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13281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92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301328170 ; 978-7-301-32817-0
内容简介
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家文学的源泉。本书对民间文学的基本问题作了细致的探讨和梳理,总论部分介绍了民间文学学科的历史和现状,民间文学的本体特征、价值和审美特征,分论部分分体裁介绍了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俗语和忌语、民间说唱和小戏,很后进一步延伸讨论民间文学田野作业方法和民间文学研究路径。初版列入“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并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得到高校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欢迎。本次修订增加了思政内容,并订正了旧版的错误。
目录
一、 民间文学的当下境遇
二、 民间文学是民族的文化传统
三、 民间文学是民众狂欢的形式
**讲 民间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节 民间文学学科与知识体系
一、 民间文学的学科体系
二、 民间文学的知识体系
第二节 民间文学研究的主要流派
一、 神话学派
二、 人类学派
三、 功能学派
四、 神话原型批评流派
第三节 民间文学是作家创作的范式
一、 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再写
二、 民间文学孕育了文学
第四节 俗文学与民间文学
一、 对俗文学的提倡和研究
二、 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差异
第二讲 民间文学的界定及生存状况
**节 什么是民间文学
一、 “民间文学”概念的提出
二、 民间文学的优越性
三、 “人民性”:民间文学的核心所在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生存状况
一、 从口头到书写
二、 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
三、 口头语言的表现范式
四、 表演中的创作
五、 异文的存在和认定
第三节 中国民间文学的存续
一、 古代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
二、 民间叙事的衰落
三、 可持续的民间文学生活
第三讲 民间文学的本体特征
**节 口头性:一种表演的模式
一、 口头语言系统的必然存在
二、 口口相传的优越性
三、 口头文学是永恒的
四、 大众传媒的介入
第二节 集体性:演说者与观众的互动
一、 集体性的表现形态
二、 集体叙述的力量
第三节 变异性:表演活动的不可复制
一、 每次表演都不一样
二、 变异的力量
三、 导致变异的原因
第四节 传承性:演说模式的相对稳定
一、 再创作不能超越传统模式
二、 传承性存在于反复表演的过程
第四讲 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审美特征
**节 民间文学的价值
一、 生活中的文学活动
二、 民间教育和娱乐的资源
三、 关于祖先的历史记忆
四、 承载和认识文化传统的文本
五、 为学术研究提供多种可能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载体
一、 民间文学蕴含核心价值观
二、 民间文学传衍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民间文学的审美特征
一、 审美主体与客体的一致
二、 在场情境的审美方式
三、 重复经历的审美体验
四、 日常生活审美化
第五讲 神话:神圣的叙事
**节 神话的产生
一、 定义神话
二、 神话的历史根源
第二节 神话的本质
一、 真实又神圣的叙述
二、 遥远的历史
第三节 中国神话没有得到充分发育
一、 正统文化疏离神话
二、 “想象力”的问题
三、 神话的历史化
第四节 中国神话的民族特征
一、 历史化了的古史传说系统
二、 农耕民族色彩浓郁
三、 不同神话体系的融合和多样化
四、 种类齐全
五、 “怪异神人”众多
六、 多为自然神、氏族神和英雄勇士
第五节 中国神话的分布及记载
一、 地理分布格局
二、 载录古代神话的主要典籍
第六节 神话的变形法则
第七节 神话与古代信仰
一、 神话与巫术
二、 神话与图腾观念
三、 神话与原始宗教
第六讲 史诗:民族的口述史
**节 史诗的一般特点
一、 古代知识和文体形式的总汇
二、 “起源”的叙事及其社会功能
三、 史诗承载着神话
四、 史诗的神圣与崇高
五、 史诗永久的魅力
第二节 创世史诗
一、 中国创世史诗的格局
二、 创世史诗主题类型
三、 西南地区创世史诗的特点
第三节 英雄史诗
一、 英雄史诗的概况
二、 中国三大英雄史诗
三、 民族生活的历史画卷
四、 英雄人物的颂歌
五、 英雄史诗的叙述模式
六、 口传与书面的结合
七、 史诗演唱艺人
第七讲 民间传说:历史的故事
**节 传说与神话及民间故事
一、 传说与神话的区别
二、 传说对神话的继承
三、 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关系
