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2939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2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569293944 ; 978-7-5692-9394-4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献分析法和教育思想史分析方法,从教育学的立场对自由命题进行探讨,将法权意义上的自由进行教育学的转化,确立自由作为主体的“能力”“关系性品质”和“实践品质”等教育学意义上的自由立场,以此为分析框架,系统梳理和分析中外历史上“自由人”的形象及教育思想,整体反思中外有关“自由人养成”问题的路径和方案,取长补短,为未来中国的自由人养成教育提供参考。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文献检索思路、过程及结果
(二)三个基本主题
(三)简要分析
三、核心概念
(一)自由
(二)自由人
(三)养成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教育思想史方法
**章 问题的当代性、中国性及学科性
一、问题的当代性与中国性
(一)转型期的中国呼唤自由人
(二)转型期的中国对人之现代性特质的再审思
二、问题的学科性
(一)教育学因关注具体境脉下的个体生命而关注生命的自由状态
(二)教育学因关注人的发展而关注人的自由问题
(三)教育学因关注实践过程而关注人的自由发展路径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在自由性质上的学科立场
一、自由即主体的能力
(一)自由作为法权向作为主体能力的转向
(二)自由作为主体能力的教育学解释
二、自由即主体问的关系性品质
(一)自由作为伦理学概念的关系性品质
(二)自由的关系性品质的教育学解释
(三)自由在教育情境中伦理关系的两种倾向
三、自由即主体的实践品质
(一)自由指向主体的解放和实践
(二)自由作为主体实践品质的教育学解释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自由人”内涵及教育思想方案
一、西方“自由人”思想发展的总脉络
二、自由作为能力的教育思想方案
(一)洛克:以博雅知识养成自由能力绅士之教育
(二)卢梭:应着眼自由公民之教育
(三)裴斯秦洛齐:促进人的道德性发展的教育
三、自由作为道德人格的教育思想方案
(一)康德:自由人之“四化”教育
(二)赫尔巴特:培养道德性格力量之教育
(三)杜威:善过民主生活的自由人之教育
四、自由作为解放实践的教育思想方案
(一)弗洛姆:教育应培养人的独立而全面发展的心理
(二)弗莱雷:教育是自我解放的实践
(三)本纳:教育是非目的论、非等级论意义上的实践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自由人”内涵及教育思想方案
一、儒释道的关系及历史框架
二、自由作为自觉的道德人格及教育思想方案
(一)儒家“自由人”的内涵及教育思想方案
(二)道家“自由人”内涵及其教育思想方案
三、自由作为自由权利和道德人格的融合及教育思想方案
(一)梁启超:教育应培养独立、自由之人格
(二)蔡元培:教育应是作为权利和人格的实践
(三)陶行知:教育应是民主的教育实践
四、本章小结
结论 当代中国“自由人养成”的可能方案
一、“全球化——中国”视域下自由人内涵的再认识
(一)从“全球化——中国”审视自由人养成的当代使命
(二)中国传统自由人内涵的当代转换
二、当代中国自由人养成的实践路向
(一)坚守中国自由品格的外化教育传统
(二)借鉴西方自由公民的内化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一、问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文献检索思路、过程及结果
(二)三个基本主题
(三)简要分析
三、核心概念
(一)自由
(二)自由人
(三)养成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教育思想史方法
**章 问题的当代性、中国性及学科性
一、问题的当代性与中国性
(一)转型期的中国呼唤自由人
(二)转型期的中国对人之现代性特质的再审思
二、问题的学科性
(一)教育学因关注具体境脉下的个体生命而关注生命的自由状态
(二)教育学因关注人的发展而关注人的自由问题
(三)教育学因关注实践过程而关注人的自由发展路径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在自由性质上的学科立场
一、自由即主体的能力
(一)自由作为法权向作为主体能力的转向
(二)自由作为主体能力的教育学解释
二、自由即主体问的关系性品质
(一)自由作为伦理学概念的关系性品质
(二)自由的关系性品质的教育学解释
(三)自由在教育情境中伦理关系的两种倾向
三、自由即主体的实践品质
(一)自由指向主体的解放和实践
(二)自由作为主体实践品质的教育学解释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自由人”内涵及教育思想方案
一、西方“自由人”思想发展的总脉络
二、自由作为能力的教育思想方案
(一)洛克:以博雅知识养成自由能力绅士之教育
(二)卢梭:应着眼自由公民之教育
(三)裴斯秦洛齐:促进人的道德性发展的教育
三、自由作为道德人格的教育思想方案
(一)康德:自由人之“四化”教育
(二)赫尔巴特:培养道德性格力量之教育
(三)杜威:善过民主生活的自由人之教育
四、自由作为解放实践的教育思想方案
(一)弗洛姆:教育应培养人的独立而全面发展的心理
(二)弗莱雷:教育是自我解放的实践
(三)本纳:教育是非目的论、非等级论意义上的实践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自由人”内涵及教育思想方案
一、儒释道的关系及历史框架
二、自由作为自觉的道德人格及教育思想方案
(一)儒家“自由人”的内涵及教育思想方案
(二)道家“自由人”内涵及其教育思想方案
三、自由作为自由权利和道德人格的融合及教育思想方案
(一)梁启超:教育应培养独立、自由之人格
(二)蔡元培:教育应是作为权利和人格的实践
(三)陶行知:教育应是民主的教育实践
四、本章小结
结论 当代中国“自由人养成”的可能方案
一、“全球化——中国”视域下自由人内涵的再认识
(一)从“全球化——中国”审视自由人养成的当代使命
(二)中国传统自由人内涵的当代转换
二、当代中国自由人养成的实践路向
(一)坚守中国自由品格的外化教育传统
(二)借鉴西方自由公民的内化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齐姗,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博士,现就职于太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主要从事教育伦理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参与叶澜教授主持的、卜玉华教授承担的“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部分活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偏见
¥19.0¥5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1.9¥3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