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60746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306074652 ; 978-7-306-07465-2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15篇作者的散文和评论,是作者对于散文与其他文体的不同、散文应如何写、怎样的散文可以流传于世、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散文等与散文相关主题的思考。其中,不乏作者主张散文写作者们要有担当、求真、有精神、有新意、拒绝人云亦云等观点,着重于散文理论和评论研究,从散文创作的写作伦理、散文的精神高度、散文的同质化和异质化、文体和年度散文、随笔的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力争推动散文研究的深化。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15篇作者的散文和评论,是作者对于散文与其他文体的不同、散文应如何写、怎样的散文可以流传于世、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散文等散文相关主题的思考。其中,不乏作者主张散文写作者们要有担当、求真、有精神、有新意、拒绝人云亦云等观点,着重于散文理论和评论研究,从散文创作的写作伦理、散文的精神高度、散文的同质化和异质化、文体和年度散文、随笔的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力争推动散文研究的深化。
目录
谈散文诗意与小说化陷阱
随笔和散文的门槛
星元散文:及物与精神呼吸
问天下头颅有几?——宋长征散文解读
散文的道德评判与审美冲突
拒绝合唱:散文的同质化与异质化
废名散文:一意孤行
旷代的忧伤与小众名单
寻找散文写作的另一种表达
乡土背景下的散文创作
随笔的精神与价值指向
史铁生:命运即是与苦难周旋
是谁把他逼成了古怪和孤愤——张炜散文论
当下散文创作的几个关键词
后记
节选
散文的精神含量与高度 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当代散文,是从1949年到现在,再往前追溯到现代文学,还是从1918年到现在一百多年的时间?散文走过的道路是非常坎坷曲折的,但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在当下,比诗歌小说有着更大的阅读量。张炜先生以小说见长,但他认为小说与散文相比仅仅是“世俗的文学”。冯秋子先生在同我的交流中指出:“一部三四十万字的小说,它的精神含量还比不上一篇散文多。”真正和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思想联系紧密的就是散文这种文体,那么怎样理解“散文的精神含量”?我想到了大家常常提到的“贵族精神”。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上断头台的时候不小心踩到刽子手的脚,马上温和而礼貌地对刽子手说:“对不起,先生,我踩了您的脚。”面对杀气腾腾的刽子手,路易十六留下的则是如此坦然高贵的遗言:“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傅雷夫妇半夜上吊自杀,还在凳子下面垫上棉被,免得凳子倒下去时惊扰邻居,他们在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时,还处处为他人着想。伟大作家托尔斯泰为世袭贵族,独自离开辽阔的庄园消失在野外,临终把家产分给穷人,病死在一个小火车站,他的墓地甚至特别寒酸,就在一个树林里,没有坟头和墓碑,只有野花野草,而他的不朽作品却超越时空留给了人类。英国国王爱德华到伦敦的贫民窟进行视察,他站在一个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口,对里面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这体现了国王对底层人的一种尊重,真正的贵族是懂得尊重别人的。英国戴安娜王妃到生命*后都在从事慈善事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灵魂的高贵。 上面谈到了“贵族的精神”,如果把散文当作一个人的话,它的精神含量是一个作家对社会人生、自然的追索、盘问、批判、担当,是一种价值观,是衡量散文文本高度和深度的重要标尺。一个散文家要有自由的精神、担当的精神,独立不迁,敢于直面黑暗,对人生有着宗教一样的情怀。散文家,既是一个道德律令填胸的人,更是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一、精神的在场 提倡散文“精神”,恰恰说明当下的散文创作“缺乏精神”。目前散文创作的状况是:琐细化——喝茶聊天、买菜做饭这些东西不是不可以写,我认为散文要有“烟火气”,但要注意“比例”。如果中国的散文家整天关注这些琐碎东西,那么关于星空、关于人类自身、关于精神、关于未来、关于公正的、关于正义的东西都会缺席。平面化——散文是*容易创作的文体,特别在网络时代,谁都可以随便写东西贴上去,但正是因为没有编辑把关,这种自由被过度消费,甚至有的时候反而害怕自由,这是一种辩证关系。随意的写作,缺乏思想精神的深度,更像一种“快餐文化”。在散文创作中更严重的是犬儒化、乡愿化。“犬儒”概念来自西方,“乡愿”是孔子所反对的一种精神——不敢担当、流俗、没有立场。平庸化精神的缺席,良知的缺席,精神的休眠和惰性,这是应该警惕的。当代中国散文所弥漫的后现代“个人化”写作和部分追求闲适意味的倾向,不仅使散文在思想维度上显得轻飘,也使得不少文本疏离“底层”,少了许多人文情怀。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我提出“散文的精神含量”的概念。 香港散文作家董桥说过,心目中的散文,有着难以企及的精神尺度:“散文须学,须识,须情,所谓‘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注意这里面的哲学层面和艺术层面的探险及社会学层面的批判气度,这和那些把散文当成茶余饭后的闲聊,当成小品和美文的看法,是多么格格不入!在我看来,许多散文的失败正是远离了作者必不可少的精神追求和必要的美学精神的经营,才显得肤浅零碎、散漫无边。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一些陈旧不堪的感叹,一些小花小草的吟哦,再加上语言匮乏,离艺术标准远,离庸俗大众消费品近,如快餐手纸,用过就扔。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东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生活与西方世界应该是同步的,西方后现代文化正在将世界拆解为一堆没有中心的碎片,消解深度而平面化,种种观点、见解不再通向某些深刻的理念,不再企图托住世界的重心。它们不过是一个偶尔的闪光,不过是偌大世界中的一根毛发或者一小块皮屑,随风而逝。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加剧了这种趋势。又有什么必要将每天报屁股的一小段闲散文章视为悟道真言呢?俏皮一下,哈哈一笑,如此足矣。即使什么都没有,也无关紧要。博客和微博的兴旺是另一个影响深远的事件。技术发明突如其来地抹掉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无论是绯闻八卦、猜测臆想、撒娇骂娘、斗嘴扯皮,写出来往博客上一搁,各种琐碎的个人意见立即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文化产品。换句话说,发表文章与发表对世界的重要观点愈来愈没有联系了。那些歌手正在提倡“想唱就唱”,后现代式的散文无疑是“想写就写”。平民化、大众化、民主、狂欢,这些词现在都拥有了具体的内容。 但是,我们在强调这些合理性存在的时候,不要忘记文化的责任与担当。身边的污染还在
作者简介
石耿立,笔名耿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秦牧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散文集《向泥土敬礼》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遮蔽与记忆》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