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52502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4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305250200 ; 978-7-305-25020-0

本书特色

这本小书,文字前后有十几年的跨度,所涉书籍不下二百种,篇幅不拘一格,短的相当于两条微博,长的逾一万四千言,是对过去二十年本土与日本出版业的管窥,也是对个人阅读史的一次梳理。它提醒我,“今非昨”者,是媒体生态的剧变:那些曾几何时孜孜矻矻笔耕过的书评刊物,泰半消失,连彼时被目为“新媒体”的“独立阅读”和“腾讯·大家”,也早已从以太空间销声匿迹。一面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巨无霸出版业,一面是富于公信力的书评刊物少之又少。如此头重脚轻的结构,堪称国中书业之怪现状。我们何时能有本土的《纽约书评》《伦敦书评》,或像日本的《周刊读书人》《朝日新闻书评》那样能让文化人喝掉两杯咖啡,从容打发一个周末午后的书评纸? ——刘柠

内容简介

这是知日派专栏作家刘柠的**部书评集,有识见,有趣味。作者认为,观察日本,有历史、现实、文化三个维度,而健全的认知必建构于对日本的多方面了解之上。种种迹象表明,一种基于两国国民之间深度文化交流互动之上的良好关系正在形成。对此种现象的观察,促使作者近年来写下了这组为中国读者介绍日本历史文化的长短书评以作回应。过眼的书目题材各异,内容跨度颇大,虽说未能“一网打尽”,却有着相当精准的投射。这组长短书评当初是应国内各种媒体邀约而撰写的书评专栏,对中国读者理解日本历史文化及其赖以形成的背后的“磁力场”不无裨益,更有助于年轻人对日本流行文化的透视,可谓一次出版与媒介的有机链接。

目录

小引

两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人间天皇明治大帝

漫长的战败

有趣有料的日本史

被创造的和被选择的现代日本

东亚历史与东亚史观

从现代的次优生到后现代的优等生

沟口雄三:汉学手艺人与越界者

野坂昭如:软派的正义

村上春树的超现实世界

《起风了》乱弹

谋求真正的国家利益

面对“中国崛起”,日本需要平常心

天下没有免费的自来水

低欲望日本,不过是中国人的意淫

“996”是过劳时代的普世法则

何谓公共阅读

我在北京读《文春》

中书和本过眼录

启真荐书

附录一 “3??11”巨震前后的日本出版业

附录二 “友好易,理解难”——“日知豆文丛”总序

代跋书评、书业与《独立阅读》

展开全部

节选

低欲望日本,不过是中国人的意淫 …… 在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的长期萧条中,手头紧可以说是一种国民通感,大前在书中写道:“过去十多年,日本不管哪个阶层,其实际年收入都减少了约100万日元。”在这种情况下,消费降级就成了自选动作。而各阶层不约而同地乘梯而下,便酿成了所谓低欲望的空前社会景观。如此景观之下,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草食化的年轻人和活力满满的老年人”无处不在,前者在厉行节俭,后者在开源节流。与无所事事却绝不过度消费的年轻人同步递增的,是那些退休的老人。于是,我们看到机场、车站、餐厅、景点,到处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长者,即所谓“白发经济”。 举个例子,战后第二个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数仅次于“团块世代”(婴儿潮一代,即1947年至1949年的出生者)的“团块二代”(即1971年至1974年的出生者),日本全国共有210万人,其中约有三分之一尚处于未婚的孤男寡女状态,更遑论生孩子。这个阶层,在经济上虽不及团块世代优渥,但比后面的世代要强不少,按说结婚生子全无问题。我有个朋友,是东京一所私立大学的准教授,作为团块二代混得还算是差强人意,可他一直独身,且做好了终身打光棍的打算。并不是不想结婚,而是觉得结婚不现实。因为对他来说,“结婚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对中国人来说颇费解,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结婚首先是一个人生观问题(如是否不婚主义),或者是一个爱情问题(有无机缘)。但这位朋友作为团块二代,对婚姻问题有很现实的既成标准——三十岁时年收入多少,四十岁时要达到多少,都是实打实的硬指标。而他自己由于读博士比较晚,博士毕业后又当了多年非常勤讲师,故被认为收入“不达标”。还有一个令中国人难以理解问题是,在结婚问题上,决定权基本掌握在女方手中。日本女性虽然对参政权等的社会参与度不高,但她们在经济上却是高度独立的。而经济的独立,又反过来强化了女性意识,所以多数女性一般不会选择在经济上不达标的男性,也不大会为结婚而选择消费降级。 毋庸讳言,低欲望是由于不消费,可不消费却并非因为没钱。其实,日本藏富于民的程度是不低的,国民个人金融资产约为1700万亿日元,企业内部保留金约有380万亿日元。如此巨额财富,哪怕只释放一个百分点,也能使日本经济得到改观,可“即便有如此雄厚的资金,但就是不想使用,这才是问题之所在”——诚哉斯言,问题不在于没钱,而在于有钱不花:国民手中的钱既不能贡献于内需,企业保有的现金储备也不能用于给员工涨薪。于是,只剩下在低欲望水域中缓慢行驶之一途。因此,找出有钱不花的原因才是问题的关键。 对社会财富的构成稍加考察,便会发现,国民财富的大半实际上掌握在老人手中:六十岁以上者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占全部的63%;年龄放宽到五十岁以上的话,占到84%;而四十岁以下的若年层则相当可怜。越是低龄者,财富占有率越低,且大量非正规雇佣者缺乏基本生活保障,乃至沦为“穷忙族”(The Working Poor),这应该也是很多年轻人不得不选择草食和蛰居的主因之一。如此,不消费问题便呈两极化发展:老人有钱,但不花;年轻人想花,可真没钱。因此,在相当程度上,问题可简化为:老人为什么不愿花钱?答案是明确的:须应对“老后不安”。 ……

作者简介

刘柠,作家、译者。著有《竹久梦二的世界》《藤田嗣治:巴黎画派中的黄皮肤》《中日之间》《这么多年了,我们还是不懂日本》《东京文艺散策》等。译有《花甲录》《丹下健三:构想战后日本》《禅与日本文化》等。主编《东方历史评论》日本特辑。 这本小书,文字前后有十几年的跨度,所涉书籍不下二百种,篇幅不拘一格,短的相当于两条微博,长的逾一万四千言,是对过去二十年本土与日本出版业的管窥,也是对个人阅读史的一次梳理。它提醒我,“今非昨”者,是媒体生态的剧变:那些曾几何时孜孜矻矻笔耕过的书评刊物,泰半消失,连彼时被目为“新媒体”的“独立阅读”和“腾讯??大家”,也早已从以太空间销声匿迹。一面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巨无霸出版业,一面是富于公信力的书评刊物少之又少。如此头重脚轻的结构,堪称国中书业之怪现状。我们何时能有本土的《纽约书评》《伦敦书评》,或像日本的《周刊读书人》《朝日新闻书评》那样能让文化人喝掉两杯咖啡,从容打发一个周末午后的书评纸? ——刘柠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