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917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33页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300291789 ; 978-7-300-29178-9

内容简介

  《管理心理学(第四版)/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工商管理类》本次修订仍然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力求逻辑清晰、结构紧凑。  《管理心理学(第四版)/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工商管理类》尝试采用科普风格介绍管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力求语言简洁、内容生动。  在《管理心理学(第四版)/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工商管理类》的内容安排上,注重问题导向,引导读者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重点介绍各种理论的实践应用。  《管理心理学(第四版)/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工商管理类》包括绪论、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与行为四部分内容。绪论部分包括管理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及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目的和意义。个体心理与行为部分从个体心理的角度分析人在组织中的行为表现。群体心理与行为部分包括群体冲突管理和团队建设等相关内容。组织心理与行为部分,包括领导与组织理论、组织文化、员工压力管理等相关内容。

目录

模块一管理心理学概述

单元1认识管理心理学
1.1管理心理学的定义
1.2管理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1.3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1.4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模块二个体心理与行为

单元2个体知觉与管理
2.1知觉
2.2社会知觉
2.3归因理论
单元3个体差异与管理
3.1个性心理特征
3.2气质
3.3性格
3.4能力
单元4态度、价值观与管理
4.1态度与管理
4.2工作满意度
4.3价值观
单元5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5.1内容型激励理论
5.2过程型激励理论
5.3激励理论的应用

模块三群体心理与行为


单元6群体心理与团队管理
6.1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6.2群体心理的基础理论
6.3团队管理
单元7沟通的理论与应用
7.1沟通概述
7.2管理沟通
7.3影响沟通的因素和改善策略
单元8冲突与谈判
8.1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8.2冲突与管理
8.3谈判与管理

模块四组织心理与行为

单元9领导理论及其应用
9.1领导概述
9.2领导特质理论
9.3领导行为理论
9.4领导权变理论
9.5领导理论的新进展及应用
单元10组织理论及其应用
10.1组织的概念、类型与功能
10.2组织理论
10.3组织结构与设计
10.4组织变革与发展
单元11组织文化建设
11.1组织文化的概念与作用
11.2组织文化的构成与影响要素
11.3组织文化理论
11.4组织文化建设
11.5跨文化管理
单元12员工压力与心理健康
12.1压力概述
12.2压力应对策略
12.3员工帮助计划
展开全部

节选

1.1管理心理学的定义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和管理学交叉的一个应用学科。管理心理学是工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工业心理学就比较注重有关员工心理调节和工业效率影响因素的行为研究,尤其是有关人员选拔、配备、评价和培训的人事心理学研究。此后,研究的重心转移到群体社会心理因素和组织背景中的工作行为研究。到60年代,管理心理学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学科领域。到70年代至80年代,管理心理学在激励、群体、领导行为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日趋活跃。90年代以来,管理心理学日益关注组织层面的问题,越来越与组织行为学融合在一起。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会(SIOP)把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学科的目标定义为:通过在各类提供产品与服务的组织中开展各种心理学应用,促进人类福利,包括制造业、商业、工会组织以及公共机构等。学会的重心是科学、专业和教育,并非盈利。由此可见,管理心理学的应用范围不仅是工业企业,而且包含各类组织机构。1.2管理心理学的学科体系管理心理学的体系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个体管理心理、群体管理心理和组织管理心理,这三个部分相互影响和制约,决定着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个体管理心理个体管理心理着重于研究管理情景中员工和管理人员个体心理特征的形成与作用,着重于理解个体心理特征的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知觉与信息加工过程、决策判断与问题解决模式、学习过程、归因与行为风格等;(2)能力、技能、个性和工作价值取向等;(3)工作激励的内容理论与过程理论、工作激励的有效策略等;(4)工作态度、工作满意感与工作绩效、工作价值观及管理策略等。二、群体管理心理组织管理的基本单元是群体。群体管理心理的核心理论是“群体动力学”,即群体组合、协调、发展的动态机制。因此,群体特征并不等于个体特征的简单相加或者相乘,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跟独处时的行为会有差异,因为群体中存在群体角色、规范和群体动力的作用,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在群体中会相互影响。群体管理心理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群体动态发展,群体发展阶段与群体互动、群体规范和群体内聚力,群体决策等;(2)群体间动力学,群体间沟通、群体间工作模式、群体关系协调等;(3)团队管理,团队工作理论、高效团队的特征、团队管理途径等;(4)群体沟通和协调,群体沟通模式、冲突管理策略和群体领导协调途径等。三、组织管理心理组织管理心理是管理心理学的整合分析,着重分析组织的结构、设计、文化等如何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组织管理心理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1)领导行为与管理决策,领导行为与权力模式、领导行为的传统理论与权变理论、管理决策的理论与优化方法等;(2)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组织理论、组织结构与技术机制、组织设计与权变因素等;(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理论、组织文化的策略、交叉文化下的组织管理等;(4)组织发展和战略管理,组织变革和发展的模型、组织发展与管理改革创新的途径、学习组织与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等。1.3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目的和意义一、认识人心:原来人心也可测中国有个成语叫“人心叵测”,意思是人心不可测,揣摩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非常困难。然而随着心理测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测验,对贯穿于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心理活动全过程的心理特质作出推论和量化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先提出“心理测评”这个概念,心理测评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测试个体的心理特征。心理测评不仅可以用于诊断人的心理健康,而且还广泛应用于管理中人才招募选拔、培训开发和职业生涯管理等领域。心理测评的概念一产生,立刻得到管理实践者的关注,因为管理中的选人和用人都需要建立在对人的透彻了解的基础之上,如果管理测评能够对人的心理进行科学的解释和预测,在管理中的作用将是难以估量的。例如通过心理测评,可以了解一个人是否胜任某一岗位以及他/她的未来发展潜力。因此,在管理心理学者和管理实践者的共同努力下,心理测评技术在当今的管理活动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心理测评在管理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例如在人员选拔工作中,常常用到心理测验来测量员工的认知能力、个性和兴趣。大量研究发现,这三种心理特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为密切。关于心理测评的理论与应用,本书将在“个体心理”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二、引导人心:人心所向即领导对于领导的研究很多,既有关于领导特质、领导行为和领导魅力等相关理论,又有关于领导过程、领导技巧的相关方法。如果我们认真思考领导的本质问题,即下属为什么愿意接受领导,可以得出结论:领导的本质是下属的追随与服从。如果下属不愿意追随并顺从,仅仅是屈服于领导者的权威或者正式的职位权力,那么领导者只是名义上的领导,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领导成功与否在于对人心的引导和驾驭,只有那些善于收服人心的领导者,才能做到人心所向,成为名副其实的成功领导者。

作者简介

邓靖松,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8年获澳大利亚政府“长江奋进研究基金”资助赴悉尼科技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2014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做访问学者。在系列案例集《中山大学管理案例研究》(2007-2017,经济科学出版社)发表教学案例12篇。自2007年起他已出版4部专著和教材(管理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理论与方法,中山大学出版社;团队信任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基础,湖南大学出版社)。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