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963642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9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49636426 ; 978-7-5496-3642-6
本书特色
“新华.知本读书会文丛”,分为《快乐与至乐(思想卷)》《打开果核(文化卷)》《一加一可以不等于二(艺术卷)》三卷,为新华.知本读书会历年演讲内容精选。
内容简介
《打开果核》收录张文江、彭林、樊树志、傅杰、郑培凯、汪涌豪、陈引驰、戴燕、朱刚、陈尚君、陈建华、陈勤建、李天纲、陈正宏等十四位有名学者的十六篇文章,话题涉及《易经》、老庄、《论语》、唐诗宋词、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等领域,兼具广泛性和深刻性。本书以经典文本阅读为入口,深挖中国传统很好文化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阐述精当、不乏新意;同时,大家学者对传统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高屋建瓴,对于当下的文化发展潮流,亦不无启示与指导意义。
目录
节选
打开果核 ——老子哲学与当代生活 汪涌豪 卡夫卡曾直言对老子思想的无限钦敬,称“老子的哲学是坚硬的核桃,我被它们陶醉了,但是它们的核心,却对我依然紧闭”。这个果核紧紧地封闭着,它是自我圆足不加旁求的;它的成就、它的感觉、它所有的意义都绾聚在一起,收拢在一起;它精光内敛,一般人很难接近它,甚至没有接近它之前,就已经有点目迷五色了。为了向前人汲取智慧,我们需要让它敞开,这就是“打开果核”。 但并不是每个人对着文本就可以打开这个果核的,等打开以后,也未必每个人都进得去。这需要今人和古人在一个平台上有效地交汇。 今天的生活已经很散文化,离人的精神越来越远。我们都说接受过去的熏陶,广义上说是接受人文的熏陶,但是“人文”是什么呢?对“人文”的解释有很多。其实,人文处理的是人的日常世界和价值世界的关系问题。 我们日渐沉沦在生活的底层,变得越来越机械、固定,我们所有的向往、追求、喜怒哀乐都统统被格式化了。尽管每个人都觉得我是世界上独一份的,我就是我,和别人不一样,但是我们的追求、向往、心底的那些梦都和别人一样,以至我们的打扮和装修出来的环境也是一样的。 所以,这个世界越来越雷同,雷同以后就非常乏味。当我自己做学问的时候,乃至于读《老子》《庄子》的时候,总希望在打开这个果核的时候能发现里面有我自己的东西。其实每个人读一个文本,都可以读出自己的东西来。也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古代注《老子》的不下千家。后来不断地散失掉了,今天才留下三百五十四家。 我谈老子,是谈我所看到的老子,并不是教科书式的、权威性的,因为每个人的眼睛里面都会投射出一道特殊的光束,它照见的老子可以是别人所没有看见的部分。当然,这并不是说对于经典,人们可以胡乱解释,纯粹根据个人的感受。但经典的生命要延续,就必须和当代交互连通。而且因经典自身内容非常深广,它自带光环,是一个发光体,在这种交互连通中,它的思想足以光照当下人的生活。在读《老子》的时候,我自己感到*愉快的,是能真切感受到老子的思想不是过去时的,它不断在生长,不是站在遥远的古代,透过遥远的时空告诉我们真理,而是非常贴合当代人生活的、可以身体力行的智慧之源。 一 老子几乎是和孔子同时代的人。一般认为老子在前,孔子在后,孔子曾经向老子问礼,老子教训他不要多说话,太喜欢说话必然多说多败。孔子听了老子的教训后安静了很多,回去三天没给学生开课,因为他觉得自己碰到了真龙一样的人物。老子的高明让好为人师的孔子一下子安静下来。当然,也有人不这样认为,比如汉学家史华慈(Benjamin I. Schwartz,1916—1999)就认为孔子在前,老子在后。 众所周知,道家哲学是以老子和庄子两个人作为代表的。一般认为,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学问,就像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学问一样。其实不能这样一概而论,因为老子和庄子之间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区别。不说他们言语方式很不一样——老子的语言是警句式、格言式、箴言式的,不多展开;而庄子则多用寓言、重言和卮言,展开得很丰盛。他们两个人的为人风格就不完全一样,一个老成持重,一个更近青年才俊;一个是史官或档案馆馆长,一个则为小吏。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趣味也不一样,后世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老子的学说非常沉稳,非常凝实,每一句话都有多重性的意思,许多帝王引用其为执政的依据;而庄子的学说被许多读书人、艺术家欣赏,因为他讲得浪漫,讲得机敏,讲得汪洋恣肆。 如果要对道家的学说有根本的体认,必须从老子开始。当然我还要补充一句话,要对道家的思想有包罗万象的体认,可能光读老庄还不够,还要加上《列子》。
作者简介
陈启伟 序言 张文江 《易经》的源流 彭 林 中国古代家训与门风 樊树志 王阳明与晚明思想解放潮流 傅 杰 漫话《论语百句》 郑培凯 “茶禅一味”五题 汪涌豪 打开果核 陈引弛 从老庄道家谈中国文化 戴 燕 早期中日韩的互相观望 朱 刚 苏东坡的超越之路 陈尚君 《全唐诗》中的伪诗与伪好诗 陈建华 宋词与中国抒情传统的美学发展 陈勤建 江南稻作生产与中国鸟文化 李天纲 海派文化的渊源及其传承 陈正宏 被拔高的作者和被贬低的史书 郑培凯 昆曲的审美境界 陈尚君 唐诗中的醇儒风范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偏见
¥16.8¥5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0.2¥32.0 -
汉字王国
¥11.5¥46.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1.9¥39.8 -
女性生存战争
¥31.0¥66.0 -
万物皆无序
¥14.3¥42.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24.8¥45.0 -
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
¥26.7¥55.0 -
自卑与超越
¥12.7¥39.8 -
乡土中国
¥21.3¥26.0 -
理解人性
¥11.9¥39.8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7.3¥36.8 -
字海探源
¥25.0¥7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9.5¥38.0 -
后现代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精装)
¥19.8¥66.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2.2¥38.0 -
六说文学教育
¥11.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