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谎心理学:哪些关于人类谎言的有趣思考

说谎心理学:哪些关于人类谎言的有趣思考

1星价 ¥39.0 (6.0折)
2星价¥39.0 定价¥65.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30036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300300368 ; 978-7-300-30036-8

本书特色

1. 樊登读书2018年度好书《好奇心》作者又一力作。
2. 多视角剖析说谎行为在人类进化史中的作用与意义。
3. 有趣有料,彻底颠覆你对人为什么要说谎这件事的认知。

内容简介

经众多学者研究发现,撒谎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且在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内都比较常见。我们人类向来对谎言的态度就很好的微妙:一方面,我们唾弃它;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谎言存在于我们的每个生活片段中。
本书作者一方面从心理学、医学、神经学、哲学的视角,生动解密了“说谎”这一生物本能在人类社会如何被广泛运用,以及我们如何让“欺骗”发展成很基本的生存技能;另一方面以认知心理学、决策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调试等理论为依托,配以大量案例、故事、实验,从个体和微观的层面论证了说谎在认知协调、身心平衡这些事关你我人生幸福问题上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作者指出谎言也会带来诸多弊端,严重损害了人们的正常利益,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信任度。由此,诚实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拥有的,而是我们必须努力追求的。我们应思索自己和真相之间的关系,更让我们学会辨识他人的谎言,并告别自欺,诚恳真诚地生活。