第二节 传说是关于历史的叙事
一、 传说离不开历史
二、 传说的虚构与真实
三、 传说可能进入历史
第三节 民间传说的类型
一、 人物传说
二、 历史传说
三、 风物传说
四、 新闻传说
第四节 传说的社会功能
一、 一个族群的公共记忆
二、 口传记忆中的族群认同
第八讲 民间故事:娱乐的叙事
**节 生活故事
第二节 民间笑话
一、 民间笑话的种类
二、 民间笑话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 民间寓言
一、 何谓寓言
二、 寓言的文体特色
三、 寓言的民族特色
第四节 民间童话
一、 何谓童话
二、 民间童话的内容与分类
三、 童话的叙述特点
第五节 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
一、 民间故事结构的相对定型
二、 民间故事的类型化
三、 用方言记录民间故事
第九讲 民间歌谣:美妙的天籁
**节 歌谣是什么
一、 对歌谣的认识
二、 歌和谣的区别与联系
三、 歌谣的起源
四、 歌谣的分类
五、 古代民谣研究
第二节 富有特色的地方民歌
一、 地方民歌的主要种类
二、 民歌体式和风格的多样性
第三节 歌谣的认识功能
一、 表达民俗礼仪的内涵
二、 哭嫁歌的意义流程
第四节 民歌是一种方言的演唱
一、 用方言演唱和记录民歌
二、 民歌的地域性
第五节 “五四”歌谣学运动的兴起
一、 兴起的过程
二、 运动的实绩
第十讲 俗语和禁忌语:智慧的民间语言
**节 民间俗语
一、 谚语
二、 民间歇后语
三、 民间谜语
第二节 日常禁忌语
一、 凶祸禁忌语
二、 破财禁忌语
三、 猥亵禁忌语
第十一讲 民间说唱和小戏:表演的艺术
**节 民间说唱
一、 俳优与成相
二、 乐舞百戏
三、 敦煌藏卷说唱作品
四、 勾栏瓦肆里的民间说唱
五、 形式繁多的明清说唱
第二节 民间小戏
一、 古代宗教仪式孕育民间小戏
二、 汉族民间歌舞戏
三、少数民族戏剧剧种
四、 汉族民间道具戏
五、 民间小戏的表演空间
第十二讲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
**节 走入田野
一、 田野作业的必要性
二、 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
第二节 田野作业的步骤与规范
一、 进入田野的程序
二、 参与观察
三、 深度描写
四、 田野作业:发现故事
第三节 让当地人说话
一、 田野作业的单向性
二、 建立平等对话的田野机制
第四节 “口头程式理论”的产生
第五节 校园民间文学调查
一、 校园顺口溜
二、 校园笑话
三、 校园流行语
四、 鬼故事
五、 智力测验游戏
第十三讲 民间文学研究方法及其实践
**节 研究方法的否定之否定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实践
一、 比较法
二、 演进法
第三节 民间故事的结构形态
一、 民间故事形态学
二、 二元对立的叙述范式
三、 结构与解构
第四节 以记录文本为研究对象的可行性
第五节 现代民间文学学科的演进
一、 晚清时期的民间文学活动
二、 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学科的诞生
三、 民间文学活动的扩展
四、 建构中国民间文学理论体系
参考书目
**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作者简介
万建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出版学术专著三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三十余篇。曾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两次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3.6¥48.0 -
落洼物语
¥8.9¥28.0 -
中国当代文学名篇选读
¥17.0¥53.0 -
中医基础理论
¥50.7¥59.0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
¥13.3¥35.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8.2¥26.0 -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心理学基础课系列教材普通心理学(第5版)/彭聃龄
¥29.6¥78.0 -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
¥40.8¥120.0 -
外国教育史-第2版
¥19.6¥40.0 -
断代(八品)
¥21.4¥42.0 -
宪法-第二版
¥20.3¥29.0 -
先进防伪技术
¥81.3¥98.0 -
企业法务教程
¥34.8¥49.0 -
[社版]大汉战神:霍去病传
¥12.0¥40.0 -
经络腧穴学
¥59.3¥69.0 -
工程图学
¥53.1¥59.0 -
中国古代简史(插图本)
¥57.2¥88.0 -
计算机网络 第8版
¥37.7¥59.8 -
新闻学概论(第七版)(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世纪版))
¥15.0¥50.0 -
办公室工作实务(第4版)/黄海
¥27.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