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186155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20186155 ; 978-7-5201-8615-5
内容简介
本书以河北省一个普通县Q县为个案,融合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现代化理论及社会性别理论,采用史学文献法与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范式,梳理了Q县百余年乡村教师群体中女性从无到有、从数量少到与男教师人数比例相当,再到显著超过男教师人数这一历史过程,并重点研究自新中国成立至今,该县乡村教师群体性别结构变化的样态、趋势、原因与影响。本书是目前我国学术界个以一个县为案例,完整梳理百余年乡村女教师全貌的研究。
目录
**部分
**章导论/3
**节研究缘起/3
第二节选题依据/6
第三节研究意义/11
第四节研究问题/13
第二章文献回顾/15
**节文献述评/15
第二节概念梳理与界定/34
第三章研究设计/37
**节理论基础/37
第二节方法论基础/46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过程/49
第四节信效度与伦理/70
第二部分
第四章历史的视野:Q县女教师的发轫/79
**节清末民初:新旧教育中的女教师/80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前:战乱中的女教师/95
第三节本章小结/99第五章Q县教师性别结构变迁(上)/101
**节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造时期的教师性别结构变化/102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时期的教师性别结构变化/114
第三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师性别结构变化/127
第四节本章小结/139
第六章Q县教师性别结构变迁(下)/141
**节改革开放二十年Q县教师性别结构变化/142
第二节2000年至今Q县教师性别结构变化/161
第三节本章小结/182
第七章深描:Q县教师工作与生活图景/184
**节乡村民办女教师:身份之殇/185
第二节乡村的变化:男教师的进退/200
第三节孤独的女性:乡村女教师的困境/207
第四节本章小结/217
第三部分
第八章乡村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的影响与对策/221
**节乡村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的影响/222
第二节对策建议/230
附录/240
参考文献/254
后记/269
作者简介
武晓伟(198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妇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早稻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9-2021)。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农村教育、社会性别研究等。参与草拟《中国非政府妇女组织北京+20报告》(2015)“妇女与教育”部分,撰写《中国妇女教育蓝皮书(2018)》“高等教育中的女性”一书的总报告。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参编教材5部、专著2部,独立译著1部,在国内外高水平专业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