目录

第 1 章?? 智慧因欺骗而来 / 001

欺骗让人类进化得更聪明 / 001

动物有趣的欺骗行为 / 005

欺骗能力与智力的关联性 / 009

人类是天生的骗子吗 / 011

第 2 章?? 平生**次说谎 / 017

说谎的孩子 / 017

孩子从几岁开始说谎 / 020

说谎的孩子会读心术 / 024

如何让孩子学会不说谎 / 029

如何对待说谎的孩子 / 034

第 3 章?? 虚构症患者是骗子、艺术家还是疯子 / 039

虚构症患者中的超级大骗子 / 039

虚构症患者中的艺术天才 / 045

虚构症患者是精神病吗 / 054

第 4 章?? 如何识破谎言 / 059

识别谎言不容易 / 059

出卖你的面部表情 / 062

如何从言谈中辨别真伪 / 067

我们为什么会高估识别谎言的能力 / 070

答题赢百万诈骗案疑点重重 / 073

安贫乐道之人与愤世嫉俗之人谁更容易上当 / 079

如何识别间接欺骗 / 081

第 5 章?? 测谎仪真能识别谎言吗 / 085

测谎仪的诞生与应用 / 085

新一代测试诚实的机器管用吗 / 095

第 6 章?? 我们的大脑为什么要欺骗自己 / 111

我们的感知系统是如何被愚弄的 / 111

你做出的“决定”真的是自己的“选择”吗 / 117

人人都有会说谎的大脑 / 120 认知失调与无限自我让谎言大行其道 / 128

第 7 章?? 自欺欺人的好处和风险 / 139

我是个能控场的好人 / 139

高效能人士的自我欺骗 / 145

战争中的武力与欺骗 / 150

政治家应诚实 / 154

第 8 章?? 谎言也能成良药 / 157

安慰剂之歌 / 157

充当麻醉剂的盐水带来的启示 / 160

梅斯梅尔的催眠术是医术还是骗术 / 164

第 9 章?? 谎言在我们生活中的力量 / 175

广告商向公众兜售的是谎言吗 / 175

为什么欺骗能减轻疼痛 / 183

第 10 章?? 你会撒“善意的谎言”吗 / 191

谎言真有好坏之分 / 191

“心理保留”应对“门口的凶手” / 196

不同宗教与文化对谎言的立场 / 202

第 11 章?? 如何做一个诚实的人 / 211

诚实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 / 211

想诚实就要对自己的确定性抱持怀疑 / 212

为错觉保留必要的空间 / 214
展开全部

节选

推荐序张蔚同学又出新的译著了,高产的牛人,必须给他点赞。特别是这本译著的原书名还有点儿“雷人”――《为什么不说谎我们就活不下去》(Why We Can't Live Without Deceit),这种将说谎上升到人生观高度去认识的提法我在过去看过的文献中还真没见过。细细品来,未必是作者别出心裁,只是喊出了一句大实话,一句你我不大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下承认的话。
我们习惯于在分辨谎言时给出恶意与善意的“二分法”判断,由于标签的不同,可预期的结果也就必然有了损失与收益两种截然相反的可能性,又在人类趋利避害本能的驱使下引发消极或积极的不同应对。其实,给谎言打标签的方式挺没劲的,谎言就是谎言,假的永远不可能是真的,善意的谎言也未必在蝴蝶效应下一定导致与善意者动机一致的结果。我也同意在说谎的问题上,我们更应该追根溯源地去考察其源、流、变,因为没人不说谎。
本书的作者采用了从宏观到微观逐步聚焦的方式证明他的假设,由此也就形成了历史的厚重感。
首先他高举高打,用进化心理学和社会生物学起势,并且邀请了亚当、夏娃作为主要演员,剧终时我们发现上帝说了谎,因为吃了苹果并不会死,仅可以孕育新的生命,既然上帝都无法免俗,何况你我这些凡人,说谎也就成了可以理解的事情。实际上,作者希望传递的就是一个理念:既然人类包括个体 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与环境的互动、与人的交往,那么也就必然会因自我保护之类的种种原因而说谎。说白了,不说谎,你就无法适应你必须面对的情境。当然,如果用诚实就可以解决问题,大多数人是不会选择说谎的,因为说谎会让你产生焦虑、内疚、防御的心理负荷,会感觉不舒服,绝对没有光明正大令人踏实。但无论人类还是动物,无论远古还是当下,说谎都无法避免。
然后作者从神话回到科学,对谎言、虚构的心理机制及背后的脑机理进行了微探,以期向读者说明,真正难以矫治的病理说谎者是有独特“硬件”也 就是生物学缺陷的。在此基础上,作者话锋一转,进入影视作品比较感兴趣且读者同样感兴趣的领域――如何从身体语言识别一个人是否在说谎、如何在审讯中揭露谎言,以及如何用生理多导仪开展测谎等我比较熟悉的领域。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观察匹诺曹鼻子的长度以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这事儿真的有实验室价值,而在实践中,尤其是审讯当中使用肉眼真不如测谎仪准确,而且误报率高,风险比较大。当然,作者并没有强调教人如何破案,只是介绍了谎言识别的方法与原理。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作者以认知心理学、决策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调适等理论为基础,从个体和微观的层面论证了说谎在认知协调、身心平衡这些事关你我人生幸福问题上的作用,让我们领略其核心主题――你想活下去,就必须适应,适应就免不了说谎。我就想有没有不说谎而只说真话的人呢?真有。幼儿早期的孩子,他们为所欲为,想咋地就咋地;还有另一种可以为所欲为的人,就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人。说白了,不说谎是一种完全的自由,说明没有什么可以来束缚你。人类社会几千年历史上演的所有剧目,其实都是个人、国家、族群用财富、武力、计谋等方法追寻上行社会流动,以获得对环境的控制、垄断,获取自由*大化也就是利益*大化的过程。想想挺可怕的,为了不说谎,人类会付出生命。仅仅将说谎视为道德讨论的范畴真的太out了, 而从人类生存与发展之本能需求出发,认识到说谎是你我适应环境的一项生存技能,虽然我们都希望事事诚信,但这只是希望。
十分欣赏张蔚同学的选择,他将一本通俗易学的科普专著奉献给读者。了解谎言的进化,探究其背后的科学,让我们不仅能够了解自身,也可以更加宽容他人。作为当下犯罪心理学领域的前浪,我真诚祈盼像张蔚这样的后浪更加汹涌澎湃,早日赶超前浪。你看,这其实也是谎言,没有哪拨前浪不希望自己永远在潮头当引领者的,但这不现实,历史不允许。马皑
