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20366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50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52036671 ; 978-7-5520-3667-1

本书特色

文化遗产是中丹文化交流的长青主题。中丹学者围绕文化遗产主题,阐述中丹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的身份建构意义以及文化遗产在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聚焦于中国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旨在通过对话的形式,互相交流、互相借鉴。文化遗产是文化交流的长青主题,本书涉及的中国文化遗产有龙门石窟、少林功夫、清代泥塑、长白山剪纸、龙泉青瓷,乃至京剧、彩灯、美食、马王堆古墓等。基本每一篇论文就是一个案例,讲述了这些文化遗产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展示独特的魅力。通过学者们深入阐述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的身份建构意义以及文化遗产在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意义,促进文化对话和传播。

目录

前言 我国文化复兴与传播中的文化遗产 张喜华 老陶工与他的制陶作坊——正在中国与丹麦濒临绝迹的史前遗产? 因戈尔夫·蒂森(Ingolf Thuesen)/著 余沁/译 中国和全球历史视野下的文化遗产 何莫邪(Christoph Harbsmeier)/著 徐志杰/译 “遗产(Heritage)”和“文化遗产(Kulturarv)” 苏纳·沃肯(Sune Auken)/著于春华/译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以海宁硖石灯彩为例 马驰 从用户角度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莫滕·沃姆德(Morten Warmind)/著刘静贤/译 考古遗产和当地身份 埃斯本·阿尔斯莱夫(Esben Aarsleff)/著 张家川/译 论“Kulturerbe” 莫里茨·金泽尔(Moritz Kinzel)/著 马亚楠/译 清代传统技艺和泥塑 约瑟菲娜·巴克(Josefine Baark)/著 卢嘉欣/译 丹麦建筑遗产 克里斯托弗·施密特(Kristoffer Schmidt)/著 武彦如/译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中的人文光辉——以《聊斋志异·陆判》中的异想与妙构为例 宋紫珍 郑承军 少林功夫在世界舞台的传播分析 曹洪瑞 孔子故里曲阜“三孔”的文化意义建构与海外传播反思 于春华 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作品的东方美学意蕴 武彦如 龙泉青瓷在宋士大夫休闲生活中的意境构成——以南宋龙泉窑鬲炉为例 余沁 京剧的海外传播问题与对策探析 孙宁 关于中国瓷器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思考——以景德镇瓷器为例 郭戎荣 天津美食中的幸福文化身份建构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张家川 中国京剧文化的对外传播 刘琦 从龙门石窟看文化自信与文化交流 沈安童 灵魂何处是归路——论长沙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的转生成仙示意功能 王艳华 长白山剪纸艺术在日韩的传播研究 于洪鉴 向世界递上“中国名片”——以泰山挑山工为例 郑天娇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喜华,女,1969年11月出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文学博士, 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国家公派留学归国人员,教育部丹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2018年第十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