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016464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29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200164640 ; 978-7-200-16464-0

本书特色

著名翻译家林一安先生对勘英语、西班牙语、中文三个语种;力追海明威的简练质朴“电报式语言”;再现原著中传达的地道的哈瓦那风情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一个渔夫的故事。古巴老渔夫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 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 但这鱼实在大, 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 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 他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 *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目录

001 / 老人与海

116 / 奉献一份别样的译文——我译《老人与海》

展开全部

节选

奉献一份别样的译文
——我译《老人与海》 我**次听到海明威的名字,大概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战胜利后不久。那时候,上海正热映一部根据其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改编的美国电影《战地钟声》。那是我的小学英文老师、上海圣约翰大学英语系学生沈文美小姐告诉我的。记得我是在国泰大戏院看的电影。当时,我自然懵懵懂懂,只知道情节可歌可泣,男主角十分英雄了得,其他还有什么,就不甚了了了;不过,起码总算还记住了海明威这个名字。 许多年之后,我上了大学,学西班牙语。毕业后,长期从事西班牙及拉丁美洲文学的研究和翻译。但是,一直没有忘掉海明威。后来,陆续读到他有关西班牙语国家的作品,如《午后之死》(Death in the Afternoon,1932)、《第五纵队》(The Fifth Column,1938)、《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1940)、《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1952)等等。我对这些小说之所以情有独钟、倍感亲切,是因为其中有我急需了解的西班牙、古巴等西班牙语国家的具体情景。对西班牙语国家来说,海明威和我都是外国人。一个外国人怎么观察这些国家,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可供我仔细体会、借鉴。 《老人与海》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译介至今,已有不下四十余种中文版本。这些译文,各有千秋,各显神通,且各有受众,读者自会找到自己心仪的译本。正如西班牙谚语所谓,cada oveja, tiene su pareja,什么羊,找什么伴。不过,我总觉得有个遗憾:从英语舶来的译本在解释这部小说中大量出现的西班牙语词句的时候,大都语焉不详,存在不少改进的空间。 ……对照英、西、中三种文字,我觉得,我们对于《老人与海》的研究,还可以深入一步,我或者也可以做点什么。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长期在西班牙语国家如西班牙、古巴等地生活、写作,了解并熟悉这些国家民众的生活、习惯、秉性乃至语言,他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特别是《老人与海》,都是反映和再现他们生存、战斗和抗争的生动诗篇。 但是,由于英文和西班牙文在语言上的差异,用英文写作的海明威不可能完全显示西班牙语国家民众习惯上的微妙之处。例如,英文中没有第二人称的“您”和“您们”,只有you(你或你们),而西班牙文,就把你(tú,阿根廷、乌拉圭等西班牙语拉丁美洲国家还用vos)和你们(西班牙用vosotros,拉美用ustedes),您(usted)和您们(ustedes)分得很清楚。所以,西班牙文版的《老人与海》(El viejo y el mar)就弥补了这个缺陷,为非英语地区的读者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参照。 本书西班牙文版为了使小说所描绘的风俗习惯更加符合古巴国情,将原文中的一些词语译成古巴及其他西班牙语国家的通用词语。如货币单位,原文中的dollar(当然,译成“元”,也未尝不可,但似嫌模棱两可),系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货币单位,在古巴显然不合适,就改译为peso(比索,古巴及其他一些西班牙语国家使用的货币)。又如大多数西班牙语国家把城市里两条街道之间的距离叫做cuadra(笔者译为街段),这在美国等英语国家是没有的,只笼统地说street,不太准确,等等。 另外,书中的主人公古巴渔民、老人圣地亚哥(说来也许有点奇缘,我了解到,海明威笔下的这位老人的原型,也姓富恩特斯,与我译介的那位墨西哥作家同姓)的打鱼伴当马诺林结识老人的时候才五岁,但据推算,他在小说中初次登场的时候,应该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了。西班牙文版把英文的boy译为muchacho,将较为合理的年龄段显示出来,我也就舍弃“男孩”的中译,而改译为“小伙子”。