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译者序今社会对谎言的态度非常微妙:一方面,我们唾弃它;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谎言存在于我们的每个生活片段中。我们会在某些情况下运用它,至于为什么,理由太简单了,因为说谎可以规避风险、谋求合作、促进发展。
这可能让你觉得一时难以接受,但如果回看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你就可以很清晰地领悟谎言在我们祖先进行的部落与城邦的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 在可获得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你该如何有效地生存下去呢?对此,曾经有研究者说过“人们看上去很诚实”这样的话,这是对那些兵戎相见或者坐在谈判桌前的成年人把谎言运用得淋漓尽致的写照。在当时的环境下,似乎说谎把 生存变成了一场战术性游戏;但同时,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在低年龄段的儿 童身边形成。
大多数的父母把谎言视为孩子成长的天敌,哪怕是从孩子嘴里蹦出一个字都会紧张得不行,甚至会因此对孩子进行严厉的堪称苛刻的训诫,试图在儿童阶段对孩子说谎这种行为进行完全的扼杀。很多教育家、哲学家也都对说谎有着类似的看法。这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不禁会让我们产生疑问:“说谎这个行为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而从孩子到成年人的这种转变,是否又意味着,说谎是我们作为人类所与生俱来的呢?
回顾历史,很显然不能很好地对此给出答案,我们需要一些科学手段的介入,但是又不能直接把他人抓来研究,所以动物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在争夺交配权以及藏食物的时候,科学家们看到了黑猩猩的欺骗;在装死躲避来自天敌的威胁、伪装后捕捉猎物的时候,科学家们看到了蛇的欺骗。当然了,这些都是自然抉择下的生存手段,那么作为高等智慧拥有者的我们呢?是否也遵循着这种抉择而进行说谎行为呢?
在探究的路上,研究者慢慢地产生了一种想法,即是否应该从我们的中枢大脑进行一番探究。而在《说谎心理学:那些关于人类谎言的有趣思考》这本书中,确实有人这么去做了!针对谎言的大脑研究似乎开启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说谎的生理和深层次心理机制都被逐渐找到。
在我们惯常的观念中,说谎者或者骗子是怎样的人呢?是走投无路、投机取巧的人,还是有恃无恐的人呢?对说谎行为的研究可能会颠覆我们的观 念,因为说谎被认为是一个高度集成的、有难度的行为,说谎者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比如想象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甚至即时反馈的能力,他需要专注于自己的谎言,同时试图说服对方也专注于这个情境,这就需要说谎者感觉通道全开、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修辞精准。当我们知道这些时,回看那些“臭名昭著”的骗子,是否又会站在科学的角度发出惊叹呢?
其实,本书也针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进行了一些讨论,我们单从趋利避害的这种天性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也可以理解。孩子在用这种没什么成本的方式,去规避自己可能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中,说谎行为经常出现在家长问孩子“谁做的”这个问题上。很显然,孩子说谎除了有避险的动机外,还因为他们并不明白谎言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长久影响和后果。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说谎行为与智力水平相关,孩子在八岁之前的说谎行为并不需要被严厉地矫正,因为这代表着他们想象力的飞速发展。但这个观点似乎并不能被大多数的家长所接受,谁又会因为想象力这种“虚无”的东西而让自己的孩子承担成为骗子的风险呢?在这本书里,也许可以找到一个不一样的解读,特别是书中列出的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幼子的例子,不失为一个生动又直接 的展现。
不要担心这本书会成为一本枯燥的学术书籍,它看起来并不是,至少在我翻译的过程中看起来不是。书中充满了各种针对人类为什么说谎所做的实验和很多案例,读起来不仅不枯燥,反而充满了趣味。当然,本书可以给你的似乎也并不仅限于心理学和儿童成长层面的内容,历史、哲学、脑科学这些看上去深奥的知识,在现实的层面实际上多少都有涉及,不过不要担心,所有这些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予以呈现。
希望这本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所做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可以为关于说谎的认知带来一点点升级。
与其谴责说谎是一种道德的扭曲,不如说它是一种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

作者简介

伊恩·莱斯利
· 英国社会热点专栏作家、记者,其文章主要刊登在《卫报》《经济学人》《新政治家》《每日邮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报刊上。
· 他的另一部成名作《好奇心: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获樊登读书2018年度50本好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