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033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184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030703309 ; 978-7-03-070330-9

本书特色

本教材在讲解各种创新理论的同时,穿插了大量案例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教材在阐述相关案例时,十分注重结合与当前经典理论的结合,努力从创新管理理论视角解释导致案例中相关现象和结果的原因。

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分为七章,前两章是本教材的理论部分,章详细介绍了描述创新管理行为的若干经典理论;第二章阐述了三个创新系统理论,并对优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创新体系进行了描述。第三到第六章重点关注了优选化创新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三章讨论了优选产业分工如何催生了模块化创新,处于不同创新层级的国家和企业在其负责的生产模块中如何开展多元化的创新活动;第四章将优选高科技人才分布按照不同国家自上而下分成了三个阶梯;第五章详细描述了跨国公司的创新能力、创新资源的优选配置,及其在推动优选化创新过程中的凸出作用;第六章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融入优选创新价值链的相关问题。第七章是政策建议部分,讨论了优选创新价值链的深层次问题。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创新管理学相关理论 1
1.1 开放式创新 3
1.2 渐进性创新 13
1.3 突破性创新 16
1.4 包容性创新 21
1.5 静态创新与动态创新 22
1.6 本章小结 25
第2章 全球化创新体系 27
2.1 创新系统相关理论 27
2.2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创新体系 39
2.3 本章小结 71
第3章 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下的模块化创新 73
3.1 模块化创新 73
3.2 全球创新价值链与创新层级 75
3.3 全球化创新的多元化趋势 77
3.4 本章小结 78
第4章 全球高科技人才分布格局 80
4.1 人才分布**阶梯:美国 80
4.2 人才分布第二阶梯: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韩国 82
4.3 人才分布第三阶梯:中国和印度 85
4.4 本章小结 89
第5章 跨国公司如何推动全球化创新 91
5.1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 91
5.2 跨国公司的创新能力与研发投入分析 105
5.3 跨国公司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 108
5.4 跨国公司给东道国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 110
5.5 跨国公司全球创新战略案例:美国朗讯科技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创新布局 113
5.6 有关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负面效应的讨论 116
5.7 本章小结 120
第6章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创新 122
6.1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历程 122
6.2 中国企业的全球科技竞争力分析 133
6.3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与国际化研发布局 137
6.4 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与合作 140
6.5 中国企业的技术追赶与原始创新 142
6.6 本章小结 152
第7章 全球化创新的合作共赢机制 154
7.1 全球创新价值链存在的问题 154
7.2 建立全球化创新的合作共赢机制 160
7.3 中国面临的新挑战 162
7.4 本章小结 165
参考文献 166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创新管理学相关理论 全球化创新涉及的基本理论为创新管理理论。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创新管理理论的鼻祖约瑟夫 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过去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在没有创新的情况下,经济只能处于一种所谓的“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经济增长只是数量的变化,这种数量关系无论如何增加,本身并不能创造出具有质的飞跃的“经济发展”。在生产函数中引入创新要素后,一些生产者因为拥有能够提高产出的新技术而更容易获得垄断利润,拥有提高产出新技术的生产者就会获得垄断利润,这会引起其他生产者的相继模仿。这就打破使用新技术的生产者的垄断,从而刺激了大规模的新的投资,进而促进经济繁荣。当新技术为更多企业所掌握之后,市场上的盈利机会趋于消失,经济开始衰退,这时只有新一轮的创新带来更新的技术才会带动经济再次进入增长周期。熊彼特于1912年在提出创新管理理论时*早使用的是“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一词;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创新理论大师克莱顿 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于1997年在其著作《创新者的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一书中清晰地对破坏性创新的含义进行了详细阐述。 