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动社会中的投入与疏离--中国公学的历史(1906-1936)

变动社会中的投入与疏离--中国公学的历史(1906-1936)

1星价 ¥47.6 (6.1折)
2星价¥47.6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52516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305251689 ; 978-7-305-25168-9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详细记述了近代中国一所“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新式学校的历史。本书运用大量原始资料,从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探讨中国公学的缘起、创立、发展,以及*终走向衰亡的历程,并深入探讨了这所学校极力投入时代大潮的意愿和努力遭受挫折的原因所在。作者认为,中国公学*终走向衰亡不仅受到近代中国大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同样也如书名所昭示的,对于时代潮流的变换,这所学校主观上投入与客观上不断被疏离之间的张力*终使其湮灭于历史的烟尘之中。

目录

绪论
**章 新式学堂与清季变局:中国公学的创立及其早期历史
一、取缔规则风潮与中国公学之创立
二、中国公学创立的初衷及其面临的困难
三、中国公学的治理体制与经费来源
四、自治与官办之争:新旧公学风潮
五、早期中国公学的学生、师资与办学状况
六、思出其位:中国公学与清季革命
小结
第二章 成为研究系的事业:北京政府时期的惨淡经营
一、民国初年中国公学的恢复与重建
二、因缘际会:研究系接办中国公学
三、研究系办学的具体举措与实绩
四、1921年中国公学驱长风潮
小结
第三章 昙花一现的黄金时代:胡适掌校时期的改造
一、1927年前后中国公学的改组与胡适出任校长
二、胡适办理中国公学的举措与成效
三、经费与立案:胡适任内面临的困境
四、胡适辞职的前因后果
小结
第四章 从私立到党化:“倒马”运动的来龙去脉
一、马君武接掌中国公学
二、内部分裂与马君武免职事件
三、马君武返校与风潮的持续
四、中公易长风潮的善后及余波
小结
第五章 历史的减法:中国公学的衰亡
一、党化教育的虚像:“党国要人”的来与去
二、中国公学校内的左翼团体及组织活动
三、风雨飘摇中的扰攘不安:校舍被毁与驱樊运动
四、中国公学师生校友的复校努力
五、公学余绪
小结
结语
附录一:中国公学历任校长(监督)、董事长
附录二:中国公学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严海建,1981年生,江苏泰兴人。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抗日战争史、现代大学史研究。在《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史林》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