195
7.3.1 Logistic 变换与视频吸引力因子 195
7.3.2 相关性分析 196
7.3.3 视频分割评估算法 198
7.4 基于矩阵填充的*受欢迎的视频时长 204
7.4.1 低秩性与稀疏性 204
7.4.2 矩阵填充算法 206
7.4.3 多课程融合*优视频长度 209
参考文献 212
第8章 MOOC 学习有效性量化与评估 215
8.1 课程认证与有效学习理论 215
8.1.1 课程认证 216
8.1.2 学习成就系统设计框架 221
8.1.3 在线学习有效性及其理论 223
8.1.4 有效的课程学习行为 226
8.2 MOOC 学习过程评价 229
8.2.1 观看视频行为得分 231
8.2.2 学习过程评分算法 234
8.2.3 效果分析与结论 237
8.3 MOOC 视频评估 240
8.3.1 MOOC 评估的必要性 240
8.3.2 课程视频评估的算法 241
8.3.3 课程学习效果分析 245
参考文献 250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中国在线教育的未来 网络让交流变得如此简单,在线教育对于大学教育势必会产生冲击,很多人存在疑问:未来的高等教育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大学课堂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这一章主要介绍我们对未来在线教育的一些思考,包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大学的定位、大学教师与在线课程的关系,以及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模式。 1.1未来教育模式 1.1.1未来教育的特征 不少教育革命是由教育技术的变革所引发的,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得更加广泛,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发生改变:教育目标正在朝着以能力培养为主转变[1],混合式学习更加普遍,学生的培养将更加个性化,学习更以学生为中心,终身学习将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中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讲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教育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国家对下一代的教育就能够看到这个国家的未来。 以教育对经济的影响为例,教育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1995~2000年,美国年均GDP增长幅度达到15.58%,而在1985~1990年,美国的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大幅度提升。这两个时间段相差了10年。这一规律,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教育先行”的特点,正是高素质的人才造就了美国的经济腾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地提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进入信息时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对教育模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技术使得学习和交互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知识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并能够通过交互实现传播和共享。互联网显然是传播和共享知识*快捷的模式,在线教育开始兴起,并迅速发展,重要性不断提升。在线教育将成为重要的教育模式,并且未来的在线教育一定会向着越来越互动的方向发展。 教育和科学探索让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不断加深,而新的教育模式加速了人类学习掌握知识的速度,让学习者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未知领域展开探索。根据现有的教育现状、教育技术水平、教育设施和人口的发展状况来展望未来的教育模式。虽然教育的发展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但是教育平等、教育资源短缺、实体教育受到在线教育冲击和信息化技术提升在线教育体验四个特征是可以预见的(图1.1)。 图1.1未来教育的四个特征 1.教育平等 随着教育设施的完善,人们对教育平等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从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人人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学位得到认可,全球范围内,在线教育开始逐步占领在职教育市场。在线教育经历了课程、课程证书、微专业、专业学历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逐渐成熟(如图1.2所示)。目前,已经有一些国家在开始实行远程硕士学位的认定工作,大量拥有本科学历的在职学习者通过远程教育来获取硕士学位。 图1.2在线教育进化路径 未来远程教育将使得人人享有高等教育的权利,通过设置在线大学专业和相应的课程群,能使学习者不需要跨入大学校园就能获得大学学位。随着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学习者在就业和工作中得到相应的受益。 2.教育资源短缺 传统教育资源很难紧跟科技的发展,在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下,很多大学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发现大学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就业技能差距明显。另外,在一些快速发展的行业,人才却存在很大的缺口,其原因是人才培养没有跟上行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资源更新慢、推广慢。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新的教育资源可以高效地培养岗位技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竞争激烈的培训教育需要更快地适应岗位需求,解决人才供需上的矛盾。岗位需求导致了对教育培训的新需要,而且很大程度上是非在校学生的需求,在线学习和在线课程学位的获取将带来很大的需求空间。 3.实体教育受到在线教育的冲击 因为资源和成本的原因,实体教育很难满足未来社会对教育和在线学习的需求。随着网络认证得到认可,更多人会选择在线课程学习来提升自身。当然,所有的教学资源都是源于人的,实体教育始终是网络化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为了避免在线教育对实体教育的冲击,实体教育机构并不是停止资源的共享,而应该是拓展实体教育模式,将在线教育与实体教育有机融合,将在线教育作为实体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可以预见未来的教育领域竞争,线上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重要的竞争模式。 4.技术提升在线教育体验 网络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无处不在的网络和硬件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终端的类型不断涌现,使得网络与人类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手机、移动电脑等便携设备使得学习者可以无处不在地学习,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随着交互界面手段的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也在不断提升。更多的人愿意通过网络进行搜索和查询知识,海量的知识资源帮助学习者紧跟科技发展不断地提升自我。 1.1.2在线开放课程改变教育模式 MOOC[2](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兴起,使得大量优质的MOOC资源可以免费访问、使用。由MOOC引发的大学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大学的虚拟化、大学课程的在线化、大学课程的模块化、大学教学的规模化和大学教学的个性化。