熊彼特提出的创新*初主要指的是科技方面的发明与创造。后人对“创新”一词的含义进行了扩展,用于指代在人的主观作用下,源自人的主观意识的,前所未有的想法、技术、模式、文化等方面的关系。自然科学中的新发现也被视作创新行为的一部分。 创新是一种具有极高风险的活动。这种风险主要由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创新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创新者自身的能力与认知的有限性等诸多因素导致。更广义地讲,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生产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政治风险、海外风险等,都可能导致技术创新活动达不到创新者预期设定的目标。创新活动所存在的巨大风险可以使用创新漏斗理论予以解释。如图1-1所示,在创新活动的开端,创新者可以天马行空地提出几千个原始设想,这些设想涌入巨大的漏斗开口处等待筛选,这一阶段可以被称作涂鸦式创新阶段;人们经过思考就会发现大多数原始设想是不切实际的,经过筛选,可能只保留1/10被认为与现实接轨的想法,即只有几百个原始设想可以走到漏斗的中间部位,并转化为一些研发项目,这一阶段又被称作设计式创新阶段;到了漏斗的末端,多数项目会被市场淘汰,可能只有一个能取得成功,这一阶段被称作流程化创新阶段。因此,大量的技术创新构想经过构想筛选、实验验证、技术开发、市场营销等几个阶段后,*终同时取得技术成功和市场成功的新产品的技术构想只占极少的比例。例如,全球新抗癌药研发的成功率甚至不足2%,平均一个抗癌药研发成本高达7亿美元,而在一个抗癌药研发项目开始之前,科学家往往会提出几千个可能的化合物组合作为备选②。从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创新活动是一种存在极高风险的活动。这也是为什么*早做出伟大发明的人从市场中获得的利润也是*多的。 图1-1 创新漏斗理论 创新活动可以有不同的创新模式,本书重点讲述几种创新管理学中较常提及的几种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包容性创新,以及从时间维度考察的静态创新与动态创新。 1.1 开放式创新 全球化创新是在一般意义创新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了全球化的因素。全球化创新涉及全球范围内的研发资源配置,以及不同国家之间在创新活动方面的分工协作。由于需要多个国家分工协作,全球化创新包含许多开放式创新元素,与开放式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 “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一词,*早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亨利 切萨布鲁夫(Henry Chesbrough)教授于2003年出版的《开放式创新:新的科技创造盈利方向》(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一书中正式提出。开放式创新贯穿了自产品研发到产品商业化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开放式的价值创新,而非单纯的技术创新。开放式创新可以在价值链前端的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有效实现技术的商业价值。开放式创新*初指的是公司利用外部思想进行创新,以拓展其所覆盖的科技领域,也可以用来指代同合伙人一起从事创新活动,从而分享经验和利益。切萨布鲁夫教授将开放式创新定义如下:企业有意识地获取和利用内部与外部创新资源,进而加速创新并有效地开拓市场(Chesbrough,2003)。开放式创新是涉及多个创新参与者的多主体综合创新模式,公司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界限变得不再重要,创新活动既可以在公司内部仅使用公司的资源进行,也可以在公司以外使用外部资源进行。这时候,公司不再需要完全依赖公司内部资源进行创新,而可以通过将自有的技术资源同其他公司共享来共同开展创新活动,从而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开放式创新打破了资源流动的边界限制,对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创新资源实现了有效整合。开放式创新不仅包括单纯的技术创新,还涉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1.1.1 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 与开放式创新相对的创新模式是封闭式创新。在封闭式创新范式下,公司更看重来自公司内部的想法、知识和技术的市场转化路径。因此,封闭式创新范式更加符合创新漏斗理论,其创新过程就像一个进口宽大出口窄小的漏斗,且不同公司之间的创新过程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知识较少流到公司外部,较少存在有效交叉。由于企业受制于现有市场的束缚,发生在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动往往不是发散型的创新活动,而更多是围绕现有市场需求展开的,研发人员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如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因此难以抽出精力去关注和开发新的市场(图1-2)。 图1-2 封闭式创新范式下创新性知识流动与创新过程 相比之下,开放式创新范式则将来自企业外部的想法和外部路径与内部的想法和内部路径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且假设组织边界不再是限制创新资源流动的因素。企业不仅能够从外部环境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还能够利用外部资源将产品推向市场,从而推进商业化进程。