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60208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48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66020864 ; 978-7-5660-2086-4

本书特色

中央民族大学是一所交织着光荣与梦想的大学,前身是延安民族学院。1941年9月,为适应抗战时期民族工作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公学民族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延安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1993年 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改革开放后,学校抓住“211工程”“985工程”战略机遇,实现建设“世界 的民族大学”的历史跨越。进入21世纪,学校确立“三步走”战略目标,实施“五大战略”,践行“四个服务”,投身民族复兴伟业,跻身世界 大学A类建设高校序列,开启新征程。一路走来,中央民族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培养民族人才”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编委会编辑出版本书,旨在让青年学子了解民大七十年的沧桑巨变,以铭记民大历史,感悟民大底蕴,继承和发扬民大优良传统,学习前辈学人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精神,在坚定信仰、砥砺品格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人。

内容简介

书稿辑录了中央民族大学现任教师、员工和诸多校友关于校园学习、生活的回忆,包括费孝通、吴文藻、冰心等老一辈民大名师的治学、教学故事,民族美术、音乐、舞蹈学科的建设历程等,鲜活生动地诠释了中央民族大学“美美与共”校风校训。主要篇目包括:《大师在这里云集》《大师级的系主任》《于道泉先生传奇故事》《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勤奋开拓的杨成志教授》《我和费孝通先生》《与潘光旦先生相识的一段往事》《李森教授访谈录》《纪念裴家麟教授八十五诞辰》《吴文藻传略》《谢老忆絮》《我与“女书”》《你的深情——藏族音乐家扎西达杰特写》《蒙曼教授谈读书》《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我“退而不休”的精神支柱》等。

目录

风范篇
大师在这里云集
三位大师级的系主任——我的大学时光杂忆
于道泉先生传奇故事
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勤奋开拓的杨成志教授
我和费孝通先生在“沙洋干校”
与潘光旦先生相识的一段往事
达观顺变垂范以身——怀念恩师徐宗元先生
李森教授访谈录(1991年10月)
纪念裴家麟教授八十五诞辰
裴家麟的“骨头”——在裴斐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研讨会上的发言
回忆一代宗师陈振铎教授二三事
王辅仁教授一生的藏学情怀
刘秉江的速写与人生
送别吴重阳教授
追忆恩师崔盛刚教授
忆关也维教授
深深怀念哈米提·铁木尔同志

求索篇
补白苦旅——中国岩画探寻碎忆
魂系南海考古的王恒杰
杨成志先生的多彩一生
矢志不移的西夏学拓荒者——我所了解的学长李范文
佤族语言调查和佤文创制推行亲历
滇边民族工作与田野考察散忆
首次进疆——我的参加柯文创制之行
黎语调查回顾
舞剧《凉山巨变》创演始末
壮心不已六十载的梁庭望教授
远逝的岁月
……

仰先篇
奉献篇
亲历篇
感怀篇
共勉篇
展开全部

节选

  《美美与共 岁月如诗》:  他曾经三次环游德国,参观联邦各首府的博物馆,访问德国各大学的人类学系和研究所。他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观人类学系和博物馆,到意大利首都罗马游览名胜古迹,参观了教皇国梵蒂冈的世界民族博物院,并到伦敦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博览藏书达半年之久。归国途径莫斯科,他又逗留一周,参观了红场、列宁墓、博物馆及中山大学原校址。  1935年冬,杨先生学成归国,执教于中山大学并担任人类学部主任,后来又创办了人类学系。从1935-1949年,杨成志先后培养了十余名研究生,如朱杰勤、岑家梧、戴裔煊、江应棵、王兴瑞、王启澍、梁钊韬、曾昭璇、吕燕华、容观琼、张寿祺、刘孝瑜等,他们后来都成为南方各大学的著名教授。  回国以后,除了系统讲授西方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学理论之外,杨先生还把自己的学术活动转向民俗学的理论建设和民族博物馆的文物搜集、陈列、展览等方面。其间,他首先着手恢复了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复办了《民俗》刊物(将其改为季刊),并亲自担任主编。从1936-1943年,该刊共出了两卷八期。王文宝著《中国民俗学发展史》(1987)认为,此时杨先生主编的《民俗》季刊“内容之丰富、质量之高,在民俗学专门性刊物里,可说是至今少有的”。日本民俗学家直江广治著《中国民俗学的发展》(陈秋帆译本,1982年)也高度评价了中山大学《民俗》复刊后的季刊本。  中山大学《民俗》季刊本的学术理论意义在于,用人类学的基础理论规范中国民俗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使中国民俗学具备了一门独立社会科学学科的形态。这对1983年以后再度恢复的中国民俗学学科理论建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杨成志教授是现代中国民俗学的奠基者之一,已成为国内外民俗学界的共识。这一时期,杨成志所著《人类科学论集》《广东人民和文化》两书出版。  1944年冬,杨成志作为中山大学访问学者被派赴美国考察人类科学、黑人、印第安人和华侨。他先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访问民族学研究院、参观国立人类学博物馆及美国国会图书馆,拜访专家教授、参加人类学民族学座谈会,之后又到纽约、波士顿、芝加哥,访问了纽约自然博物院人类学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文教单位,并应纽约文学会邀请作了《中国语文概况》的报告。其间,他在报刊上发表了《中国书法》《台湾人民》《广西民族》等文章介绍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状况,并先后访问了“唐人街”侨胞,参观了黑人聚居区,调查了位于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人保留区。  在了解黑人和印第安人的艰难处境后,杨先生从“学术良心”出发,愤怒地批评了美国的种族歧视。新墨西哥州的一家英文报纸以《中国人类学家抨击美国的种族歧视》为题,报道了杨先生在美国的言论。杨先生剪下这篇报道并留存下来。从美国回来后,杨先生复任中山大学原职,在人类学系继续培养研究生,组织了中国民族学会西南分会,并出版《民族学》周刊共76期。  1949年冬,杨先生调到北京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作。这一时期,他主要是编写《中国少数民族区域略图》(即《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图》初稿)、《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简表》《中国少数民族旧有政治制度概况》等少数民族基本情况以供决策部门参考。之后,他又加入中央民族访问团中南团并任**分团联络组组长,访问了广西苗、瑶、壮、侗聚居区,同时在当地开展民族情况调查。他据此调查活动编印的《东兰、百色和平果等县民族概况》成为决策部门决定建立自治州或自治县的重要依据。此外,他还参加了十分重要的“民族调查研究与识别”工作,撰写了《粤桂蛋民情况调查报告》,后又带领广东潮汕畲民调查组,对分散在各山区、人口稀少的畲族进行了调查和识别。  1952年,杨先生调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兼文物室主任,自此专心致力于民族文化的研究发掘与宣传。他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主要研究和工作成有: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