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无余:中国藏书印的历史与文化

包邮妙无余:中国藏书印的历史与文化

1星价 ¥87.0 (6.8折)
2星价¥87.0 定价¥12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13720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01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01372041 ; 978-7-5013-7204-1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古代藏书印为主要研究对象。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指书籍收藏者(有时为阅读者)用以表示物权,或反映阅读、鉴赏、整理等藏书活动,乃至单纯展示个性的一类印章;通过钤盖方式,藏书印印记留存于书籍之上。在功能属性层面,藏书印具备传统玺印明确物权的基本功能,同时具备为藏书而用的专用属性。藏书印的使用在中国历史悠久,深深植根于古代藏书文化。藏书印是中国印章诸多类型之一,藏书印研究是传统印章学的一个分支;藏书印的出现、发展与书籍制造技术的演变存在密切关系;藏书印是中国藏书史、藏书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书印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文化心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对藏书印的研究,是对古代书籍发展史、篆刻艺术史、藏书文化史和文人文化心理的综合性研究。本书拟全面考察藏书印产生、发展、演变、衰落的历史进程,探讨藏书印如何从传统印章类型中独立出来、其发展与古代书籍发展史的相互关系,分析各时代、各类型藏书印的特点与生成动因,揭示藏书印的重要文化价值与文献史料价值。 著名古籍藏书家韦力先生为本书做序。

目录

序言 自序 绪论 章 藏书印溯源:印·藏印·藏书印 节 印:执政所持信也 一、印的概念、属性与名称 二、印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鉴藏印:印记乃书画之本业耳 一、纸张时代:鉴藏印的产生背景 二、唐宋鉴藏印概述 第三节 藏书印:藏书必有印记 一、藏书印起源诸说辨析 二、藏书印出现的必要条件 三、藏书印的概念、属性与类型 第二章 中国藏书印发展史 节 鹊衔龟顾妙无余,不爱封侯爱石渠——唐五代的藏书印 一、唐代藏书概况与藏书印 二、五代藏书概况与藏书印 三、唐五代藏书印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中秘图书护玉签,沫红澹映奉华钤——宋元藏书印 一、两宋藏书概况与藏书印 二、元代藏书概况与藏书印 三、宋元藏书印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 鸾翥蛟蟠见古人,流胪韵格挹天真——明代的藏书印 一、明代藏书概况 二、明代藏书印 三、材质革新——明代藏书印的时代特征 第四节 管领奇书八万卷,人间此印亦千秋——清代的藏书印 一、清代藏书概况 二、清代藏书印 三、艺术性与规范性的高度融合——清代藏书印的时代特征 第五节 纵横私印犹完好,故物归来信宿缘——近现代藏书印概述 一、书籍生产方式和藏书方式的变革对藏书印的影响 二、民国公私藏书印概述 第三章 藏书印的文化价值 节 文人书事与藏书印 一、藏书楼文化与斋馆印、斋馆收藏印 二、读书治学与鉴赏校读印 三、重要书事与记事印 四、闲适生活与闲章 第二节 方寸之间藏书史 一、珍秘多从小印传 二、观是书者宜珍护 三、得书良不易,后人弗轻弃 四、“曾在某处”印与书籍之厄 五、鬻借为不孝,但祝得所归 第四章 藏书印的文献价值 节 纠史之谬,补史之缺 一、考订藏书家生平情况 二、考察藏书家其他印鉴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