在《老人与海》里,海明威为了调制古巴的异国情趣,使用了不少饱含古巴特色、表现渔民等下层百姓语言水准的西班牙语,而且,在一些场合,作家还引用了英语和西班牙语夹杂在一起的句型。还有,海明威在小说原文英文中运用的西班牙文词句,常常有点拼写或语法上的错误。保留下来并稍加说明,应该说也是对作家写作风格和创作初衷更深层次的体味、理解和尊重。 请看几个例子: ……本书描写的是古巴的一位渔民,他和他们国家的人民的姓氏,理应按照西班牙语的发音来中译。但笔者注意到,不少中译者居然根据英文的发音来译音了。有的译者竟将本书主人公老人圣地亚哥(Santiago)音译为“圣迭戈”。笔者估计,这位译者可能不知道,另外一个名字San Diego,倒可以音译为“圣迭戈”。而且,美国和一些西班牙语国家的许多地方也叫这个名字。还有,小说里提到那位小伙子给老人带来了Hatuey beer。这个词,有的译者译为“哈退啤酒”,有的译为“阿特威啤酒”,有的译为“哈杜威牌的啤酒”,有的译为“阿特韦牌啤酒”,都是根据英文来音译的。较为妥当的办法,是根据西班牙语发音来音译:“阿图埃伊牌啤酒”。按,阿图埃伊,系原西班牙岛(即后来的古巴)印第安部族酋长,1511年在反抗西班牙殖民军时被捕,烧死。后被追认为古巴民族英雄。该啤酒即以其名命名,曾一度畅销,至今仍为名牌。 海明威还在这部作品里,向读者介绍了一种古巴食品:a pot of yellow rice with fish。且看诸位译家如何出招:一罐糙米拌鱼;一盆鱼拌黄米饭;有锅鱼煮黄米饭;一小罐黄米饭,有一点鱼当菜;有锅鱼肉黄米饭。窃以为,*后一译,*为靠谱,然惜无详细说明。经笔者向我国人民网古巴籍西班牙文改稿编辑亚瑟夫·阿南达(Yasef Ananda)咨询,原来这种“鱼肉黄米饭”是古巴渔民和水手爱吃的一种米饭,用大米、鱼肉,加上调料和一种特殊的黄色素做成,也叫做“渔民式米饭”。这虽然只是小事一桩,但译事无大小,向读者交代作品的一切巨细,应是译家的职责所在。 至于海明威的语言风格,人们常以“电报式语言”概括,即简练质朴,因此,译文也需力图再现,而语出自然,明白如话,正是译者向往的目标。为此,译者对自己提出一条自律:中文句子,尽可能不超过二十字…… 小说中,老人一个人划着小船,在大海中打鱼拼搏,但海明威没有把他写得很孤独,孤苦伶仃,倒别具匠心,让老人与枪鱼、飞鱼、小鸟、鼠海豚,甚至自己的手脚脑袋,都交上了朋友,汝尔相称,所以,作家笔下的he、they就应该译为“他”,“他们”,而译成“它”,“它们”,则有违作家创作初衷了。 总之,粗通英、西两种文字的译者试图通过这两种文字,并利用其中的差异,为中国读者奉献一份别样的译文,使之得以品尝个中独特的滋味。 林一安 2021年1月5日,北京国际友谊花园

作者简介

作者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伟大的美国作家、记者,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中的代表人物,以文坛硬汉著称,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创造了一种简洁流畅、清新洗练的文体,这些都使得他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1953年,因《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佳英文小说”。 译者 林一安 1936年3月生于上海,原籍福建闽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世界文学》副主编、《外国文学评论》编委、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主要学术专长是西葡拉美文学研究。2009年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资深翻译家荣誉证书。曾主导翻译引进加西亚·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等作家作品,主编《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博尔赫斯全集》《布拉斯科·伊巴涅斯文集》《葡萄牙文学丛书》等,代表性译作包括富恩特斯《我们的土地》、阿左林《著名的衰落》,以及《番石榴飘香》《博尔赫斯七席谈》等,著有《博尔赫斯画传》《迷宫与〈百年孤独〉》《奇葩拾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