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43757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42
  • 出版时间:2021-05-26
  • 条形码:9787010243757 ; 978-7-01-024375-7

本书特色

一部可信、可近、可亲、可读的优秀通俗党史读物,融思想性、生动性、故事性于一体 “历史细节见证党百年辉煌,感人故事彰显新思想魅力”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80余个党史故事,进行生动、感人、通俗、易懂的解读。每个故事分三个板块。**板块,故事原委。原原本本地道出习近平讲述每个故事的时间、地点、场合和内容。第二板块,故事延展。介绍故事来龙去脉,还原故事历史场景,描述故事具体情节,体现故事完整性。第三板块,故事启迪。努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述党史故事的本义和引申义,简要阐释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书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讲故事的基本风格和基本特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了有根有据、史实准确。同时,力求做到政治性、思想性、准确性和故事性的统一,可读性极强,可以作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辅助读物。

目录

前 言/001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003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007

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011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中共一大会址/016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019

毛泽东百读《共产党宣言》/022

毛泽东、贺龙、徐海东家族牺牲的革命英烈/026

这些文物是历史的见证/032

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了夜空/036

“支部建在连上”/040

八角楼的灯光/044

古田会议: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048

毛泽东的寻乌调查/052

半条被子的故事/056

陈树湘断肠明志/060

闽东畲族没叛徒/064

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069

“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075

“两点一存”话南梁/079

“我心里一直牵挂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084

“杨靖宇牺牲时是 35 岁”/089

“虽九死犹未悔”的赵尚志/093

“赵一曼牺牲时是 31 岁”/097

东北抗联“八女投江”/101

左权将军太行捐躯/104

“共产党人好榜样”:彭雪枫/108

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113

新四军“刘老庄连”/117

“白刃格斗英雄连”121

英雄母亲邓玉芬/125

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校训/129

延安整风:“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132

楷模张思德/136

用行动回答“窑洞之问”/139

沂蒙山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142

淮海战役:以 60 万战胜 80 万的战争奇迹/148

进京的“赶考”远未结束/152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毛泽东、邓小平写短文的故事/157

刘少奇廉洁奉公的故事/161

周恩来严于律己的故事/166

特级英雄杨根思/170

一级英雄邱少云/173

特级英雄黄继光/176

六十年代初的全党大调研179

“两弹一星”扬国威/182

“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186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189

县委书记的榜样、全党的榜样焦裕禄/193

将军当农民 妻子回农村/196

谷文昌的“潜绩”与“显绩”/199

“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202

钢铁战士麦贤得/205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邓小平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11

陈云支持改革开放/215

邓小平与宁波/219

胡耀邦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223

万里勇当改革先锋和闯将/227

刘华清大抓海军建设/231

“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235

义乌小商品走向世界/239

与时俱进的“枫桥经验”/243

右玉的奇迹/247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251

一辈子的共产党人:杨善洲/255

“郑九万现象”/259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60 年深藏功名的张富清/265

航天赤子孙家栋/269

航空报国的*美奋斗者:罗阳/275

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279

一代楷模廖俊波/283

羌山忠魂:兰辉/287

守岛 32 年的老民兵王继才/291

司法改革的“燃灯者”:邹碧华/295

35 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299

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303

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307

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312

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316

儿童歌曲作用大/320

从“沙木拉打”到小相岭隧道/324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327

后 记/333


展开全部

节选

【故事原委】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看到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讲解员说这个译本是由一位共产党人的老父亲放在“衣冠冢”里二十多年方才保存下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听了连称很珍贵,说这些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要保存好、利用好。 【故事延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陈列柜里,看到的这本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具有非同寻常的来历。 “衣冠冢”里埋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张人亚(原名张静泉,亦称张仁亚),浙江宁波人。初中毕业到上海法租界一家打造金银首饰的银楼当学徒。1921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是青年团和共产党*早的成员之一,也是上海*早的工人党员之一。 1922年9月,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成立,张人亚任主任。他在工人俱乐部成立大会上指出,俱乐部“就是保存工人生命的机关”,希望工人们团结在俱乐部周围“努力做去”。1922年10月上旬,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发动金银业工人罢工,在罢工宣言中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同时指出:罢工是被逼迫的,俱乐部是工人的第二生命,必须誓死捍卫之。张人亚是工人领袖之一。 这次罢工,2000多名工人罢工28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城市举行的持续时间*长的一次罢工,对上海各界产生强烈震撼,充分体现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的力量。10月下旬,租界巡捕房镇压罢工运动。淞沪警察厅以私设“秘密机关”、“要挟罢工”的罪名,取缔金银业工人俱乐部,通缉张人亚等。 平时,张人亚总是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1924年10月,中国共产党派他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白天听课学习、讨论,晚上站岗、放哨,周末参加义务劳动。除了上课学习,他还认真研读《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资本论》等马列著作。在他撰写的个人及家庭情况汇报材料中,明确表示,自己要成为“一个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工具——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工具”。 回国后,张人亚曾主办上海总工会机关报《平民日报》,为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充当舆论前锋。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笼罩上海。张人亚当时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为了确保自己学习、保存的《共产党宣言》和革命书刊万无一失,1927年底,张人亚秘密回到宁波老家,将一批革命文献交给父亲张爵谦,要求父亲想方设法保存好。 张人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给父亲留下的是一批革命文献和无尽的思念。张人亚的父亲为了不辜负儿子的重托,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编造了一个“不肖儿在外亡故”的故事,进行传播,1928年冬在霞浦镇长山岗上建造了一个“衣冠冢”,埋葬了儿子“张人亚”和早年病故的儿媳顾玉娥。其实,“衣冠冢”里埋藏的是一个天大的秘密——张人亚交给父亲保存的一批革命文献。 从此,张人亚的父亲苦守着“衣冠冢”里的秘密,苦苦期待着有朝一日儿子会突然回来,取走“衣冠冢”里的革命文献。就这样等呀、等呀,一直等待了二十多年。 然而,张人亚再也没有回来。 “一个*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上海的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由于连续发生“顾顺章叛变事件”“向忠发叛变事件”,中共中央机关和工作人员在上海难以开展工作,陆续转移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瑞金,张人亚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张人亚任中央出版局局长兼总发行部部长、代中央印刷局局长,领导中央印刷厂印刷大量革命书籍和报刊,为广大干部、党员和红军指挥员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环境中,由于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张人亚积劳成疾。1932年12月23日,张人亚带病从江西瑞金去福建长汀检查工作,路途遥远,跋山涉水,缺医少药,病逝途中,时年34岁。 1933年1月7日,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办的《红色中华》刊登《追悼张人亚同志》,悼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出版局局长兼代中央印刷局局长张人亚:“人亚同志对于革命工作是坚决努力,刻苦耐劳,在共产党内始终是站在党的正确路线之下,与一切不正确思想作坚决斗争,在党内没有受过任何处罚,因为努力工作为革命而坚决斗争使他的身体日弱,以致*后病死了。人亚同志已死了,这是我们革命的损失,尤其是在粉碎敌人大举进攻中徒然失掉了一个*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 。

作者简介

欧阳淞,著名党史专家,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职。著有《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基本问题研究》《写给中学生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写给小学生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等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