开放式创新的前提包括技术资源的自由流动与有效互补、完善的信用体系、成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达的风险投资市场、可观的市场潜力等要素。在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为了获取更多收益,公司有意愿将其技术资源及科研成果同公司以外的人员或部门分享。这时,公司所拥有的技术与知识不再是专属于公司的无形财产,而是可以分享给员工、上下游供应商、联盟企业、政府、大学乃至竞争者的无形资产。开放式创新*核心的要义在于企业不仅能够像使用内部创意、知识和技术等创新资源一样使用外部的创新资源,也能够将自己掌握的内部资源为外部所用。外部资源可能来自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也可能来自市场的消费者,还可能来自市场。例如,企业可以从消费者那里获得产品的反馈信息,以不断改进、修正并创新自身的产品与服务。 图1-3描述了在拥有两家公司的情况下,开放式创新范式下创新性知识流动与创新过程的特征。图1-3中,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创新性知识可以自由地流入和流出公司A和公司B。创新性知识不仅可以产生于公司的内部,而且可以来自公司外部。发明这些创新性知识的个体不会被局限在一家公司里,而是可以在公司A和公司B之间实现流动。这一开放式的观念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式创新范式下对于研发资源集聚于公司内部的要求。在封闭式创新范式的约束下,企业难以打破现有研发资源的束缚,难以产生突破性创新的想法,其经营范围往往被限定在现有市场。开放式创新由于放宽了知识流动的限制,在创新成果市场转化瓶颈的限制下,只有极少数公司内部的创新成果可以真正走向市场并取得成功。对于大多数未取得市场成功的创新成果来说,原因一方面是其技术内涵有限,缺乏市场化的潜力;另一方面是其潜在的技术价值并未被充分发掘。这时,开放式创新范式对于开发这些创新性知识潜在的市场价值就显得格外重要。拥有创新性知识和冒险精神的雇员离开现公司后,可能创立新的公司,利用流动到公司外部的知识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并制造新的商业机会。同时,来自外部的创新性知识流动到其他公司也可能有助于其他公司巩固其现有的市场地位。创造新知识的公司也不是无利可图,一般来说,拥有新知识所有权的公司往往可以通过控股新公司或者通过企业联盟的方式获利。显然,开放式创新范式增加了创新活动市场化成功的概率,且封闭式创新范式下适用的创新漏斗理论所设定的漏斗边界在此情况下也变得不再适用。 图1-3 开放式创新范式下创新性知识流动与创新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广泛推进,创新活动的速度显著加快,知识存量越来越多,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开始越来越多地分工协作,并各自发挥比较优势。鉴于此,封闭式的科技创新传统范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创新的要求,全球化也赋予了开放式创新范式以新的含义。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开放式创新早已拓展到了全球资源配置的范畴。站在全球化的视角看待开放式创新,不仅要求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内部各类创新资源,更要求其跨越国家边界实现创新资源的流动与互换。全球**的高技术公司大多拥有调动和配置全球科技资源的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到来,想要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技术优势,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要重视开放式创新模式,将视野拓展到全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创新资源配置。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要注重吸引国际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利用科技人才的跨部门、跨国家的流动实现开放式创新。 1.1.2 开放式创新产生的基础条件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开放式创新范式有其产生的基础条件。当前,任何领域都被大量的知识缠绕,这些知识大多来自公共科学数据库,包括期刊论文和专著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获取这些知识变得异常容易,这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也使跨领域的知识重组成为可能,遇到新的技术问题时,将不同技术领域的知识综合起来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20世纪,少数**大学依靠高度集聚的研发资源开展研发活动,创造了大量知识,并形成了对这些知识的垄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建立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垄断了全球的知识创造。进入21世纪后,许多高校在某一个领域或者某几个领域的科研竞争力十分强大,并创造了大量知识。许多后进国家模仿西方发达国家,建设了大量的大学和研究所,试图在科研方面打破美国的垄断。许多国家模仿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包括印度、新加坡、中国、韩国等。当前,知识的创造与流动早已突破了国界。来自全球的学者通过互联网开展学术交流,并发表学术成果。相较于互联网尚未普及的20世纪90年代,当前的知识前所未有地散布在全球各地。一家公司或者一所大学掌握其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是不现实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