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提出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引进适合在校大学生需要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将优质MOOC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一书提到开放教育世界的三大趋势:基础设施、开放教育资源、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因此,将MOOC与大学课程体系融合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 MOOC的理念是让全球的学习者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分享优质教学资源,MOOC具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包括注册、看视频听课、随堂测试、作业、讨论、考试、结业、证书等流程。MOOC教学模式给学习者带来了一种新的学习体验,能够给予学习者参与大学教育和获得需要的知识,通过建设MOOC教学资源,也能够提升高校课程建设水平。 MOOC与大学课程体系融合,不仅能够加快大学的国际化进程,满足学员培养机制的建设要求。通过探究MOOC给教学带来的结构性改变,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模式变革,有效利用国内外知名办学机构的优质教育资源;还能够优化大学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突破目前大学教育课程更新和紧跟研究前沿的瓶颈,使得大学教育和培养机制与国际接轨,同时也能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共享。 国家推进MOOC“金课”建设[3],加强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实施一流课程“金课”建设计划,即建设10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000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包括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各类型课程。具体任务是建设3000门左右线上“金课”、7000门左右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和线下“金课”、1000项左右虚拟仿真“金课”、1000门左右社会实践“金课”建设。可见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目标是适应未来基于网络的新型学习模式发展,将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融合,并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提升国家教育的整体水平。 从国家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来看,课堂教学受到在线开放课程的冲击,于是人们开始讨论MOOC是否可以取代课堂教学。这种思潮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大多数教师并没有进行在线课程建设和实践,我们的观点是课堂教学的地位始终无法被在线教育取代。那么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它们在大学中的地位到底存在什么差异呢?下面来看看课堂教学的兴起和发展。 1.1.3课堂教学不会被取代 百度百科给出了课堂教学定义:课堂教学是指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方案,在给定的时空里,运用一定传授理论、技能、手段和方法,对一个班级或几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一定内容的讲授、谈话、辅导答疑操作示范等教学行为。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和教学内容的增加,就需要有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16世纪,在西欧一些国家创办的古典中学里出现了班级教学的尝试,如法国的居耶纳中学、德国斯特拉斯堡的文科中学。与此同时,天主教设立的耶稣会学院也实行班级教学,还在章程中详细规定了每月、每周的教材内容和每天的时间表。 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其所著的《大教学论》(1632年)[4]奠定了课堂、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此后,课堂教学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学校逐步推广。中国课堂教学始于同治元年(1862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原野,学习的场所。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采用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负责,同时对他们因材施教,辅以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课堂教学能够提升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学进度,以及实现科学学习(图1.3)。课堂教学的优点主要有:à将相同或相近年龄和知识程度的学生组成学习集体,相互促进和提高学习效果;á教师按固定的时间表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扩大了教育对象,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方面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使教学能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各门学科轮流交替上课,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又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减轻学习疲劳。因此,课堂教学的出现是教育史上一个重大的进步。 图1.3课堂教学的优势 课堂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不能充分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又难以充分照顾优、差生的学习和发展。19世纪末期,特别是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培养人才的需要,为了克服课堂教学的缺点,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出现了分组教学甚至个别教学等组织形式。在大学中采用的分级教学的本质就是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或者分级教学同样带了诸多问题,比如给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带来心理落差。 另外,个性化指导和个性化教学还受到了课堂规模的影响,但是中国大学普遍面临着教师资源短缺,班级学生数量庞大的问题。其本质就是小班教学率,在统计的世界**大学小班教学率数据中,普遍达到了70%以上,而中国大学普遍低于5%。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来自生生交流,而研讨模式是促进生生交流的有效模式。因此,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教学资源的问题,MOOC资源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是绝不是唯一方式,更不是替代课堂教学的方式。 学习者如果单靠自己,置身于任何团队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虽然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与人的交互能力,但是课堂教学会让学生身入其中,并形成社会化的人际交往关系,会让有相近知识水平、相近知识需要的学习者形成学习团队。在这样的团队中学习者会有较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国防科技大学经过多年的MOOC学分制改革发现,同样是校园里的学生,采用无课堂的在线学习,课程通过率仅有15%左右,远低于正常的课堂授课的学习效果。因此,正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短的时间内掌握*多的知识,而且课前预习、课后习题和考核一整套学习模块让学习效果达到*优。 大学生的知识绝大多数来自课外的阅读、自学以及和同学的讨论,但是绝大多数这些学习行为发生在校内;正是学校的环境、课堂的集中学习和教师的授课让学生能够在课外发现知识、寻找自身的知识缺陷,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