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197229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16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520197229 ; 978-7-5201-9722-9
本书特色
一个关键点:全世界企业“独一份”的特殊资金来源 两个基本点:“老熟人”“老关系”私人信用借款 企业家老少三代保证“有借有还” 三大特色:一元不嫌少,千元不嫌多 活期、定期灵活多样 高利率“远超余额宝” 四个历史侧面: 近代企业“黄金十年”的债务资本 花样百出的吸收存款广告 晚清、国民政府对存款屡禁不止 普通民众旷日持久的讨债官司
内容简介
晚清以来,中国本土民族企业实际上进行的是一场缺乏原始积累的工业化。从北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到上海外商的“掮客总会”,近代金融市场服务的都是公债和外债流通。 这让民族企业走上了吸收公众存款充作资本的发展道路,成为世界经济目前独一份的样本。无论是钱庄的“群狼战术”,还是“中人”的撮合与担保,在这幅企业史图景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黏合在乡谊、宗族甚至个人人格之上的私人信用网络。 中国近代企业依附于私人信用资本的发展路径,接近不同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市场经济和企业组织。
目录
**章缺乏原始积累的近代工业化
一负债:近代企业资本组织的无奈选择
二信用:近代企业“主动负债”的支撑
第二章民族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缺席
一中国证券市场与产业发展的疏离
二借贷市场对民族企业发展的漠视
三小结
第三章高利下的“主动负债”
一商号和企业吸收存款的传统与普遍性
二近代企业吸收存款的新变化
三企业吸收存款的高利率
四企业开办职工储蓄业务
五存款泛滥的典型案例:日夜银行破产
六南京国民政府的存款禁令
七小结
第四章吸收存款的长期资本化
一近代中国企业的组织形式
二存款在企业资本中的重要地位
三企业吸收存款的长期资本化
四小结
第五章私人信用的存款号召力
一对信用的解读
二中国社会的“私人信用”信任传统
三私人信用对企业吸收存款的助力
四小结
第六章无限责任的存款保障性
一有限责任在近代中国的信任危机
二中国社会对无限责任的崇尚
三无限责任对企业吸收存款的助力
四小结
第七章企业资本积累的历史惯性
一储户对企业违约存款的追讨
二“中人”对企业和储户的制衡
三传统经济因素的优势基因
四企业资本组织的历史惯性与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张跃,男,安徽宿州人。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史专业毕业,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近几年来,在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中国经济史研究》、《财经研究》、《浙江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安徽史学》、《史林》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几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史、金融史、企业史。
-
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精装本理智与情感典藏版
¥25.3¥45.8 -
故事力法则
¥15.4¥48.0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16.5¥42.0 -
领导学全书柯维领导培训中心
¥19.4¥68.0 -
广告, 艰难的说服--广告对美国社会影响的不确定性
¥8.3¥27.0 -
金字塔原理
¥44.1¥88.0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30.7¥69.0 -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
¥79.7¥139.9 -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29.0¥65.0 -
影响力3
¥36.4¥68.0 -
图解博弈论
¥12.4¥38.0 -
逆势突围
¥25.5¥68.0 -
行动学习从入门到精通
¥18.4¥58.0 -
设计的力量
¥15.7¥42.0 -
情境销售
¥14.5¥45.0 -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36.3¥98.0 -
精准推送
¥15.4¥45.0 -
她们-女性的镜像与觉知
¥13.9¥38.0 -
绝不雷同-小米雷军和他的移动互联时代
¥16.7¥58.0 -
促销
¥19.8¥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